标题: 世界文学的那些名著们
性别:男-离线 张建昭
(大同太上皇帝)

莱国公
枢密直学士

Rank: 20Rank: 20
资政殿大学士(从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9
功绩 1649
帖子 10917
编号 1984
注册 2004-8-27
来自 布居壹阁
家族 轩辕丐帮


有些西方名著确实没读出啥有嚼头的东西来(我读的是原文),我觉得之所以成为名著,31楼说的比较在理,在当时的时代就是一个轰动(当然,有些作品成名也有相对滞后的情况),所谓“王杨卢骆当时体”,就不必“轻薄为文哂未休”了。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这是很正常的,原因就是你期望值太高了。正如我们提到某某名将,在不了解人家之前觉得非常牛逼,真正了解一下他的传记,其实拿得出手的战绩也就那么点东西,什么百战百胜,都是溢美之词而已。正如很多人看到明星都要仰视一样,其实有啥好仰视的?大家都一样是人。

我眼中的这些名著,当然笼统说来都应该是好作品,至少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一个时代,或是代表某种风格和流派,但是个人还是可以有好恶的。
比如Pride and Prejudice,我就觉得没啥意思,甚至可以说是非常无聊,那点破事磨叽来磨叽去看着让人烦。The Old Man and the Sea 稍好些,不过也没啥意思,好在语言上比较简练干脆,读着比较畅快(说到这个又想起个事,我们有个美国外教觉得很奇怪,为啥中国人这么挺Hemingway,这个人在人家那边的文学史上没啥地位的)。
Mark Twain 的作品是我比较喜欢看的,不过也是真的当小说看(也就是指小说的娱乐目的),至于其思想内涵,比起后来的 Wlliam Faulkner,James Joyce 之类的,可以说接近于0了。比如Huckleberry Finn那个,历来都被说成是Twain反对黑奴制度的战斗诗篇,不过你看看那结尾部分,基本上都是孩子们的闹剧,有啥战斗意义可言?
我觉得比较早期的小说还是讲故事为主,并不一定不注重思想,但挖掘深度肯定是有限的。等到各种稀奇古怪的情节都已经被写滥了之后,作家们为了文学的生存与发展,开始向深度进发,于是剖析人性,表达人文关怀成了小说甚至整个文学艺术的宗旨。
二战后作品Catch-22我是比较喜欢的,也是我读得比较细的一部,这是一部被贴上黑色幽默标签的作品,作者为了体现荒谬而将一切荒谬化,情节也被作者故意打乱,搞得支离破碎,受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影响,整个作品无非探讨了这样一个问题——作为一个微不足道的个人,如何在一个充满着荒谬规则的荒谬世界里生存。这东西你没看出来的时候觉得很高深,看出来之后就有觉得不怎么高深的了,就是这样。
《红楼梦》为啥一直显得这么高深?因为到现在还没有完全被嚼透。

文学,在我看来,很大程度上是装逼的,写作的人不一定是奔着装逼去的,人家也许确实是有东西要抒发,但是写着写着都不免要装装逼,于是就要看装逼的技术含量如何了。
装逼中之最牛逼者,是让人觉察不出在装逼,只觉得是信手拈来,无意间展示出牛逼的,牛逼是从骨子里自己挥发出来的,而不是从哪个专门用来吞吐或释放部位有目的的排出来的。
随着读者的水平不断提高,对装逼的技术含量的要求就越来越高,因此很多之前被奉为牛逼的作品,由于所应用装逼技术还处在比较原始的水平,牛逼之处被一眼就看穿了,于是也就不够牛逼了。
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这群装逼犯就已经把逼装到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精神分析学等领域里去了,因为装逼界的主要矛盾已经演化为“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牛逼需求与装逼犯们牛逼无门装逼无路之间的矛盾”,他们只有深沟高垒,挖地三尺,甚至上穷碧落下黄泉才能继续举步维艰地开拓着这个已经有几千年历史的古老行业,不容易啊。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水镜门生 2009-10-9 21:02 +100 装的好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 17:27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0484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