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由于历史的惯性,民间对神秘的谣谶的敬畏,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的,就算是对谣谶的本质心知肚明的统治者,也很难完全对谣谶的传播嗤之以鼻。但以正史中记录的谣谶而言,这一时期的确收录极少,《宋史》为24史中篇轶最为浩繁的史书,但其所记载的谣谶却寥寥无几,和《后汉书》、《晋书》相比,实在是不可同日而语。虽然谣谶继续在社会上悄然流传,但已经不复当年盛况了。
民间谣谶还是很多的
“点检做天子”,最有名的,应验了两次的谶语:
恭帝幼冲,太祖英主有度量,将士归心。将北征,京师諠言:“出军之日,当立点检为天子。”富室或挈家逃匿,独宫内不知。太祖惧,密以告家人曰:“外间汹汹若此,将如何?”太祖姊面如铁色,方在厨,引面杖逐太祖,击之曰:“大丈夫临大事,可否当自决,乃来家内恐怖妇女何为耶!”太祖默然出。(《涑水纪闻》)
太祖征李筠,以太宗为大内都点检。都民惊曰:“点检作天子,更为一天子地耶!”(《枫窗小牍》)
梁宝志铜牌记云:“有一真人在冀州,闭口张弓左右边,子子孙孙万万年。”江南主名其子曰弘冀,吴越钱镠诸子皆连“弘”字,期以应之,而宣祖讳正当之。(《杨文公谈苑》)
宣祖微时,道出杜家庄,避雪门外。庄丁见状貌英伟,延款饮食。久之,主人爱其勤谨,赘为第四女壻,遂生太祖、太宗。庄前旧有洼,名双龙潭,至是乃验。(《烬余录》)
天圣、明道间,京师盛歌曹门高一曲。未几慈圣受册,人以为验矣。其后慈圣与宣仁皆垂箔摄政,而宣仁实慈圣之甥。若曰曹门之高,当相继而起也。(《老学庵笔记》)
癸酉岁,庆元秋试,龚孟金□癸为考官,龚道出慈溪,忽梦有人以杯酒饮之,且作四字于掌。晓起便觉目视目□荒目□荒,及入院发策,第一道误以一祖十三宗为十四宗,于是士子大鬨。刘制使良贵亲至抚谕,遂权以策题第二道为第一道,久之始定,于是好事者作联云:“龚运干出题疎脱,以十三宗为十四宗;刘制使下院调停,用第二道为第一道。”明年度宗宾天,于是十四宗之言遂验。《齐东野语》
宋朝还有圣相李沆,出语成谶
真宗、王旦、寇准、丁谓,无不应验其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