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战国后期四大名将, 应有所值
性别:男-离线 宇文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0
帖子 1030
编号 19711
注册 2004-10-27
来自 千年帝都


发表于 2005-1-3 13:5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信陵君是政治家,能打败秦军靠的是个人威望和六国的优势兵力。站在将军的位置上,以同等兵力去和四大名将对拼,哈,他自己的身体素质就经不起战争考验,遑论统御大军,对决沙场了。。。

李牧  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二十一

李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鴈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
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闲谍,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
,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
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
使他人代将。

  岁余,匈奴每来,出战。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复请李牧。

  牧杜门不出,固称疾。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
”王许之。

  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
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大
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详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觽来入。李牧
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
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赵悼襄王元年,廉颇既亡入魏,赵使李牧攻燕,拔武遂、方城。居二年,庞暖破燕军,
杀剧辛。后七年,秦破杀赵将扈辄于武遂,斩首十万。赵乃以李牧为大将军,击秦
军于宜安,大破秦军,走秦将桓齮。封李牧为武安君。居三年,秦攻番吾,李牧击破
秦军,南距韩、魏。


  赵王迁七年,秦使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闲
,言李牧、司马尚欲反。赵王乃使赵葱及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
,斩之。废司马尚。后三月,王翦因急击赵,大破杀赵葱,虏赵王迁及其将颜聚,遂灭赵。




一代名将,可惜!又见自毁长城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宇文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0
帖子 1030
编号 19711
注册 2004-10-27
来自 千年帝都


发表于 2005-1-3 13:5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史记卷一百二 张释之冯唐列传 
   冯唐者,其大父赵人。父徙代。汉兴徙安陵。唐以孝着,为中郎署长,事文帝。文帝
辇过,问唐曰:“父老何自为郎?家安在?”唐具以实对。
  文帝曰:“吾居代时,吾尚食监高袪数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战于钜鹿下。今吾每饭,
意未尝不在钜鹿也。父知之乎?”唐对曰:“尚不如廉颇﹑李牧之为将也。”上曰:“何
以?”唐曰:“臣大父在赵时,为官*(卒)**[率]*将,善李牧。臣父故为代相,善赵将李齐,知其为人也。”上既闻廉颇﹑李牧为人,良说,而搏髀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时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

  唐曰:“主臣!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唐让
曰:“公柰何觽辱我,独无闲处乎?”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
     当是之时,匈奴新大入朝毶,杀北地都尉卬。上以胡寇为意,乃卒复问唐曰:“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唐对曰:“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毂,曰阃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奏之。此非虚言也。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遣选车千三百乘,彀骑万三千,百金之士十万,是以北逐单于,破东胡,灭澹林,西抑强秦,南支韩﹑魏。当是之时,赵几霸。其后会赵王迁立,其母倡也。王迁立,乃用郭开谗,卒诛李牧,令颜聚代之。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出]*私养钱,五日一椎牛,[一七]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虏曾一入,尚率车骑击之,所杀其觽。夫士卒尽家人子,⒅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伍符。⒆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莫府,[二0]一言不相应,[二一]文吏以法绳之。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由此言之,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二二]臣诚愚,触忌讳,死罪死罪!”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宇文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0
帖子 1030
编号 19711
注册 2004-10-27
来自 千年帝都


发表于 2005-1-3 14:2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李牧长期在北边抵御匈奴,不参与中原战事。远离主战场,自然不被人重视。而且,战国战祸频仍,杀人如麻的勇将更容易出名,像李牧这样要创造战略条件打仗的难免吃亏些。急功近利的年代,战术派比战略派吃香,生不逢时啊。
蔺、廉是赵国后期主将,独立成传,天经地义。
以晋国六卿为例,中军主将的名字大家都能记住,上军、下军主将、三行主将呢?能够附一笔,就不错了。李牧就是这样。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宇文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0
帖子 1030
编号 19711
注册 2004-10-27
来自 千年帝都


发表于 2005-1-3 19:0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我认为还是主战场的因素
秦一统,蒙恬北上,抗击匈奴,如果不是修筑长城,恐怕也没什么人会知道他。哈,南征桂林的主将是谁,恐怕记得的人不多吧~反正本人是不知道地,表告诉我说是赵陀。。。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宇文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0
帖子 1030
编号 19711
注册 2004-10-27
来自 千年帝都


发表于 2005-1-3 21:0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李牧对秦军的胜利,是战国末期诸侯对秦军最漂亮的一次胜利(最后一次胜利是项燕对李信),以劣势兵力正面对捍秦军而能占上风,这一点就够栖身四大名将了!(乐毅不能和他比)
他被认为是战国四大名将,个人认为主要是“李牧亡,赵国亡”这一悲情因素。
抗击匈奴这一民族英雄因素,恐怕比重很小。毕竟历来对李牧的评价就不低,而且,四大名将也不是现代人才有的说法吧?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4 20:53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1376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