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蜀国后期是否有真正统军大将?
性别:未知-离线 passerby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4
编号 192989
注册 2007-7-24


发表于 2007-8-23 22:42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楼上是说罗宪

烽火那篇有一篇关于罗宪的文章
http://www.chistory.org/cgi-bin/ ... pic=1245&show=0


《蜀之子贡罗令则》
作者:月不落
首发:烽火三国论坛(2007/08/10 )


罗宪字令则,襄阳人。父亲罗蒙避乱入蜀,官至广汉太守。罗宪年纪轻轻就以才学知名,年仅十三岁便下笔成文。后来入了太学,拜谯周为师。随着时间成长,罗宪的学识更为渊博,史称“宪居玉垒,才博流誉”,玉垒在成都灌县,这句话用了借代法,以玉垒借代成都,就是说罗宪在成都时,以博学多才闻名。

公元238年,蜀后主刘禅立刘璇为太子,以罗宪为太子舍人,辅助太子,累迁庶子、尚书吏部郎。后来更以宣信校尉的身份出使吴国 ,受到吴人的称美。

公元258年,宦官黄皓开始专政,很多人都附和黄皓,但罗宪偏偏不迎合黄皓,所以黄皓很怨恨罗宪,想把罗宪调离成都,刚好都督巴东的宗预因患病而征回成都,黄皓于是以亲信右大将军阎宇代为巴东都督,并把罗宪调到巴东当太守,受阎宇管制。还好后主拜罗宪为领军,要他辅助阎宇。

公元263年,魏国攻蜀。后主不听姜维之议防患未然,等到钟会将由骆谷出、邓艾将至沓中时,方急忙派兵到汉中支援,并且召阎宇带兵返回成都,只留下二千兵给罗宪守永安。不久之后,成都兵败的消息在巴东散播,城中惊乱,而长江沿岸的官吏更弃城而逃。罗宪很果断地将一名散播成都败亡的人斩杀,安定了民心。当知道后主出降后,罗宪率领所统辖的官吏士兵在都亭痛哭了三曰,史称“古之忠烈,罕辈于兹”。吴国皇帝孙休知道蜀国灭亡后,就起兵西上,打着救援的口号,想乘机攻占蜀地。于是孙休派盛曼、留平、谢询等将军水陆并进到达巴东,对罗宪说合纵抗魏之计。罗宪知道吴国心怀不轨,所以说∶“我国才刚灭亡,吴国与我国同盟,不但不体恤我国的危难,反而想乘机得利,根本就是违背盟约的行为。而且我汉国已亡,吴国又如何得以长治久安?我怎能成为吴国的降虏呢?”于是罗宪整治军备,对将士告誓说∶“我们国家亡了,现在据守孤城,百姓无主,吴国人乘机挑衅我们,竟敢西过攻占我们的土地。我们应该与他们决战,以显示我们众心如城。”又以节义激励将士,使士气激昂、士卒舍命。随即率领士兵衔枚夜出,偷袭吴军,结果击败盛曼等人,保住了巴东。

公元264年二月,钟会、邓艾二士相争,结果一起败亡,蜀地一片混乱,百城无主,孙休有兼蜀之士,奈何罗宪固守巴东,吴兵想过而不得,于是派步协率领大军攻打罗宪。罗宪沿江防守,以弓弩拒射,但终究敌众我寡,不足抵御,于是退入城中防守,并且派遣参军杨宗突围北上,向魏国安东将军陈骞求援,并将文武印绶及自己的儿子交给司马昭,以示归魏。步协见罗宪守入城中,于是乘势攻城,怎料罗宪出城迎击,大败吴军。孙休当知道吴兵一再被罗宪击败,十分愤怒,于是派遣陆抗率领三万大军增援步协。七月,罗宪自蜀亡后守城经年,被陆抗的大军围攻了六个多月,但是援军仍然未到,更不幸的是城中疾病流行,大半人感染。有人劝罗宪快些离开巴东,南出牂柯或北奔上庸,都可以保全性命。但是罗宪不肯,回答∶“我作为一城之主,是百姓的依靠,在此危急关头,我不能转危为安,反而舍弃百姓自己逃走,非君子所为,倒不如在这里战死。”幸好此时陈骞向司马昭报告了罗宪的情况,于是司马昭派遣荆州刺史胡烈领步骑二万攻打吴国的西陵,实行围魏救赵之计,陆抗等唯有引军退保西陵,巴东终于解围。司马昭十分欣赏罗宪,让罗宪继续担任原先的职位,并且拜为凌江将军,封万年亭侯。之后,武陵四县举众叛吴投魏,司马昭以宪为武陵太守、巴东监军。

公元265年,司马炎篡魏立晋,改封罗宪为西鄂县侯。罗宪将妻子迁居洛阳,司马炎以其子罗袭为给事中。

公元267年冬,罗宪入朝,司马炎下诏曰∶“罗宪忠烈果毅,有才策器干,可给鼓吹。”,并进罗宪位冠军将军、假节。

公元268年三月,司马炎于华林园设宴,诏问蜀大臣子弟及可用之才,罗宪便举荐蜀郡常忌、杜轸、寿良、巴西陈寿、南郡高轨、南阳吕雅、许国、江夏费恭、琅邪诸葛京、汝南陈裕等人才,司马炎即起用这此人,而这些人后来都成为出名的官员。罗宪为人严明公正,礼待有才之士,而且轻财好施,不治产业。当初游太学时,谯周的门人称文立为颜回,陈寿为子游,李虔为子夏,而罗宪为子贡。子贡名端木赐,是孔子的弟子,善于经商,有巧辞辩才,擅长外交,而且知人知机。罗宪不好经商,别人把他比喻为子贡,自然不是说他有经商之才,而是称赞他机智应变、善于观人。

后来,吴国的武陵太守孙恢攻打南浦,安蛮护军杨宗将孙恢击退,罗宪于是上表推荐杨宗为武陵太守,自己前往南浦。罗宪诱导抚恤武陵蛮夷,使其中三县人民归附。之后,罗宪更袭取吴国建平郡的治所巫城,并向司马炎上呈攻伐吴国的计策  。

公元270年,罗宪卒于任上,司马炎追赠他为安南将军,谥号烈侯。


综观罗宪一生,可说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全才。他年少的时候已经以文才闻名,长大后出使吴国而受吴人称美,表现了他外交方面的才华。到蜀汉灭亡之后,他一再以寡击众,打败吴军,并且以二千兵力抵挡了吴国名将陆抗所率领的数万大军六个月的围攻,入晋之后,更攻取了吴国的巫城,这一切都表现出罗宪在军事方面的才能,有勇有谋、统兵有方,可说是蜀末的名将。此外,他有知人之能,为晋武帝推荐了不少人才。而他的为人,更让人钦佩。对国有忠,知道蜀国灭亡后,痛哭了三天;对民有仁,危急之际不弃民而走,本着战死的决心守城;对士有礼,待士不倦,表现出其谦厚的一面。轻财好施,不贪富贵,方亮严正,不与黄皓等小人为伍。像罗宪这样一个才德兼备之士,蜀国不能重用,实在非常可惜。


该文章所引史料
http://www.chistory.org/cgi-bin/ ... pic=989&show=75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passerby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4
编号 192989
注册 2007-7-24


发表于 2007-8-24 12:24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河内司马 于 2007-8-23 23:07 发表
对是罗宪,我记起来了.谢谢楼上的.在三国志上没找到此人,请问楼上在哪本书上可以找到他?

烽火的月不落把所有罗宪的史料编成了罗宪传较注,也就是上面那篇文的前身,你可以看看那些史料的出处
http://www.chistory.org/cgi-bin/ ... pic=989&show=75

[ 本帖最后由 passerby 于 2007-8-24 12:26 编辑 ]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4 10:25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1534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