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转帖 兵中之王枪
性别:未知-离线 sadu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23
编号 19278
注册 2004-10-21


发表于 2006-1-14 22:33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顶,小可也练过两年,师兄提过张飞的矛,既有大枪的抖,也有猛刺,后来的武术家的枪和大将的枪不一样的,就像邱处机和杨铁心那样。
好文章,顶

    文中所讲恐怕也远远超过我师兄的见识,毕竟我师兄也不是专业的。
下面转了一篇《我回到了清朝》里面的节选,和搂住转发的文字有些是一抹一样的,如
江湖上流传的陈王庭创拳之说,真是贪天之功据为己有,罪莫大焉。陈王庭要是听到子孙这么编排,非得羞死不可。

   有的也是相差不大的,如
费老头手持一根大杆子,威风凛凛的站立。一丈多长、沉重密实,表面发青,没有一点疤节,笔直如切,枪头不比枪把细多少。

   文中所引用的文字都是很不错的,像杨志杀牛二,确实如此。李小龙的截拳道就讲究条件反射,电影《东城西就〉里欧阳峰打洪七的时候洪七也说,我是条件反射,大家都是练武的,你应该知道。最近的武打电影电视确实差劲。
         
   另外日本人也有高手,西方的拳脚和中国的武功相比就像梁子翁和东邪西毒那样的差距,但是日本的决定高手的功夫和中华武功相比就像南帝北丐和王重阳相比那样。日本的宫本武藏,我看过他的传记,四册,他写的《五轮书〉大家可以搜索一下,评价相当高。宫本武藏一生修行,就像苦行僧,只为了武功的精进,达到禅的境界,拒绝女人,不结交官府。达到外家功夫的顶峰。至于来华的那些日本武术家都不是日本武术绝顶的代表,他们败于中国爱国武术家并不能因此小看日本,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固不足取,但是不能小看,也可以说近现代中国恰恰缺少这种精神,古代中国是很强的,像大清入关的时候有多少汉人舍生殉死,这个论坛里许多人都知道,不说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adu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23
编号 19278
注册 2004-10-21


发表于 2006-1-15 10:53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我回到了清朝 (10.11.12章)


第十一章 真正的内家功夫是这样的

  好不容易打发了她,我埋怨费老头,就不能穿的气派点?,答,只此一件,唉,好人那,我只能用这个词来表示我的敬意了,混的惨的经常见,可是有那么大的本事混的这么惨的我可是头一回见。  
“什么是内力?”
“这个我熟啊!,内力就是开碑裂石、飞花伤人,再厉害了就能打劈空掌啊,用手指在石头上刻字,那石头就和豆腐似的。最厉害的就是,那内力在经脉里和水银似的,周周的转啊转啊,有若实质,一抬手,一记六脉神剑,打的敌人闻风丧.....“
“小小年纪,你都胡说八道一些什么啊,内力就是内在的力量,也叫劲,其实人人都有,可是平常谁都察觉不到,我们内家拳就是经过勤学苦练,运用这内在的力量,从而达到百战百胜的目的。明白吗?”
我小心熠熠的问:“哪内力是不是气功啊?”
老头乐了,说哪根本就是江湖上的招摇撞骗之说,十个内家九个吹,还有一个在胡勒。其实内家拳是这样的。内家拳成形于宋代,最早的内家功夫其实是马上交锋时候所使用的内家大枪,最早的应该是因为岳飞而出名,可能宋代以前也有人精通内家,不过年代太久远了,也就都让人忘了。江湖上流传的陈王庭创拳之说,真是贪天之功据为己有,罪莫大焉。陈王庭要是听到子孙这么编排,非得羞死不可。内家功法和大枪在岳王的时代虽未广传,但已经发展的很完善了,内家拳,于元末明初,经咱武当祖师张三丰之手集大成,始有内家和太极之说,形意、八卦、太极一时名家辈出,内功、枪法、剑术登峰造极。咱们的内家拳器械秉承内家功夫的阴阳之理,以根劲为基础,化发一体,功防一家,博大精神。
又道:拳讲三术,技、医、艺术:技术、医术、艺术是武术的三大性能。武术的缘起就是用来搏斗的,所以,无论何门何派,无论套路散打,无论内功外功,只要属武术范畴,都以技击为中心,都将技击方法,这便是武术的技击性。同时,练武可以增强体质,进而可医治部分疾病,达到益寿延年的目的。武术骨伤科、点穴按摩、导引是武术范畴中的重要内容,是武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便是武术的医学性。武术本身是件艺术品,他体现者动与静、快于慢、正与侧、高与低之美,它是力量之美、速度之美、节奏之美、技巧之美、塑型之美的统一。这便是武术的艺术性。
停、停,师傅您就说怎么练吧。
老头正容道:“很简单,早上跟我练拳法,下午站大枪桩,晚上练推手。什么时候你能听劲了就算入门了。”
“是不是要很长时间?,十年八年?”
老头傲气的道:“只要你认真的练习,再差的资质,三年也可以入门了。”
好,练!
早上的架子没有什么好说的和现代的太极没有什么区别。实际上现代的健身太极拳就是从杨露缠的杨氏大架演变而来。老头的要求很简单,他怎么打,我就怎么打,说着容易,作者难,老头从一点起步,打完一套后,肯定又回到了起步的那一点,而他每一次打一套拳的时间都是分毫不差,我卡着表量过,所以我很难跟上他。
下午站大枪桩。也简单。
我师傅教我练这杆子时,要求得手臂伸开,一只手抓住枪把,丈长的杆子得端平了,一端最少就是半个时辰。
第一次老头叫我练大枪桩,让人把我家的半人多高的五色乾隆粉彩花瓶搬到花园里,哪瓶子好啊,胎子薄的和纸似的,两个佣人抬的满头大汗,害怕,打坏赔不起啊。又命人抹上一层薄薄的蜂蜜。正是六月百花开放的季节,是蝴蝶儿飞,蜜蜂忙,都纷纷扑在花瓶上享受起来。
费老头手持一根大杆子,威风凛凛的站立。一丈多长、沉重密实,表面发青,没有一点疤节,笔直如切,枪头不比枪把细多少。发力一抖,杆身直震,杆头振幅虽不大,但持久,连绵不绝,忽然开始动了,围着花瓶不断的,点出杆子,蜜蜂、蝴蝶纷纷丧命,哪花瓶却纹丝不动,更奇的是杆子头上练一丝的蜜汁也没有沾上!
老头得意的笑道:“抖大杆子是用来练听劲的”,
这就是我武当门的不传绝技“大枪桩”。“大枪桩”练的是人枪合一,死力气是端不了半个时辰的。只有把人体的阴阳运开了,和枪的阴阳一体了,才支撑得半个时辰以上。说白了,就是要全身关节、骨头微微的抖,和白蜡杆大枪一起抖,枪和人抖成一体了,肌肉有张有弛,轮流地休息着,那端多久都行。端“大枪桩”时,枪头要一直微微地颤抖,枪头里装的铁弹子细细地响。好徒弟,你要是能练到手不见动,枪头就能舞起来。就算有小成了。
然后又给我讲解了一番什么是"劲"
拳经有云“练劲不练力,劲力打拙力”:凡能抬举、提拉重物而不能运力达于四肢者,武术称之为有“力”,但叫它为死力、拙力。而能将全身之力运送于一拳一脚甚至一指之端者,称之为有“劲”,也叫劲力。“劲”有透力,可由表及里;“力”无透力,仅及于表面。“劲”有爆发力,但不能持久;“力”能持久,但无爆发力。武林高手能以手掌击石成块,以指钻砖成洞,足见透力之强,力大者不能。力大者可日负百斤,往来百里,持久力强可见一斑,武林高手不能。武林高手可一拳跌人丈外,一脚致人非命。可见“力”与“劲”是不大相同的。练武讲究练的是“劲力”,而不是“死力,拙力。”如果只想练出力量,那还不如去抡大刀。
晚上的练习才是重头戏。老头把门关的严严的,都遮上黑布,一脸的深深秘密,告诉我,套路和桩功都是基础,一定要练习推手,并且同时练习岳家散手,只有这样才能很快的起到效果,哪就快练哪。后来又秘密的传授我太极拳的中架、和小架,这才是真正的实战功夫,狠辣的狠。
--------------------------------------------------------------------------------
这个是小说《我回到了清朝》里转过来的,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9-15 01:11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0220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