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很想知道古代姓名中的表字是怎么取的?
性别:男-离线 青石
(临照轩)

木禾侯
谏议大夫

Rank: 16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380
帖子 5724
编号 18288
注册 2004-9-25


古人的“名、字、号”  
 今人只有姓名,古人有姓有名还有字,名字是名与字的合称。如《三国演义》:“姓程名普字德谋”。一般说来,名是供长辈呼用的,字是供平辈朋友称呼的。
  《礼记.曲礼上》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许嫁,笄而字。”就是说男子到了二十岁,要举行冠礼(束发戴冠),这个时候取字,所以称“冠字”;女子到长成订婚举行笄礼(结发加笄。笄:束发用的簪)的时候取字。所以过去称未订婚的少女为“未字”或“待字”。当然,古人取字并不一定按这个年龄。
  古人的字称“表字”,就是字与名有一定联系。《颜氏家训》说:“名以正体,字以表德。”所谓字以表德,就是字者表示其取名之义,字是名的解释或补充,如孔丘的儿子名鲤字伯鱼,意义相同。有的字与名相辅相成。如岳飞字鹏举,大鹏展翅才能高飞。有的字与名意义相反。如吕蒙字子明,蒙系蒙昧或蒙蔽,明系光明或明了,所以蒙与明意义相反;字中的子是对人的尊称。如苏轼,字子瞻,张良字子房,鲁肃字子敬等等。还有以兄弟排行的孟仲叔季来取字的,如孔丘字仲尼,马良字季常等。
  号,是指人的名字以外的自称。《五柳先生传》:“宅边有五柳树,因此为号焉”,故陶潜号五柳先生。(菊文)


很明显,取字方法十分复杂多样,难于一一概括,在此,我们择其常见、主要的几种,略作介绍。
其一:取字最常见的方法是名与字含义相同或相近,彼此能起解释的作用。这方面的例子我们上面已经举过几个,不妨再信手找几个:周瑜字公瑾,瑜和瑾都是美玉;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字国瑞,瑞与璋原义都是玉器;古代著名文艺理论家,《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字箭和,勰、和同意,隋朝时一代才子袁枚字子才,“枚”有树干之意,“才”正是对枚的解释与深化。
其二:名与字所取文字的含义正好相反相对。比如韩愈字退之,黄损字益之,徐退字进之,“愈”与“退”,“损”与“益”,“退”与“进”,都正好可组成反义词,如此在姓名家族中搞中庸调和,却也别有趣味。
其三:由此及彼,于联想中识雅趣。如关羽字云长,萧鉴字宣彻,由鸟儿的羽毛连想到天空的浮云,由“以镜为鉴”推想而及明彻。
我们知道,中国古代文人雅趣其多,因而取字的方法也十分有趣而多样,不是简单的概括所能完成的。比如,宋玫字文玉,尤侗字同人,蒋伊字尹人,姚椿字春木,这是拆其单名而成;陆龙字在田,钱谦字受益,高明字则诚,李宗仁字德邻,这一种又是根据某一成语而来:此类成语分别是:
“见龙在田”,“谦受益”,“明则诚”,“德不孤,必有邻”。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1 05:46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0830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