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个文武双全的马超啊~
复仇凉州杀一想降的韦康而放走一心复仇的楊阜这无识人之明的事就不用多说了。
超曰:“今操不攻潼关,而使人准备船筏,欲渡河北,必将遏吾之后。吾当引一军循河拒住岸北。操兵不得渡,不消二十日,河东粮尽,操兵必乱,却循河南而击之,操可擒矣。”韩遂曰:“不必如此。岂不闻兵法有云:‘兵半渡可击,’待操兵渡至一半,汝却于南岸击之,操兵皆死于河内矣。(第58回)
其后马超令曹操遇险在计谋部分中因是韩遂之计, 所以马超在此无占分。顺道一提, 不排除韩遂是因上次马韩退兵被贾詡杀败而得到啟发:
谋士贾诩曰:“二军远来,只宜深沟高垒,坚守以拒之。不过百日,彼兵粮尽,必将自退,然后引兵追之,二将可擒矣。”......马腾、韩遂见军粮已尽,内应又泄,只得拔寨退军。李傕、郭汜令张济引军赶马腾,樊稠引军赶韩遂,西凉军大败。马超在后死战,杀退张济。(第10回)
最被人津津樂道的拒北岸之议, 其实如果仔细看战斗的时间过程, 卻发現原來不是马超判断力强, 相反還是其錯误低估邻近河东邵太守杜畿的办事效率, 只因就算纳他的计策曹军也不会于廿天內因粮尽而退兵:
时建安十六年秋闰八月也。操下令,先教曹洪于蒲阪津安排船筏,留曹仁守寨,操自欲暗渡渭河。(卷之十二 马孟起渭桥六战)
时遇九月尽间,天气暴冷,彤云密布,连日不开。(卷之十二 许褚大战马孟起)
马超建议拒守是闰八月的事而曹操纳娄珪言已是九月的事了, 直到关中之战结束早已过了二十日, 故......
超与韩遂商议:“若迁延日久,操于河北立了营寨,难以退敌;不若乘今夜引轻骑去劫野营。”(第58回)
劫寨计要懂得掌握时机如姜维:
候至半夜,忽然四下火光冲天,喊声震地,正不知何处兵来。只见城上亦鼓噪呐喊相应,蜀兵乱窜。孔明急上马,有关兴;张苞二将保护,杀出重围。回头看时,正东上军马,一带火光,势若长蛇。孔明令关兴探视,回报曰:“此姜维兵也。”孔明叹曰:“兵不在多,在人之调遣耳。此人真将才也!”(第93回)
否则的话卻会被人反用劫寨计而得不嘗失, 若对手是曹操的话更尽量少用, 因他用兵多年, 早就会防备:
操怒曰:“汝二人行军许多年,岂不知‘兵若远行疲困,可防劫寨’?如何不作准备?”(第67回)
所以结果:
却说曹操收兵屯渭北,唤诸将曰:“贼欺我未立寨栅,必来劫野营。可四散伏兵,虚其中军。号炮响时,伏兵尽起,一鼓可擒也。”众将依令,伏兵已毕。当夜,马超却先使成宜引三十骑往前哨探,成宜见无人马,径入中军。操军见西凉兵到,遂放号炮。四面伏兵皆出,只围得三十骑。成宜被夏侯渊所杀。(第58回)
幸好還有韩遂的谨慎才不致损失慘重:
遂曰:“须分兵前后相救。”于是超自为前部,令庞德、马岱为后应,当夜便行。......马超却自从背后与庞德、马岱兵分三路蜂拥杀来。(第58回)
不过, 马超于潼关时选有能言快语骂出、声音响亮者径来关下把曹操三代毀骂(卷之十二 马起兴兵取潼关)把性躁的曹洪骂出来、令军士挾草把焚曹军粮车这简陋防御设备和审问彭羕时表現鎮定和投其所好而降低其戒心(但非战場上用智的表現)是其用计成功的实例。(暂且不論辱骂是否连一潑妇也懂和用火燒粮车是否应是一正常人也能想到)
马超军日夜轮流来骂。曹洪只要厮杀,徐晃苦苦挡住。至第九日,在关上看时,西凉军都弃马在于关前草地上坐;多半困乏,就于地上睡卧。曹洪便教备马,点起三千兵杀下关来。西凉兵弃马抛戈而走。洪迤逦追赶。时徐晃正在关上点视粮车,闻曹洪下关厮杀,大惊,急引兵随后赶来,大叫曹洪回马。忽然背后喊声大震,马岱引军杀至。曹洪、徐晃急回走时,一棒鼓响,山背后两军截出:左是马超、右是庞德,混杀一阵。(第58回)
至于其后的埋伏计是否马超独自一人提出来的, 书无明言, 故列作灰色战例。
小结: 若马超是只与外族作战的话其智略非其所長的缺点還不太明显, 但一旦与中国的智谋之士交手时其不足的地方尽現, 最大的问题是跟曹作战时不知彼这问题完全暴露。(先是计錯对方粮草后是不知曹操定会严防劫寨)但若配以一个超一流而又有默契的谋主的话可以辅助他, 因马超基本是沒有反对过军師的任何计策。
[ 本帖最后由 香港李飞 于 2009-8-16 09:30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