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被刘备残害的名士与良将, 说曹操杀名士,其实本质上刘备也一样
性别:未知-离线 蓝纱枫

Rank: 8Rank: 8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65
帖子 1081
编号 1803
注册 2003-11-3


发表于 2005-5-24 17:2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刘封是一军头而已,哪来资格称为名士?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蓝纱枫

Rank: 8Rank: 8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65
帖子 1081
编号 1803
注册 2003-11-3


发表于 2005-5-24 17:4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ls0906于2005-05-24, 17:28:03发表
時封年二十餘,有武藝,氣力過人,將兵俱與諸葛亮、張飛等泝流西上,所在戰克。

建安二十四年,命達從秭歸北攻房陵,房陵太守蒯祺為達兵所害。達將進攻上庸,先主陰恐達難獨任,乃遣封自漢中乘沔水下統達軍,與達會上庸。上庸太守申耽舉眾降,遣妻子及宗族詣成都

刘封战功不少 虽称不上名士但是兄台B4他为军头也不恰当啊

有意见是吧?

不如你告诉我在你心中把“军头”的标准是什么吧?  

“战功不少”就不能称为军头?谁说过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蓝纱枫

Rank: 8Rank: 8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65
帖子 1081
编号 1803
注册 2003-11-3


发表于 2005-5-24 17:5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ls0906于2005-05-24, 17:48:27发表
有意见啊 我感觉刘封不错
他被杀的冤啊

讲军头就讲军头,你扯其他干什么?

袁世凯就有被后人称为军头的记录,你敢说袁世凯没有功绩吗?


冤?冤在什么地方?

封、达辞以山郡初附,未可动摇,不承羽命。会羽覆败,先主恨之。

封与达忿争不和,封寻夺达鼓吹。

两罪相加,阁下自己好象是读历史系的,应该明白这两条是什么罪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蓝纱枫

Rank: 8Rank: 8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65
帖子 1081
编号 1803
注册 2003-11-3


发表于 2005-5-24 18:2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arrowblue于2005-05-24, 18:10:54发表
呵呵,其实刘封算得上一员良将

说名士可能不准确,但是说功臣应该是没问题的

有功是一回事,但是有罪也是有明确记载的,不能因为他有功就忽视他的罪行。

既然没人能证明刘封是名士,那么刘封的例子显然不能适合楼顶的题目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蓝纱枫

Rank: 8Rank: 8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65
帖子 1081
编号 1803
注册 2003-11-3


发表于 2005-5-24 18:5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arrowblue于2005-05-24, 18:32:58发表
从当时的地理分布图来看,

从汉中-上庸-襄阳这条沿着汉水的路线并没有打通

关羽的大本营在江陵

按照军事势力分布的常规来看,

孟达和刘封应该不属于关羽的直接属下

后来三国志有记载

封既至,先主责封之侵陵达,又不救羽。

可以看出其罪状并不在违抗军令,再于不救同伴

所以此罪可大可小(关键在于同伴是谁吧,这点诸葛亮后来做的就比刘备好,法治不是人治)

至于丢了上庸如果是死罪,那么当年张飞丢了徐州就更应是死罪了

真正处死刘封,又不能拿到桌面上来说的理由就是为刘禅继位扫除障碍

所以刘封死得较冤

而且在当时那种情况,刘封不出兵也不能完全说是错误

如果关羽丢了江陵以后不是要攻回江陵,直接向上庸方向撤退,刘封派兵接应倒还是可能的

荆州覆败,大臣失节,百无一还。惟臣寻事,自致房陵、上庸,而复乞身

这是孟达自己写的刘备的表,孟达就是当事人,你说当时东三郡是属于哪一州的管制之下呢?  


鼓吹是什么东西你可以去了解一下。刘封是什么身份?以他的身份去夺他人鼓吹就算是破坏朝廷制度,这就是刘封犯罪的地方。


两条罪名相加,刘封肯定算死罪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蓝纱枫

Rank: 8Rank: 8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65
帖子 1081
编号 1803
注册 2003-11-3


发表于 2005-5-24 22:5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arrowblue于2005-05-24, 19:23:30发表
这么说来,从地域上的划分,东三郡应该属于荆州了

但是刘封和孟达是不是直接由关羽领导,值得商榷

在后来刘备责刘封的理由上,

主要都是“恨不救羽”

没有违抗军令的理由啊

如果不听长官调度,导致长官全军覆没,军法上绝对是个大罪

但刘备算账的时候竟然没有把这个算上,很说明是个问题

“连呼封、达,令发兵相助”

关羽当时假节钺,如果能直接领导刘封,孟达,似乎不应该出这样的记载

而当刘封、孟达拒绝的时候,关羽也无可奈何,

没法派人另行去夺取他们的兵权,也没有扬言像对糜芳、傅士仁的“还当致之”

可见刘封二人和糜芳、傅士仁的关系不同

似乎更像是A军区的司令对B军区的师长下的命令

联系到关羽的性格,做出这种事来不足为奇

自关羽围樊城、襄阳,连呼封、达,发兵自助。

封、达辞以山郡初附,未可动摇,不承羽命

关羽跟刘孟二人什么关系,这个“令”、“承命”已经表达得很清楚了。


刘备后来追究刘封的“不救羽”,就是指刘封的这件事啊。

另外补充一点知识,“救”这里是指“支援、帮助”,而不是“救援、救助”的意思。因为关羽命令刘封出兵时,关羽仍然在全盛状态。

关羽的败死是多方面的,不能全把责任推给刘封,所以“不听长官调度,导致长官全军覆没”这种说法是不对的。


刘封是刘备的养子,关系非同一般,关羽权力再大,也不可能随便夺了刘封兵权。

而且关羽离南郡很近,糜芳有什么异常举动他可以很快知道,所以可以很快作出回应:“还当治之”。

但是刘封在东三郡,距离关羽甚远,一来一去,耗时很多,所以关羽即使知道刘封不出兵,也应该是在相当长的时间之后,估计那时关羽应该处于前有强敌、后路被断的艰难境地了,哪里还有什么资本说什么“还当治之”之类的话啊?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蓝纱枫

Rank: 8Rank: 8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65
帖子 1081
编号 1803
注册 2003-11-3


发表于 2005-5-25 11:2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ls0906于2005-05-25, 11:01:45发表
查了一下 军头的范围很广 周瑜、程普在某种意义上也可被称为军头
我理解错了你的意思了
至于刘封的死,我还是觉得的很冤。
封既至,先主責封之侵陵達,又不救羽。諸葛亮慮封剛猛,易世之後終難制御,勸先主因此除之。是诸葛亮劝说而致,刘备本无杀刘封的意思,诸葛亮支持刘备亲子即位,所以刘封是谁想杀,很难定论阿。所以说,刘封是权位争夺的牺牲品,死得冤啊。


PS:我以前是学计算机的,不是学历史的  

麻烦你先搞清楚,刘封死前是否有犯重罪?我前面讲那么多,你都没看出来?

诸葛亮只能提供一个杀刘封的理由,但是当时刘蜀政权的最高决策人是刘备而不是诸葛亮:诸葛职为股肱,事归元首,刘主之世,亮又未领益州,庆赏刑政,不出於己

所以杀刘封绝对必需经过刘备的同意。

什么叫“刘备本无杀刘封的意思”??你是刘备本人来着?


刘封已犯重罪,杀刘封又得到刘备同意,刘封冤在什么地方??  


学计算机的?那怎么会说是朱子彦的学生?不会是朱教授改行了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蓝纱枫

Rank: 8Rank: 8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65
帖子 1081
编号 1803
注册 2003-11-3


发表于 2005-5-25 12:2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ls0906于2005-05-25, 12:17:01发表
你是刘备本人么,怎么知道刘备就想杀刘封

还有谁规定得烦了重罪就必须被杀死?在刘备犹豫不决的时候,诸葛亮的意见就具有决定性,要不要这个军事做什么

你没上过大学么?历史系的教授就不能叫别的系的学生么?
本来不想和你抬杠,你咄咄逼人滴说  

杀刘封必须经过刘备首肯,刘备如果不想杀刘封,那刘封还真死不了,不过事实嘛……  

诸葛亮的意见有决定性?怪事,是否杀张裕,刘备跟诸葛亮的意见就不同,你怎么不跟我说“诸葛亮的意见有决定性”?

作为一个犯了重罪的罪犯被处死,刘封何冤之有?


俺还没到适合上大学的年龄,你想逼我“上过大学”也是你妄想而已。  

说多句,这位大学生写出如此错别字:“烦了重罪”、“这个军事”。水平高啊高!  

嘿,谁的语气在“咄咄逼人”,大家一目了然。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6 14:02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3217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