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真实三国之孔明系列, 长篇连载
性别:未知-离线 蓝纱枫

Rank: 8Rank: 8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65
帖子 1081
编号 1803
注册 2003-11-3


发表于 2005-4-11 21:1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海灵谪仙于2005-04-11, 20:49:11发表
记得说诸葛亮的lp好像是“黄发黑肤”什么的,应该算长得比较另类了@_@诸葛亮喜欢另类的也说不定@_@

是不是三联的海灵谪仙啊?


关于诸葛亮那段,原文是这样的。

襄阳记曰:黄承彦者,高爽开列,为沔南名士,谓诸葛孔明曰:“闻君择妇;身有丑女,黄头黑色,而才堪相配。”孔明许,即载送之。时人以为笑乐,乡里为之谚曰:“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

注意,“黄头黑色”这个词,是荆州名士黄承彦向诸葛亮介绍自己女儿时使用的词汇。

如果说一个父亲为自己女儿作介绍时,跟别人说:“我家女儿是个名副其实的丑八怪,是个彻头彻尾的另类”——————你说这种可能性有多大呢?  

不过想想,作为中原人士,有点谦逊之风倒也是意料之中,黄承彦的话可能就有这种意思,曹操自己还称自己是“愚臣”呢,难道说他认为自己真是个蠢才来着?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蓝纱枫

Rank: 8Rank: 8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65
帖子 1081
编号 1803
注册 2003-11-3


发表于 2005-4-11 21:5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海灵谪仙于2005-04-11, 21:34:32发表
俺就是看的那个:)然则然则一般名士自谦都是泛泛地说一下我家闺女长得抱歉就算了,不会描绘的那么详细吧

而且不入时人眼的MM,大家当然要说丑咯其实说来说去还是给黄MM的相貌找个好听的说法而已没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

PS 不才正是:)眼下三联闹得乌烟瘴气的,还是另找个清净地方得好

详细吗?嗯……那么陆逊不是说过自己是臣愚慺慺吗?诸葛亮不也是说自己是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嘛。孙权还说自己是朕以不德,应期践运,王涂未一,奸宄充路,夙夜战惧,不惶鉴寐。————这些更详细了。

但我们不能因此就说陆逊承认自己是个蠢人,诸葛亮承认自己是个傻子,孙权承认自己是个垃圾吧?  


另,按照《襄阳记》的说法,“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这句话是一句谚语,这样的话可信度有多高呢?

查了一下荆襄那边的资料,目前还有一种说法,是因为当时乡里人嫉妒黄氏能跟有名有才的诸葛亮结为连理,所以造谣作谚中伤黄氏。


PS:三联闹得乌烟瘴气?是指三联蜀国控告王题的事情么?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蓝纱枫

Rank: 8Rank: 8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65
帖子 1081
编号 1803
注册 2003-11-3


发表于 2005-4-12 10:4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眼镜于2005-04-12, 1:39:01发表
《姓源韵谱》中载诸葛亮容曰:身长八尺,形细面粗,犹如松柏,皮肤枯槁……

不要以为诸葛亮是俊伟美男  

有谁说过诸葛亮是俊美小生的,眼镜大哥抓出来给我们看看。  

《三国志——诸葛亮传》: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

这个“伟”字,诸葛亮还是当之无愧的。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蓝纱枫

Rank: 8Rank: 8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65
帖子 1081
编号 1803
注册 2003-11-3


发表于 2005-4-13 12:5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海灵谪仙于2005-04-12, 20:55:27发表
那个,愚臣啊,不谷啊,不德啊,昏昏啊,还是现成套话的成分较多吧:)

十五国风也是闾里之间传唱出来,街谈巷议的可信度弹性还是很大的:)

唔,确实记得有篇什么文章说诸葛是美男来着,题目忘记了

PS 非也非也,俺就随便说了两句话儿,教懂事的不懂事的跳梁的下石的暴打一通,还给硬当成王题的fans,俺没办法才出奔的

是啊,如果明白上至皇帝,下至权臣都经常说客套话,那么黄承彦说自己女儿的容貌,完全可以归入这一类啊。民间还有称自己儿子是“犬儿”的,总不是想骂自己儿子是狗生的吧?  

至于乡间谚语,权当作调侃材料就好了。据说现在荆襄还流传着“黄氏是美丽而有才之女性”这样的传说,其实也算是一种民间谚语啊。所以在目前没有什么权威材料证明以前,黄氏美还是丑,姑且还是存疑吧。

《三国志——诸葛亮传》: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

以此来认为诸葛亮是个美男,倒还是说得过去的。

PS:三联蜀国跟王题的矛盾不是一两句就说清楚的问题,陷进去不好啊。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蓝纱枫

Rank: 8Rank: 8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65
帖子 1081
编号 1803
注册 2003-11-3


发表于 2005-4-13 13:5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当阳侯杜元凯于2005-04-13, 13:49:29发表
这个问题考虑过一阵子,觉得不见得是大事.关键在于蜀汉官制不清楚.诸葛亮以丞相之尊录尚书事,但是秦西汉丞相不过是三公之一,而蜀汉似乎没有御史大夫和太尉.三公大将军录尚书事在东汉屡见不鲜,但是离开首都跑到别的地方而又不置御史大夫(后来被明确地算作孙峻的罪名)的只有一位,就是曹操.诸葛亮的主观意愿怎么样现在当然可以定论了,当时李严看不透有误解把他当成了曹操,至少没现在这么"希奇"吧.毕竟单纯看形式,他和曹操很象啊,难免有人"瞎猜".

蜀汉明显有太尉的:

故昭烈皇后宜与大行皇帝合葬,臣请太尉告宗庙,布露天下,具礼仪别奏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蓝纱枫

Rank: 8Rank: 8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65
帖子 1081
编号 1803
注册 2003-11-3


发表于 2005-4-13 18:2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当阳侯杜元凯于2005-04-13, 14:00:35发表
这个太尉是谁呢,而且这种事怎么也不应该太尉管啊.

有没有搞错,这种事不是太尉管那应该是谁管?

(太尉)掌四方兵事功课,岁尽即奏其殿最而行赏罚。凡郊祀之事,掌亚献;大丧则告谥南郊。凡国有大造大疑,则与司徒、司空通而论之。

看看《三国志集解》吧,蜀汉至少有一位太尉,此人叫上官胜.
精华帖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5-5 15:50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9191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