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论项羽与韩信孰弱孰强
性别:男-离线 暗夜密使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80
编号 17890
注册 2004-9-17


发表于 2004-10-30 19:04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看完这个帖子,感觉自己以前确实低估了霸王项羽的实力。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暗夜密使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80
编号 17890
注册 2004-9-17


发表于 2004-10-30 19:46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赵星文于2004-10-29, 18:46:39发表
《史记》上有一段话为"五年,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胜垓下。淮阴侯将三十万自当之,孔将军
居左,费将军居右,皇帝在后,绛侯、柴将军在皇帝后。项羽之卒可十万。
    淮阴先合,不利,却。孔将军、费将军纵,楚兵不利,淮阴侯复乘之,大败垓
下。项羽卒闻汉军之楚歌,以为汉尽得楚地,项羽乃败而走,是以兵大败"由此可见韩信比不上项羽哦    

在正面对战上,韩信确实不如项羽。
可韩信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在一开始韩信就没打算和项羽硬拼,而是稍战既退,把项羽引入包围圈,然后位于左右的孔将军、费将军进以夹击,此时韩信再回师击之,使得项羽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疲于奔命,最终溃败。这实际上是韩信使的疲敌战术。即使项羽的军队再厉害也经不起这样的折腾。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暗夜密使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80
编号 17890
注册 2004-9-17


发表于 2004-10-30 19:58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一代霸王项羽,绝对是军事奇才,在当时能打败他的也只有韩信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暗夜密使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80
编号 17890
注册 2004-9-17


发表于 2004-10-30 21:42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yaolei于2004-10-30, 21:34:34发表
再形式相当的情况下,没有人可以击败项羽。

不否认。在形势相当的情况下,确实没人能打败项羽。
不过在形势相当的情况下,韩信也绝对不会和项羽正面交战。看韩信用兵,韩信会采取间接路线,出奇制胜。(呵呵,个人猜测,个人猜测!)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暗夜密使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80
编号 17890
注册 2004-9-17


发表于 2004-10-30 22:13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yaolei于2004-10-30, 21:52:52发表

QUOTE:
原帖由闲者于2004-10-30, 21:42:12发表
不否认。在形势相当的情况下,确实没人能打败项羽。
不过在形势相当的情况下,韩信也绝对不会和项羽正面交战。看韩信用兵,韩信会采取间接路线,出奇制胜。(呵呵,个人猜测,个人猜测!)

出奇制胜不是像说的那么容易,关键是正面战场和天时地理,以及其他个方面配合
论出奇制胜,项羽的彭城之战不比韩信玩的差——战略战术完美的出奇制胜

不知从哪些方面能够看出项羽在出奇制胜的方面能够胜过韩信。
彭城之战中,项羽采用迂回路线,趁诸侯军松懈之机予以痛击,确实很棒。不过这里也有刘邦和诸侯放松警惕,大意轻敌所致。何况在当时,由于攻陷彭城,诸侯军军纪全无,好淫掠杀,所以在破晓时刻,项羽进攻之时,乱作一团,尽遭屠戮。
而韩信的井径之战、潍水之战可谓是经典之极。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暗夜密使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80
编号 17890
注册 2004-9-17


发表于 2004-10-31 00:17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yaolei于2004-10-30, 22:50:16发表
这里,刘邦和诸侯56万是联军,战斗力不足,指挥系统有不统一的问题,
但是战争就是怎么抓住敌方的弱点,怎么加以利用。否则是没有办法胜利的。
何况刘邦虽然本身劫持诸侯军作战,但是本身军队很有实力,他的基本是老兵
经过灭秦战争有10万,后来在汉中征兵练兵,在关中征兵,经过灭诸侯,以及
攻秦,远不是新兵没有上过战场或农民起义兵没有纪律组织性这么严重。
  所以不存在战斗力不足的问题。
  当然大意是有的,刚到彭城,哪知道后方的危险性?

呵呵,和阁下讨论方知项羽如此之强。
但是不能单以彭城之战就断定项羽比韩信厉害,在彭城之战中,韩信不应对失败负责。
还是不要在彭城之战上兜圈子了。
在下说过,在当时能打败项羽的只有韩信。因为此二人都具有成为一代名将所需要的全部素质,都能够根据当时战场的情况审势度势,伺机而动。而在下认为韩信还多了一点,就是奇。韩信用兵之奇,无人能及,最佳的例子就是潍水之战。在此之前的春秋战国时代,确实有过引水灌城的战例,可从没有过引水冲军的战例(也可能是在下学识浅薄,不知道),韩信在此战之中可谓是发挥了极大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超越了前人。都说龙且大意,就算他不大意也想不到韩信会用洪水冲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暗夜密使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80
编号 17890
注册 2004-9-17


发表于 2004-10-31 13:35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yaolei于2004-10-31, 11:59:38发表
呵呵,我并不是凭着彭城之战认为项羽强过韩信的,经典的程度上
我认为巨鹿比彭城经典,对手也更强,形式更威胁!
   其实寒心和项羽作战是两种风格,我觉得这和出身有关系,军事
世家和自学成才是不同的,我上面的帖子有过分析。
  我认为寒心没有项羽强主要是从战绩方面,毕竟寒心怎么说对手
都是三流的,本身军队素质都不行。而且在指挥战役多少的程度上
项羽历经70多战,无不胜利,其中必没有什么饶性之说。寒心的
战争的含金量就少了很多。
 
  潍水之战也是韩信另外一场经典之战,但是这场战争资料太少,
很多问题没有搞清楚,比如两方兵力了之类的。不知道龙且为什么
对水淹没有任何防备,兵法上对水火都有很谨慎的要求,半渡而击
更是军事大忌,不知道韩信用什么方法引诱龙且做这样错误的决定
(就因为龙且急于立功受封?)。
 
  韩信的军事有个很重要的方面喜欢玩花样,善于用奇兵。就像下棋
看上去很精彩。但是奇只能做手段,不可以以奇而奇,用奇的高手必
然有性正面玩的开的幌子做掩护,才可以出奇。
  有的人军事看上去不出彩,但是往往可以制胜,这就是大智若愚。
大巧若拙。下棋的时候真正最怕的不是善于出奇的,而是步步压迫
毫无机会的,看上去他的策略没有什么威胁力,但是处处占先锋,让
你无处喘气,进退两难,你只要有一点时务或是心浮气遭,他就雷厉
风行,让你一败徒地!
  显然项羽属于后者。

同意阁下对韩信和项羽的风格的分析。也同意阁下所说的评价一个将领要看他的对手,但是韩信的对手也并不弱。
定三秦之役,韩信的对手也是章邯,而且一开始的计划都是由韩信定的(占领关隘,分割包围),一直到最后引水灌废丘,也是韩信告诉樊哙的。此一役,两军数量应该是相等的,虽然章邯的兵是新兵,但他处于守势,有城墙壁垒等作为保护,并且在韩信的进攻之下根本没有发挥出当年与起义军作战时的那种出兵速度,可见韩信没有给他留下时间。
井径之战中,韩信的对手是陈余,陈余确实不是一个优秀的将领,但也不是泛泛之辈。在秦汉易代的时代洪流中,他也是掀起一阵阵波浪的,从他和李左车的对话中可以知道他也读过兵书。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有兵力上的优势,兵力上的优势是可以弥补将领指挥上的不足的,陈余的兵力相当与韩信的五倍。而且,韩信在此战中,用背水阵最大限度地把自己军队的战斗力发挥了出来,同时也派人到敌后插旗子最大限度的降低了敌军的士气。可以说作为一个优秀将领所能做的,韩信都做了。
阁下说项羽一生70余战,无不胜利,可韩信自定三秦之后,代、赵、燕、齐也相继被其所灭,也要有数十战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暗夜密使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80
编号 17890
注册 2004-9-17


发表于 2004-10-31 13:56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今天早上又想起一点,就是作为一个将领不仅要精于战术,而且还要精于战略,韩信在拜将时的论述可以说明韩信的战略思想十分出色,可项羽则不行。
还是再回到彭城之战上吧。项羽的彭城之战在战术上可谓是经典,可在战略上欠妥。彭城是项羽的大本营,后备补给都在这里。项羽的战术是等诸侯军攻下彭城之后趁夜偷袭,固然后来的战绩十分辉煌,可彭城已被诸侯军洗劫一空,项羽的后勤本来就不怎么样,这可为后来的失败留下了种子。项羽可以带兵急进(甚至连留在齐地的其他十万大军也带回来,留一小部分以阻敌)在诸侯军攻城之时前后夹击,说不定战争就是另一种结果了(  个人猜测,个人猜测)。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暗夜密使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80
编号 17890
注册 2004-9-17


发表于 2004-10-31 14:13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yaolei于2004-10-31, 13:49:28发表

QUOTE:
原帖由闲者于2004-10-31, 13:35:32发表
同意阁下对韩信和项羽的风格的分析。也同意阁下所说的评价一个将领要看他的对手,但是韩信的对手也并不弱。
定三秦之役,韩信的对手也是章邯,而且一开始的计划都是由韩信定的(占领关隘,分割包围),一直到最后引水灌废丘,也是韩信告诉樊哙的。此一役,两军数量应该是相等的,虽然章邯的兵是新兵,但他处于守势,有城墙壁垒等作为保护,并且在韩信的进攻之下根本没有发挥出当年与起义军作战时的那种出兵速度,可见韩信没有给他留下时间。
井径之战中,韩信的对手是陈余,陈余确实不是一个优秀的将领,但也不是泛泛之辈。在秦汉易代的时代洪流中,他也是掀起一阵阵波浪的,从他和李左车的对话中可以知道他也读过兵书。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有兵力上的优势,兵力上的优势是可以弥补将领指挥上的不足的,陈余的兵力相当与韩信的五倍。而且,韩信在此战中,用背水阵最大限度地把自己军队的战斗力发挥了出来,同时也派人到敌后插旗子最大限度的降低了敌军的士气。可以说作为一个优秀将领所能做的,韩信都做了。
阁下说项羽一生70余战,无不胜利,可韩信自定三秦之后,代、赵、燕、齐也相继被其所灭,也要有数十战了。

关于三秦,韩信的作用。


  从史记中找不到韩信确切的作用,如果有的话就是献计。而且这个早就是张良的战略计划。韩信的作用无非是加强迷惑性。
  据菜九考证,三秦也不是这么容易打下来的,当时受到章邯的阻击,几乎没有出来,后来再别处找到出路,才杀到关中,对章邯军进行分割包围(刘邦有优势兵力)。
  所以韩信在三秦作用甚小,不能算韩信功劳。

   如果从整个楚汉历史考,我们还发现,刘邦因为萧何勉强拜寒心大将,但是并没有一开始重用,从三秦一直到彭城,韩信都没有独立带兵的记录。后来彭城败后,韩信收散兵在京,索之间败楚兵,又加上魏豹叛变,刘邦才开始让他带兵,而且对他很不放心,直到问明了对方情况才放心!
  经过这场出色的战斗,刘邦对寒心的水平才放心,才真正对他委以重任!


引水灌废丘这个也没有寒心的功劳,是刘邦在彭城之败后回关中解决的。
  
井径之战陈余的兵力是号称20万,不是有20万实际数字,一般来说只有10万兵,韩信是数万,兵力差别没有这么高。陈余的兵力是新兵,战斗力纪律性不足,才会有发现大营换旗子而发生骚乱的情况。

“引水灌废丘这个也没有寒心的功劳,是刘邦在彭城之败后回关中解决的”
  那看来是我读的文章有问题了,我是最近两年才对历史和军事感兴趣的,所以史书没有读过,我读的是陈文德写的《刘邦大传》,这上面是这么说的。
至于井径之战,陈余的兵确实新兵,但在燕赵之地,民风彪悍,人人尚武,战斗力应该不会差。韩信在此战做到了优秀将领所能做到的一切。而且韩信也应该是料定陈余军都是新兵,所以会见旗即慌。如果陈余带的是老兵,那韩信应该会临机应变,换个打法。而且我觉得项羽如果面对这样的情况是否能想出如此妙的策略?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暗夜密使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80
编号 17890
注册 2004-9-17


发表于 2004-10-31 14:41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yaolei于2004-10-31, 14:17:16发表

QUOTE:
原帖由闲者于2004-10-31, 13:56:49发表
今天早上又想起一点,就是作为一个将领不仅要精于战术,而且还要精于战略,韩信在拜将时的论述可以说明韩信的战略思想十分出色,可项羽则不行。
还是再回到彭城之战上吧。项羽的彭城之战在战术上可谓是经典,可在战略上欠妥。彭城是项羽的大本营,后备补给都在这里。项羽的战术是等诸侯军攻下彭城之后趁夜偷袭,固然后来的战绩十分辉煌,可彭城已被诸侯军洗劫一空,项羽的后勤本来就不怎么样,这可为后来的失败留下了种子。项羽可以带兵急进(甚至连留在齐地的其他十万大军也带回来,留一小部分以阻敌)在诸侯军攻城之时前后夹击,说不定战争就是另一种结果了(  个人猜测,个人猜测)。

战略这种东西要看不同的形式,韩信的汉中对,其实就是占关中联合个诸侯。厉害到不至于,战略关键在于可行度,谁都知道攻侧翼,但是用什么样的方法达到这样的方法才是关键。
  
  彭城之战你说的方法也是一种可行办法,而且是常规战略。可以说是最保险的战略,不过你想想,如果项羽正面和刘邦联军对抗,胜利的可能性不高吧,彭城百战之地,四面受攻击,再自己地盘打持久战,对自己的后勤损失更大,而且从政治上其他诸侯必然趁机占便宜,齐在从背后杀过来,更危险。
  正是项羽打破常规,出其不意的玩了一个大战略,从把当时的形式一下子翻了过来,各个诸侯更是背叛刘邦,刘邦只能靠险要的地势来抵挡项羽。
  很多人认为项羽后勤差,这是误解。主要原因是因为当时,刘邦在成帛等险要地方对峙项羽,而项羽从彭城进攻刘邦,受到险要地势阻拦。彭城成帛中间的梁地又有彭越游击天才骚扰项羽的粮道。这里后勤不然吃紧,英布列传,随何分析的很透彻,项羽处于战略两难。
  但是在四年楚汉战争,项羽的后勤出现大的支持不足,但是刘邦也好不到哪里,关中出现大饥,人相食。可以说项羽没有好的后勤系统断然支持不到4年,毕竟刘邦后勤占据优势,战略回旋的地步很大。

作战也要分析敌人的心理。诸侯貌合神离,如果项羽集中全力突击刘邦军,其他的诸侯很可能作壁上观,一旦刘邦兵败,其余的诸侯便作鸟兽散,进而投降。以前的历史有这样的例子,比如吕不韦集中全力攻楚军,结果其余的联军便不敢再深入秦境,后撤了。至于以项羽的作战风格和诸侯的心理,在彭城附近打持久战的可能性不大。另外,齐军主力已经被项羽打垮了,只有打游击的份,不可能卷土重来。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暗夜密使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80
编号 17890
注册 2004-9-17


发表于 2004-11-5 21:19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yaolei于2004-11-05, 18:57:15发表
这个很有争议,到底是不是韩信用计还是战败争议很大。我看像是韩信的车轮战,依仗自己兵多,消耗战斗力强部队的最好方法。

这不就是疲敌战术么!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暗夜密使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80
编号 17890
注册 2004-9-17


发表于 2004-11-5 22:03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yaolei于2004-11-05, 21:30:05发表
史记写的不详细,只好后人乱猜了。有说寒心被项羽击败,后来其他诸侯再战,项羽军连续作战才败;有说是寒心假败,引诱项羽追赶,攻其两翼,把项羽击败。
  单纯从史料看,诈败没有依据,被项羽击败好象也有夸张。我认为是车轮战,连续和项羽作战,消耗其兵力。

车轮战不是疲敌战术么?
这不就说明项羽中计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暗夜密使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80
编号 17890
注册 2004-9-17


发表于 2004-11-5 22:27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yaolei于2004-11-05, 22:06:07发表

QUOTE:
原帖由闲者于2004-11-05, 22:03:11发表
[quote]原帖由yaolei于2004-11-05, 21:30:05发表
史记写的不详细,只好后人乱猜了。有说寒心被项羽击败,后来其他诸侯再战,项羽军连续作战才败;有说是寒心假败,引诱项羽追赶,攻其两翼,把项羽击败。
  单纯从史料看,诈败没有依据,被项羽击败好象也有夸张。我认为是车轮战,连续和项羽作战,消耗其兵力。

车轮战不是疲敌战术么?
这不就说明项羽中计了。

项羽要杀出包围,不战行吗?史记记载项羽当时兵少粮尽,不打等着饿死? [/quote]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项羽兵少粮尽了呢,不就是一开始项羽的战略有问题,政治失败等造成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暗夜密使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80
编号 17890
注册 2004-9-17


发表于 2004-11-6 11:06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tension于2004-11-06, 1:42:29发表
楼主对项羽和韩信的比较应该主要是比他们的军事能力,“后人把韩信当成一代战神,却忽略项羽!不能不说是中国人战争观偏僻的地方!”,怎么现在又开始比战略比政治了?
项羽和韩信不是同一级别的人,项羽是君主,韩信不过是一个将领而已,所以全方位的比较是不合适的。要比战略比政治,应该把项羽和刘邦比才对,说项羽这个那个战略失误,汉军又如何如何正确,可这些对比不能放在项羽和韩信的对比里面。汉军中韩信的角色就是领兵打战的,有刘邦自己和那一大帮谋臣,韩信在汉军的战略方向上能有多大的影响力?比较项羽和韩信的政治智慧,应该把整个汉军的表现和韩信自己的表现区分开来,其实看看韩信自己的表现,政治方面他其实和项羽是“不分伯仲”的。最明显的就是要求封假齐王这件事,你韩信要做功臣干这事招人疑心,你要自立门户这事过早暴露野心,整个一个大傻事。后来封王到削权到赐死,实在看不出韩信有什么高明的政治智慧和战略眼光了。

项羽的失败,我觉得还是在于他个人的个性上,他属于那种非常高傲的人,高傲到他无法栖身于任何一个君王之下,高傲到很少尊重自己的手下谋臣将领的自尊和对权力财富等的要求,高傲到很难听得下别人的意见,这样的个性就决定了他最终的失败。如果他是一个已经稳定的王朝的继位者,或许他能成为汉武帝似的有作为的帝王,可惜他生在这样一个乱世。

战略难道不属于军事范畴么。“上兵伐谋,其次伐交”这个伐交算不算政治。项羽在这两方面做得怎么样。当然韩信的政治也不怎么样,呵呵。
阁下说得没错,项羽这个人的个性是在不咋地,如果你和他在一起,你会和他交朋友并帮助他么。谁都不会。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暗夜密使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80
编号 17890
注册 2004-9-17


发表于 2004-11-6 11:16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yaolei于2004-11-06, 10:59:31发表
如果是求稳定,当然要势力平衡,但是要统一天下,称霸天下,要的就是乱,不大乱怎么
大治?

  熊心的事迹等会就去写,回完帖子。

“不大乱怎么大治”,可惜乱起来之后没有治下去。
阁下把项羽的那种义气分封说成了战略分封,为的就是等着各地乱起来,不知有何根据。
结果各地是乱起来了,而且都团结到刘邦身边一致打他,这样的战略很高深么!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暗夜密使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80
编号 17890
注册 2004-9-17


发表于 2004-11-6 12:10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项羽确实是天下名将,可要是和韩信比,还是差点。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暗夜密使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80
编号 17890
注册 2004-9-17


发表于 2004-11-6 18:26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yaolei于2004-11-06, 14:37:20发表
说差要拿出证据或论证,不能认为寒心花样多,计用的多,战争能力就强。

根阁下讨论了这么多,阁下都忘了。阁下说我拿不出证据,可阁下能拿出令人信服的证据说明项羽比韩信强么。韩信和项羽的唯一一次正式交战就是该下之战,被韩信使了一把疲敌战术,可阁下说这是非战之罪,因为项羽兵太少。可项羽的兵为什么这么少,不就是因为他在一开始的战略有问题,可阁下却说成那是项羽的谋略(失败的谋略)。
刚开始和阁下讨论,以为阁下能客观看历史,可现在感觉阁下整个就是项羽的fans。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暗夜密使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80
编号 17890
注册 2004-9-17


发表于 2004-11-12 00:47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fs7711于2004-11-11, 23:48:06发表
说的对,所以现在我都不参战了,韦兄的兴致到是很高  
仔细看看楼主的发言,前后矛盾之处甚多,不过楼主的执着精神还是让人钦佩的。

不错,我现在对楼主的态度已经从气愤变成了钦佩了。楼主实在太执着了。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11-20 02:02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5230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