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yaolei于2004-11-05, 22:24:37发表
原帖由闲者于2004-11-05, 21:54:04发表
[quote]原帖由yaolei于2004-11-05, 21:24:45发表
[quote]原帖由闲者于2004-11-05, 21:09:31发表
[quote]原帖由yaolei于2004-11-05, 20:46:43发表
首先,曹操有多少抱不平?好象论者不多,都知道皇帝是傀儡,实际是曹操做主。
项羽杀子婴,首先子婴降的不是项羽,是刘邦。再,看当时的形式旧知道旧主的影响力,为了灭掉这种影响力,断了秦人的念,也只有这样做。
项王杀子婴就可以说明项羽缺少政治头脑,阁下说他是为了断了秦人的念,可到头来恰恰相反,当时项王杀子婴就是鲁莽之举。如果他要是也向刘邦一样善待子婴,善待秦人,那会怎么样,秦人还会再后来如此支持刘邦么。
阁下会说子婴已经向刘邦投降,可他那也是向义帝投降,当时刘邦也算是义帝派的将领,项羽也是。当时最好的做法就是在善待子婴之后再带走一个人质,那样可以保证秦不会偏向他人。
再这里要区别对待,要看当时个人所处环境和自己本身的立场。
刘邦是怀王扶起来的,和秦议和也是怀王的意思,他本来的目的是为
在关中为王。刘邦进了关中,有人也建议刘邦杀子婴,刘邦的回答是:
怀王因为我宽厚才让我来,所以要表现宽厚。这句深究起来可以看做,
未尝不是怀王的命令和政策。所以对刘邦最有利的选择就是留下子婴,
当然有必要的时候杀了也不是问题。
但是项羽就不同了,首先他的立场是进关中的诸侯,项羽要杀子婴
来表明自己的立场。从当时的情况看,王室有巨大的影响力,你说的
把子婴做人质。但是对野心家来说只要是秦王室的人不一定非要子婴
其他也可以立起来收拢民心。所以项羽不但杀子婴还灭秦宗室。
再项羽和怀王本身就是对立面,不必听怀王的。何况项羽的政策是
立章邯等人为王以对抗怀王的先入关为王,怎么能留下子婴?
很多人认为项羽杀子婴是被仇恨冲昏脑子,但是没有看到章邯和他
也有杀叔之仇,项羽一样立为王。所以杀和王都是手段,不是由于仇恨。 [/quote]
阁下已经把项羽说成了谋略大师,
“你说的把子婴做人质。但是对野心家来说只要是秦王室的人不一定非要子婴其他也可以立起来收拢民心。所以项羽不但杀子婴还灭秦宗室”
我并不是说以子婴为人质,我是说以皇室成员为人质。还有,他灭了秦宗室在实际上就是失去了民心,我说善待子婴及秦宗室就是要拉拢秦宗室的人心,可他没有做到,秦人的民心和秦宗室的人心都没有拉拢到。
“何况项羽的政策是立章邯等人为王以对抗怀王的先入关为王,怎么能留下子婴?
很多人认为项羽杀子婴是被仇恨冲昏脑子,但是没有看到章邯和他也有杀叔之仇,项羽一样立为王。”
项羽不杀章邯是因为项羽的性格,他识英雄重英雄,所以没下手杀章邯。后来的事实已经证明他杀子婴是错误的,就算是他一开始定下的计划,那我也只能说他太没政治头脑了。 [/quote]
认为项羽是谋略家的不只我一个,菜九段也有此论证。
收买人心不是这么容易的,给你举楚汉的例子。张耳 被陈余击败
后,问手下谋士:项羽曾经王我,刘邦和我有旧,投靠谁?
手下谋士说,刘邦占了关中(有段关于星象的不说了),项羽现在虽然
强,但是刘邦最终得天下。然后张耳就杀了项羽的使者项婴,献给刘邦,从此
投靠刘邦。包括英布,陈平都很受项羽重用,最后也是投靠刘邦。关键是利益
问题。
你说,项羽灭了秦,就算不杀子婴,子婴以后就会支持他,估计有机会,秦人
还是王子婴和项羽对抗的。
你说后来证明杀子婴是错误的,不知道怎么证明的?
你说项羽英雄识英雄才不杀章邯,那项羽以前杀了李由呢\?
后来和秦军作战,没有英雄了吗? [/quote]
“包括英布,陈平都很受项羽重用,最后也是投靠刘邦。关键是利益问题。”
阁下正好说到我要说的,阁下也知道是利益问题,可为什么刘邦懂得用利益来收买人心而项羽不会。韩信和刘邦的谈话中已经指出了项羽只懂得如何拉拢士卒的人心,而大才他一个也没留住,这不是说明他的性格有问题,政治能力太低么。
“你说,项羽灭了秦,就算不杀子婴,子婴以后就会支持他,估计有机会,秦人还是王子婴和项羽对抗的。”
我还说项羽应该带走一个秦王室的人作人质,这样可以增加保险系数。就算今后秦人会王子婴,那秦也不会像后来如此的支持刘邦了吧,他们至少应该把人都送到子婴那里当兵而不会送到刘邦那里吧!假如子婴加入了刘邦的阵营,能起到多大作用呢,只是一个诸侯军,能像在韩信手里那样厉害么?
“你说后来证明杀子婴是错误的,不知道怎么证明的?”
刘邦善待子婴而项羽杀子婴,人心自然会倒向宽厚的一方,这可是常理。
“你说项羽英雄识英雄才不杀章邯,那项羽以前杀了李由呢\?”
阁下不能否认章邯的水平吧!
“后来和秦军作战,没有英雄了吗?”
后来的能和章邯相比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