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项羽的性格悲剧
性别:男-离线 暗夜密使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80
编号 17890
注册 2004-9-17


发表于 2004-11-5 21:09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yaolei于2004-11-05, 20:46:43发表
首先,曹操有多少抱不平?好象论者不多,都知道皇帝是傀儡,实际是曹操做主。
  项羽杀子婴,首先子婴降的不是项羽,是刘邦。再,看当时的形式旧知道旧主的影响力,为了灭掉这种影响力,断了秦人的念,也只有这样做。

项王杀子婴就可以说明项羽缺少政治头脑,阁下说他是为了断了秦人的念,可到头来恰恰相反,当时项王杀子婴就是鲁莽之举。如果他要是也向刘邦一样善待子婴,善待秦人,那会怎么样,秦人还会再后来如此支持刘邦么。
阁下会说子婴已经向刘邦投降,可他那也是向义帝投降,当时刘邦也算是义帝派的将领,项羽也是。当时最好的做法就是在善待子婴之后再带走一个人质,那样可以保证秦不会偏向他人。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暗夜密使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80
编号 17890
注册 2004-9-17


发表于 2004-11-5 21:54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yaolei于2004-11-05, 21:24:45发表

QUOTE:
原帖由闲者于2004-11-05, 21:09:31发表
[quote]原帖由yaolei于2004-11-05, 20:46:43发表
首先,曹操有多少抱不平?好象论者不多,都知道皇帝是傀儡,实际是曹操做主。
  项羽杀子婴,首先子婴降的不是项羽,是刘邦。再,看当时的形式旧知道旧主的影响力,为了灭掉这种影响力,断了秦人的念,也只有这样做。

项王杀子婴就可以说明项羽缺少政治头脑,阁下说他是为了断了秦人的念,可到头来恰恰相反,当时项王杀子婴就是鲁莽之举。如果他要是也向刘邦一样善待子婴,善待秦人,那会怎么样,秦人还会再后来如此支持刘邦么。
阁下会说子婴已经向刘邦投降,可他那也是向义帝投降,当时刘邦也算是义帝派的将领,项羽也是。当时最好的做法就是在善待子婴之后再带走一个人质,那样可以保证秦不会偏向他人。

再这里要区别对待,要看当时个人所处环境和自己本身的立场。
  刘邦是怀王扶起来的,和秦议和也是怀王的意思,他本来的目的是为
在关中为王。刘邦进了关中,有人也建议刘邦杀子婴,刘邦的回答是:
怀王因为我宽厚才让我来,所以要表现宽厚。这句深究起来可以看做,
未尝不是怀王的命令和政策。所以对刘邦最有利的选择就是留下子婴,
当然有必要的时候杀了也不是问题。
   但是项羽就不同了,首先他的立场是进关中的诸侯,项羽要杀子婴
来表明自己的立场。从当时的情况看,王室有巨大的影响力,你说的
把子婴做人质。但是对野心家来说只要是秦王室的人不一定非要子婴
其他也可以立起来收拢民心。所以项羽不但杀子婴还灭秦宗室。
  再项羽和怀王本身就是对立面,不必听怀王的。何况项羽的政策是
立章邯等人为王以对抗怀王的先入关为王,怎么能留下子婴?
  很多人认为项羽杀子婴是被仇恨冲昏脑子,但是没有看到章邯和他
也有杀叔之仇,项羽一样立为王。所以杀和王都是手段,不是由于仇恨。 [/quote]
阁下已经把项羽说成了谋略大师,
“你说的把子婴做人质。但是对野心家来说只要是秦王室的人不一定非要子婴其他也可以立起来收拢民心。所以项羽不但杀子婴还灭秦宗室”
我并不是说以子婴为人质,我是说以皇室成员为人质。还有,他灭了秦宗室在实际上就是失去了民心,我说善待子婴及秦宗室就是要拉拢秦宗室的人心,可他没有做到,秦人的民心和秦宗室的人心都没有拉拢到。
“何况项羽的政策是立章邯等人为王以对抗怀王的先入关为王,怎么能留下子婴?
  很多人认为项羽杀子婴是被仇恨冲昏脑子,但是没有看到章邯和他也有杀叔之仇,项羽一样立为王。”
项羽不杀章邯是因为项羽的性格,他识英雄重英雄,所以没下手杀章邯。后来的事实已经证明他杀子婴是错误的,就算是他一开始定下的计划,那我也只能说他太没政治头脑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暗夜密使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80
编号 17890
注册 2004-9-17


发表于 2004-11-5 22:47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yaolei于2004-11-05, 22:24:37发表

QUOTE:
原帖由闲者于2004-11-05, 21:54:04发表
[quote]原帖由yaolei于2004-11-05, 21:24:45发表
[quote]原帖由闲者于2004-11-05, 21:09:31发表
[quote]原帖由yaolei于2004-11-05, 20:46:43发表
首先,曹操有多少抱不平?好象论者不多,都知道皇帝是傀儡,实际是曹操做主。
  项羽杀子婴,首先子婴降的不是项羽,是刘邦。再,看当时的形式旧知道旧主的影响力,为了灭掉这种影响力,断了秦人的念,也只有这样做。

项王杀子婴就可以说明项羽缺少政治头脑,阁下说他是为了断了秦人的念,可到头来恰恰相反,当时项王杀子婴就是鲁莽之举。如果他要是也向刘邦一样善待子婴,善待秦人,那会怎么样,秦人还会再后来如此支持刘邦么。
阁下会说子婴已经向刘邦投降,可他那也是向义帝投降,当时刘邦也算是义帝派的将领,项羽也是。当时最好的做法就是在善待子婴之后再带走一个人质,那样可以保证秦不会偏向他人。

再这里要区别对待,要看当时个人所处环境和自己本身的立场。
  刘邦是怀王扶起来的,和秦议和也是怀王的意思,他本来的目的是为
在关中为王。刘邦进了关中,有人也建议刘邦杀子婴,刘邦的回答是:
怀王因为我宽厚才让我来,所以要表现宽厚。这句深究起来可以看做,
未尝不是怀王的命令和政策。所以对刘邦最有利的选择就是留下子婴,
当然有必要的时候杀了也不是问题。
   但是项羽就不同了,首先他的立场是进关中的诸侯,项羽要杀子婴
来表明自己的立场。从当时的情况看,王室有巨大的影响力,你说的
把子婴做人质。但是对野心家来说只要是秦王室的人不一定非要子婴
其他也可以立起来收拢民心。所以项羽不但杀子婴还灭秦宗室。
  再项羽和怀王本身就是对立面,不必听怀王的。何况项羽的政策是
立章邯等人为王以对抗怀王的先入关为王,怎么能留下子婴?
  很多人认为项羽杀子婴是被仇恨冲昏脑子,但是没有看到章邯和他
也有杀叔之仇,项羽一样立为王。所以杀和王都是手段,不是由于仇恨。 [/quote]
阁下已经把项羽说成了谋略大师,
“你说的把子婴做人质。但是对野心家来说只要是秦王室的人不一定非要子婴其他也可以立起来收拢民心。所以项羽不但杀子婴还灭秦宗室”
我并不是说以子婴为人质,我是说以皇室成员为人质。还有,他灭了秦宗室在实际上就是失去了民心,我说善待子婴及秦宗室就是要拉拢秦宗室的人心,可他没有做到,秦人的民心和秦宗室的人心都没有拉拢到。
“何况项羽的政策是立章邯等人为王以对抗怀王的先入关为王,怎么能留下子婴?
  很多人认为项羽杀子婴是被仇恨冲昏脑子,但是没有看到章邯和他也有杀叔之仇,项羽一样立为王。”
项羽不杀章邯是因为项羽的性格,他识英雄重英雄,所以没下手杀章邯。后来的事实已经证明他杀子婴是错误的,就算是他一开始定下的计划,那我也只能说他太没政治头脑了。 [/quote]
认为项羽是谋略家的不只我一个,菜九段也有此论证。

  收买人心不是这么容易的,给你举楚汉的例子。张耳 被陈余击败
后,问手下谋士:项羽曾经王我,刘邦和我有旧,投靠谁?
  手下谋士说,刘邦占了关中(有段关于星象的不说了),项羽现在虽然
强,但是刘邦最终得天下。然后张耳就杀了项羽的使者项婴,献给刘邦,从此
投靠刘邦。包括英布,陈平都很受项羽重用,最后也是投靠刘邦。关键是利益
问题。
  你说,项羽灭了秦,就算不杀子婴,子婴以后就会支持他,估计有机会,秦人
还是王子婴和项羽对抗的。

  
  你说后来证明杀子婴是错误的,不知道怎么证明的?
  你说项羽英雄识英雄才不杀章邯,那项羽以前杀了李由呢\?
  后来和秦军作战,没有英雄了吗? [/quote]
“包括英布,陈平都很受项羽重用,最后也是投靠刘邦。关键是利益问题。”
阁下正好说到我要说的,阁下也知道是利益问题,可为什么刘邦懂得用利益来收买人心而项羽不会。韩信和刘邦的谈话中已经指出了项羽只懂得如何拉拢士卒的人心,而大才他一个也没留住,这不是说明他的性格有问题,政治能力太低么。

“你说,项羽灭了秦,就算不杀子婴,子婴以后就会支持他,估计有机会,秦人还是王子婴和项羽对抗的。”
我还说项羽应该带走一个秦王室的人作人质,这样可以增加保险系数。就算今后秦人会王子婴,那秦也不会像后来如此的支持刘邦了吧,他们至少应该把人都送到子婴那里当兵而不会送到刘邦那里吧!假如子婴加入了刘邦的阵营,能起到多大作用呢,只是一个诸侯军,能像在韩信手里那样厉害么?

“你说后来证明杀子婴是错误的,不知道怎么证明的?”
刘邦善待子婴而项羽杀子婴,人心自然会倒向宽厚的一方,这可是常理。

“你说项羽英雄识英雄才不杀章邯,那项羽以前杀了李由呢\?”
阁下不能否认章邯的水平吧!

“后来和秦军作战,没有英雄了吗?”
后来的能和章邯相比么!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暗夜密使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80
编号 17890
注册 2004-9-17


发表于 2004-11-6 11:51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yaolei于2004-11-06, 10:42:42发表
我一一回复:

第一条:关于人才流向,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很多论者都是把他简单化,归结于刘邦和项羽的个人问题,虽然有这方面因素,但不是主要问题。关于这个问题太长,在别的论坛专门讨论这个问题回复达到100多条都没有谈完。这里暂时先打住,有机会我专门写文章分析。

第二条:你说的人质没有什么效果,项羽拿刘邦家人老爸当人质也没有任何效果的。
你说的秦人支持刘邦,实际上在历史中并没有起多大作用,只是后世把道德无限夸大了。
而用章邯却可以起到忠心耿耿的作用(章邯是对抗刘邦最坚决的)。


第三条:人心的向背有一定因素,但不是决定性因素。

第四条:章邯的水平我不否认,但是英雄不是他一个,我以为用章邯是政治考虑。

第一条,等阁下文章;

第二条,就算人质没什么效果,可我也说了就算子婴站在刘邦一边也不会向把军队直接交给刘邦指挥那样厉害。章邯也许对项羽忠心耿耿,可你应该想到项羽在此前杀了秦军二十万降军而后又封了三个降将为秦地之王,秦人对这三个人可是恨之入骨,所以韩信就先拿这三个人开刀,(还有在定三秦之役,汉军是如何找到路的,应该是靠当地秦人指点吧)项羽怎么就没看到这点呢。阁下看问题只看局部而不看整体。

第三条,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怎么阁下把这说得如此之轻呢!

第四条,“用章邯是政治考虑”,那项羽的政治水平真是不咋地,见第二条。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暗夜密使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80
编号 17890
注册 2004-9-17


发表于 2004-11-6 17:56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yaolei于2004-11-06, 15:01:11发表
就第二说点:
  有时候看问题看全局,不要以为后来刘邦当了皇帝就只有刘邦一个威胁。首先,用子婴,他投靠刘邦,还是章邯和刘邦死拼。哪个划算?再者子婴有关中支持,先杀来为秦复仇,又是哪个划算?
  还有找到出路也没有证据是秦人带的,是刘邦按计划暗度陈仓后章邯激战,不利后。再从别的路试着找到另外的路,把大军放出去,把章邯分割包围作到的定三秦。
  实际三秦战打的很激烈。包围着章邯,樊会还四处转战,还有其他将领在诸侯表中战功就是在关中凭叛,你说当时关中支持刘邦也没有多少历史依据吧?这还是在三秦另外两个投降的情况下。后来刘邦彭城战败后,萧何把老人未成年都送到了战场,可见关中的战斗到什么程度。
  要是不用章邯,刘邦再有关中兵力,项羽死的更早。

“首先,用子婴,他投靠刘邦,还是章邯和刘邦死拼。哪个划算?”
不杀子婴,子婴就一定会投靠刘邦,那看来项羽对自己还真没信心。章邯是和刘邦死拼么?他不投降刘邦可能有对项羽忠心的成分,但也肯定有不想再易其主的成分。阁下也说出另两个都投降,看来项羽可不是多会看人,分封的三个人忠不忠于自己要看概率,就跟掷筛子一样。封三秦王绝对是义气之举。不过再说回来,项羽要有战略眼光的话就应该不走,直接王关中。回到彭城就等于把称霸天下的地盘拱手让给刘邦。

“再者子婴有关中支持,先杀来为秦复仇,又是哪个划算?”
这时再杀子婴则名正言顺,还有最好就是要王关中。

“你说当时关中支持刘邦也没有多少历史依据吧?”
支持刘邦是相对于三秦王而言,当时关中百姓狠三秦王是肯定的,韩信对当时的情况肯定比你了解得多吧!

“要是不用章邯,刘邦再有关中兵力,项羽死的更早”
阁下也承认项羽斗不过刘邦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暗夜密使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80
编号 17890
注册 2004-9-17


发表于 2004-11-6 23:20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yaolei于2004-11-06, 22:30:15发表
只好在解释一便了,不要老是抠字眼。
一:我不是说子婴一定投靠刘邦,只是给子婴两种选择。而两种选择对项羽都不利。而章邯是走投无路,只有在政治上依靠项羽,项羽才用他。这里我一直认为对刘邦是大大的失误,但是用章邯并没有错,你要扶植一个听你的傀儡是扶植得人心的还是不得人心?
  至于另外两个投降也正常,项羽有优势的时候,一样又背叛刘邦,怎么没有人职责刘邦?就因为他最后胜利?

二:你认为子婴杀过来在杀他名正言顺,自己被损耗兵力换个名正言顺,换了谁也不会干。宋镶公仁义,后世反而嘲笑。陈余搞义兵不诈,后世又给了腐儒的称号。

三:关中百姓恨三秦王,也不见得支持刘邦。有子婴等王室必然是支持王室。

四:我一直认为项羽的政治手腕弱于刘邦。何况胜负因素有很多,项羽在自己优势的时候杀了刘邦,刘邦在厉害也不行。所以厉害也是相对环境。我不认为智谋决定主要。

讨论半天都有些脱离此帖的主题了:
一、杀了子婴而不王关中,硬要回彭城,是不是性格问题!当时最好的选择不是立谁为傀儡而是王关中;
二、那项羽为什么不在鸿门宴上动手杀刘邦,到头来把整个天下送给了刘邦;
三、当时还有王室么,恨三秦王又不帮刘邦,难道接着让这三秦王管着他们;
四、项羽的政治手腕确实不如刘邦,而且是远不如。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1 21:15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3521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