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关羽和孙吴
性别:男-离线 东海麋子仲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好贴 1
功绩 6
帖子 232
编号 17862
注册 2004-9-17




QUOTE:
原帖由arrowblue于2005-06-08, 17:01:23发表
大火来了,我灭了火,顺便就了一个自己没能力跑的人,难道对那个人没有恩?

赤壁之后,荆州作为战利品,理应按照功绩来分,刘备却先下手,抢夺胜利果实?还不无耻?荆州的大部分,按照战利品,本应就属于东吴的

孙权在赤壁后,和曹操在合肥的对峙,请楼主自己去看三国志和资治通鉴,写得很明白

什么叫做跨越荆州占有益州是东吴一相情愿的想法?从荆州到益州之间的江陵、夷陵这些地盘本来就是周瑜打下来的,借给了刘备,结果要通过这些地盘,刘备反而不让,假意给
刘璋求情,耍了一把东吴,换谁谁不愤怒?自然要拆散已经没用的政治婚姻了。刘备
如此耍东吴,东吴当然想带走阿斗来要回地盘了

要说无耻,刘备在三国中真是天下无敌。后来被陆逊一把大火,烧得如丧家之犬,

可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大家都是自救,就谁也不要说谁了。孙权救了刘备,刘备何尝不是救了孙权啊。那个赤壁破曹的叫孙刘联军,非是孙或者刘一人的功劳。如果孙能够单独对付曹,也不用鲁肃西结了。那么破曹后,无论是刘南取四郡,还是孙北攻江陵,都有自己的战略目的,荆州不错是战利品,可是战利品没有道理是东吴独得。刘也不是圣人,否则早就刘虞般挂了,也等不到赤壁。腿一万步说,即使刘让孙取四郡,孙能够如刘般取得那么顺利?也不见得罢?孙家和刘表世仇,估计名声在荆州不怎么好,遇到一些半正规军的抵抗是很正常的,加上周瑜的攻坚能力……  
因此上说,刘备取南荆四郡,怎么说也不算是忘恩负义,一方面乱世的潜规则,二一方面刘在赤壁也有功劳,三刘备轻松做来的事情,孙不一顶作的来,起码不一定同样轻松。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东海麋子仲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好贴 1
功绩 6
帖子 232
编号 17862
注册 2004-9-17




QUOTE:
原帖由arrowblue于2005-06-08, 19:04:04发表
这种说法完全是在和稀泥了,什么叫做都是自救,就不要提了?

诸葛亮自己说的:“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荆南四郡的防守能力有多强?

江陵被攻下以后,荆南四郡和北方的联系被割断,以东吴之力

夺取四个小城市难道还有难度?

周瑜的攻坚能力差吗?江陵城高楼深,曹仁亦非等闲之辈,所以才攻取了一年

曹操攻邺城,又何尝轻松的一鼓而下?

难道你认为荆南四郡也像江陵一样坚固?

无论是城市规模、坚固度和守将,难度根本不是同日而语

所以说,刘备是窃取了胜利果实

a兄,我这可不是和稀泥。以孙权自己之力,能够单独对付的了曹操?孙某人自己都不敢想,还有一班大臣在那里提议投降,张子布可是托孤老臣,仲父级人物,都是这样,就知道孙权的决心有多少了。苏轼说:“南士无心迎魏武”,恐怕是不确实。在这种情况下,孙权联合刘备,难道不是自救?
诸葛亮说:“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不错,可是说到联盟,还是最早出于鲁肃的主动吊丧,孙刘是唇亡齿寒,刘的处境要比孙差一些,可是孙也强不到哪里去,“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曹操对孙权说。
不错,周瑜有军队三万,可是刘备也有两万军队,周瑜传说瑜与刘备并立破曹,先主传和武纪则称备破曹操于赤壁,则刘备赤壁之役功劳不浅,何以说是窃取胜利果实?
荆南四郡确实是小城,可是刘表围自守的张羡于长沙一年有余,也没有打下;吕蒙打内外隔绝的郝普,如果不是使了骗人的计策,估计也不好拿下来,再得不到民心的情况下,呵呵,东吴拿荆南四郡,不是看不起他,还真是有点费事。
是,周瑜攻坚能力很强,强到集几乎所有的东吴名将挟赤壁大胜之威,围攻曹操撤退后留下的曹子孝,打了一年多,连带自己受伤,最后还是人家主动撤退。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东海麋子仲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好贴 1
功绩 6
帖子 232
编号 17862
注册 2004-9-17




QUOTE:
原帖由arrowblue于2005-06-08, 20:57:12发表

建议东海兄看看资治通鉴上,鲁肃出使之前和孙权说的话,是做了两手准备的,不一定费要和刘备联合

至于张昭,张昭打过什么硬仗?有多强的军事能力?军事判断有多准确?
在赤壁之战,张昭建议投降完全是个反面的错误决定

曹操真有80万吗?周瑜军事会议上的分析,“彼将中国人不过15,6万,且久已疲”

刘表围长沙一年,就能够说明东吴拿下来吃力?刘表的军事能力比周瑜如何?

吕蒙计取零陵的例子拿出来就更站不住脚了,吕蒙用这计的背景敢问东海兄看过没有?

是孙权要他立即回师帮助鲁肃,时间极短,所以吕蒙想出此计,在这种情况下都能拿下来,

那么在没有需要紧急回师的情况下,安心攻城,又需要多久?凭什么说拿下这四个小城困难?


曹仁为什么主动撤退?

“所杀者甚众,仁委城走”,还不是快守不住了

武帝纪里对曹操的失败进行掩饰,先主传里也吹嘘自己的功劳,没有提到周瑜,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呢?为什么蜀国几员大将的传里,都没有提到赤壁?很显然他们起的作用不值一提

刘备有两万人?可信性值得怀疑, 参见我回赵哪个云的帖子

看看资治通鉴对赤壁之战的记载,几乎没有刘备多大的事情

a兄,在下也有个建议,建议您最好是看三国志原文和裴注,至于资治通鉴,只不过是把三国志原文和裴注换了个记述方法而已,有的还不一定可靠。一句话,资治通鉴史二手资料,比不上三国志的学术价值。
鲁肃的两手准备,不用看资治通鉴也知道,可是结果是什么,孙刘结盟。这时候孙权出兵荆州,一没有当地势力支持,二未免准备不足,即使能够夺得一点土地,也不免被曹操收回去,自己的东吴能否保住,还是很大的问题。我举鲁肃的例子,是说孙刘联盟两方都需要,并非孙权是张扬一样要当雷锋。
张昭确实没表现出什么军事能力,可是此公是东吴仅次于孙权的二号人物,张昭的意见如此,可以想见动武主张投降的人并非少数。张昭的意见正确与否,我们在这里不好评论,倘若周瑜在赤壁失败,孙权败亡,那么张昭的意见说不定就会被历史书写成忠言了,呵呵,中国人总是以成败论英雄,这个也不奇怪。
兄言必称资治通鉴,岂不知这个“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是曹操写给孙权的信?  我并不是说曹操真个有八十万众,而是说曹操向孙权宣战了。
在荆南这块地盘上作战,我真的不认为周瑜要比刘表高明多少,因为军事能力不是一个数字能够来测量的,也没有一个定性,况且刘表不是孤身一人,谋士还是不少的。兄把周瑜祭起来,说:“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可惜周瑜不是万能的,事实不是玩游戏。
吕蒙取零陵,郝普不是内外隔绝?以下是邓玄之的一段说辞。如果不是内外隔绝,这种说辞如何瞒得郝普?至于郝普有多少人,看看后来廖立的武陵就知道了。
郝子太闻世间有忠义事,亦欲为之,而不知时也。左将军在汉中,为夏侯渊所围。关羽在南郡,今至尊身自临之。近者破樊本屯,救酃,逆为孙规所破。此皆目前之事,君所亲见也。彼方首尾倒悬,救死不给,岂有馀力复营此哉?今吾士卒精锐,人思致命,至尊遣兵,相继於道。今子太以旦夕之命,待不可望之救,犹牛蹄中鱼,冀赖江汉,其不可恃亦明矣。若子太必能一士卒之心,保孤城之守,尚能稽延旦夕,以待所归者,可也。今吾计力度虑,而以攻此,曾不移日,而城必破,城破之后,身死何益於事,而令百岁老母,戴白受诛,岂不痛哉?度此家不得外问,谓援可恃,故至於此耳。君可见之,为陈祸福。
安心攻城?荆南四郡可不只是城的问题,孙氏在荆州夙无恩信,荆南地区少数民族杂居,形势复杂,只是攻城的问题?玩游戏?
所杀者甚众当然是一个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曹操想放弃江陵吧?江陵在曹操退军后已经成为深入敌方的孤城一座,所以不发救兵,主动放弃。周瑜以一年多的时间打下了一座曹操打算放弃的城,有什么值得骄傲的?还是那句话,有了周瑜就“姜太公在此”了,显然这种想法不正确。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东海麋子仲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好贴 1
功绩 6
帖子 232
编号 17862
注册 2004-9-17




QUOTE:
原帖由arrowblue于2005-06-08, 21:48:59发表
东海兄,

我说鲁肃有两手准备,是说明即使刘备不合作,鲁肃也认为己方不用害怕曹操,不一定非要联合刘备不可。当然,去的结果是拿到了更好的那一张牌,双方同盟了,但这不等于不同盟鲁肃就不敢支持孙权和曹操打,所以说不上刘备救了孙权。

张昭虽然有能力,但军事水平不敢恭维,事后证明,他的判断是错的。其实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曹操的胜利可能性不大,无论周瑜,诸葛,还是贾诩,都认为曹操攻击东吴是不明智的举动。虽然他主降,但是主战派也不是少数啊。军方最有发言权的周瑜,鲁肃都是要战啊。


我知道“水军80万”是曹操写给孙权的信啊,但实际上根本没那么多,曹操想吓住孙权,
但是不是被周瑜的分析给破解了吗?


兄认为周瑜不比刘表在荆州本土上作战高明多少,我没活说,反正也没直接交手过,但从两人的军事能力和战绩看,前者显然高明,何况江东军还曾击破了江夏。

吕蒙计取郝普,兄说了一大段想说什么?我觉得在那种情况下,能攻下城,在曹操逃走以后,江陵也被攻陷,东吴要夺四郡并非难事,那时候四郡有没有被隔绝?而吕蒙又无后顾之忧

曹操想放弃江陵,是曹仁在坚守了一段以后觉得困难,经曹操同意放弃的,并不是曹操主动想放弃,要清楚这个顺序,否则不用和周瑜打了,直接撤退就行了。赤壁新败,曹操发兵困难,若再度南征,有些吃力,所以没有派救兵。江陵的地理位置其实并不算孤城深入,事实上是块军事要地,但是在夷陵落入东吴手中,刘备又要去抄江陵的后路(他没完成),很难防守了,曹仁才放弃的

a兄好:
即使刘备不合作,鲁肃也认为己方不用怕曹操,可是真的不用怕吗?。
江表传:曹公与权书曰:“近者奉辞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於吴。”权得书以示群臣,莫不乡震失色。
孙权传:是时曹公新得表众,形势甚盛,诸议者皆望风畏惧,多劝权迎之。
苏轼诗曰:南士无心迎魏武,东风有意便周郎。只说对了一半,应该是:南士有心迎魏武,东风无意便周郎。  只剩下周鲁几个冒险家主战,而且得到了天时的无心帮助。如果没有刘备这个盟友,孙权自己也不一定有信心哈。
再说具体作战:几个传记都说是孙刘联合作战,难道不是孙救刘,刘亦救孙?不要拿对赵哪个云兄的那套说辞来驳我,那套说辞的个人主观色彩浓厚,随意取舍史料,拿资治通鉴的二手资料反驳三国志的一手资料,是根本说不过去的。
军方有发言权的周瑜,不知道有没有张子布在江东的威信高?江东群臣都主张投降,主战的不过周鲁二人而已,判断正确错误都是次要的,关键是人心。

曹操的八十万水军,本身就是号称啊,没人说他是真的。我只不过是说曹操向孙权宣战了而已。
显然高明?  孔融给曹操写信说:“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曹操问出自何典,孔融曰:“想当然耳。”  显然怎样是不行的。江东军击破黄祖,黄祖老耄昏庸,尚要东吴全力攻打,东吴比刘表强多少,就不言而喻了。
吕蒙计取郝普,俺是想说,攻取荆南四郡也不是甚容易的事情,刘备容易办到的,换了孙权方面,也不一定容易,这样兄也不必替孙权围江陵打抱不平了——谁叫他没本事捏?
曹操不派援兵,也不叫放弃?周郎攻没有援军的江陵,和攻一座孤城有什么分别?最后还让曹仁从容退走,可不是攻坚能力不强?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2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9-1 16:28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7039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