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战国四名将可以排座序吗?, 各抒己见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09-8-13 11:5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无论搞什么排名,都要有统一的标准,如果各人的标准不同,那就没什么好讨论的。

孙子说“夫将者国之辅也”,我个人认为给军事家搞排名,标准不是看他们多么能打,而是看他们对于国家做出贡献的高低。

白起为秦国统一打下了基础,最后完成统一的是王翦,从这方面来说两个人的贡献差不多,但是白起最后撂挑子,害己害国,而王翦则没有,对比就很明显了。

赵国没有了廉颇照样混,没了李牧就完蛋了,那么就是李牧在前,廉颇在后。

保护自己当然要比消灭敌人重要,所以就是李牧、王翦、白起、廉颇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09-8-13 21:4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要论战果,白起强过王翦的地方,大概也就是杀人数量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09-8-14 11:2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大多数人 于 2009-8-14 08:53 发表
白起都是以强攻弱么?
王乃使应侯往见武安君,责之曰:「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君前率数万之众入楚,拔鄢郢,焚其庙,东至境陵,楚人震恐,东徙而不敢西向。韩、魏相率兴兵甚众,君所将之不能半之,而与战之 ...

这段话只能说明白起不愿去打他认为打不赢的仗,表面上看上去他很有道理,但是整个事情的前提是秦王已经铁了心要打,在劝阻无效的情况下,他如果真是为秦国考虑,真是为士卒考虑,那就算打不赢,他也应该去。就算最后输了,秦国的损失,士卒的伤亡怎么着也要比其他人指挥更少吧?他说到底不过是爱惜自己的名声罢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09-8-14 12:4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大多数人 于 2009-8-14 11:55 发表

“秦王已经铁了心要打”是事后诸葛亮。白起怎么知道“秦王已经铁了心要打”?

为秦国考虑,最好的决策就是不打。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不是什么好办法。

他之前已经劝阻过了,后来秦王都已经放出“强为”那种话来了,还不能表明秦王的态度么?

再不是什么好办法总比现实的结局强。

而且,白起原来的主张是乘长平之战的余威一举灭赵,他不是不想灭赵,只是他后来认为时机错过了,但是他认为的好时机真的就是那么好么?
我看未必,两次机会之间最大的差别只是赵国的抵抗能力强弱而已,可长平之战后秦国的主要威胁就不是来自赵国了,即使当时能一举灭赵,秦国一样要面对诸侯的反扑,如果白起觉得他率领一支已经是伤亡惨重疲惫不堪的秦军照样能够击败诸侯联军,那么他应该更有能力率领一支整顿完善的秦军,采用围点打援的战术面对诸侯联军。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09-8-16 21:0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黑传说 于 2009-8-16 18:51 发表

邯郸之围可不是围点打援哦,是打了"两年",运动战高手一般都不会去强攻一个据点这么长时间的。比如他攻楚原都城,但邯郸形势不一样,因为赵也就剩这么个点了,全民誓死力保,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而 ...

不太明白你想说明什么?是说当时不具备围点打援的条件吗?你自己也说赵国就这么个点了,那诸侯联军必然要来,没什么要调动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09-8-17 17:0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黑传说 于 2009-8-17 14:32 发表

就是缺少了围点打援的条件。只剩下强攻或者攻心这种战术了。

请问你认为围点打援需要什么必要条件呢?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09-8-18 12:4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黑传说 于 2009-8-18 12:41 发表

35楼已经回答。

诸侯的援军和赵国的邯郸,哪个是目的?邯郸也,调出邯郸守军才是要义。

最后打败秦军的是诸侯联军,在史料中我也找不到赵军发挥过什么决定性的作用,或者你认为打下了邯郸,诸侯联军就会自动退兵?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09-8-18 14:2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黑传说 于 2009-8-18 14:06 发表

打下邯郸,邯郸和周边地区就变成秦新的堡垒,到时都是客场作战,而拥有地利的秦军会更有优势。
联军能起作用也是因为秦军攻邯郸屡次失利,锐气喪尽才有机会做到内外夹击,让秦军迅速崩溃。

第一,白起好像不认为周边地区能变成秦新的堡垒,他认为周围已经毫无利用价值了。
第二,邯郸就算打下来,也不会成为秦新的堡垒,秦军和赵人不共戴天,难道把邯郸所有的赵人都赶走后再守城?
第三,你说内外夹击,那请问赵军投入了多少兵力?取得了什么战果?联军又有多少兵力,又取得了什么战果?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09-8-18 17:4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黑传说 于 2009-8-18 17:09 发表
第一、打下邯郸,可以避免两线作战
第二,打下邯郸,可以有更大的余地来选择战场,而不是被内外逼在某个特定的战场

打不下邯郸也不存在两线作战,联军要解邯郸之围必来邯郸,不存在第二线。
你有更大的余地选择战场,人家也可以选择不来。逼这个词用的真是奇妙,是赵军逼秦军围攻邯郸的吗?或是诸侯联军逼的?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2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9-3 10:42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3984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