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关于汉武帝讨伐匈奴的代价讨论, 个人见解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07-7-12 11:5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楼主所谓的代价就是“在近30年的战争耗损后,这次决战是抽空了全国几乎一半以上的青年人.最后虽然给予了匈奴毁灭性的打击,但是却是胜得如此惨烈,败得如此悲壮.回来的半数左右,而且大多断手断脚.中国的人口繁衍能力和生产能力大大减弱.那是一百年也恢复不过来的.”
      
       我一直没能下到葛剑雄的中国人口史汉代部分,只有王育民的,但是王关于秦汉交替时的初始数据数据被葛批过了,所以到现在我也不能肯定汉武帝时期中国的人口变化情况,楼主能言之凿凿地给出上面的结论想必是对此是非常清楚的了,还请指教一下一下数据,汉武帝初年人口多少,汉匈战争全面爆发时人口多少?到武帝末年时又是多少?以及到宣帝时是多少?西汉末年时又是多少?

      王的数据,汉武帝初年是3600万,末年是3200万,他认为所谓“户口减半”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因为汉平帝元始年间的人口是5959万,如果真是“户口减半”,那么从1800万涨到近6000万,在大概90年的时间里年平均增长率1.3%,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西汉从立国到汉武帝初年的增长率只有1%.

       还有汉武帝并没有给予了匈奴毁灭性的打击,他最后一次对匈奴作战可是以惨败而告终,真正给匈奴毁灭性打击的要到汉宣帝时,本始3年动用16万骑兵远征匈奴,这次远征虽然没能杀多少匈奴人,但是对匈奴的经济打击是致命的,匈奴直接损失的牲畜就高达80多万,间接损失的那就无法统计了.所谓"然匈奴民众死伤而去者,及畜产远移死亡不可胜数。"然后"其冬,单于自将万骑击乌孙,颇得老弱,欲还。会天大雨雪,一日深丈余,人民畜产冻死,还者不能什一。于是丁令乘弱攻其北,乌桓入其东,乌孙击其西。凡三国所杀数万级,马数万匹,牛、羊甚众。又重以饿死,人民死者什三,畜产什五,匈奴大虚弱,诸国羁属者皆瓦解,攻盗不能理。其后汉出三千余骑,为三道,并入匈奴,捕虏得数千人还。匈奴终不敢取当,兹欲乡和亲,而边境少事矣。"

      显然到汉宣帝本始3年那会,汉朝的国力已经恢复的不错了,不然又怎么能够出动16万骑兵呢?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07-7-12 14:1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刚才终于下到了葛剑雄的中国人口史汉代部分,补充一点数据,首先他也认为汉武帝初年是3600万,末年是3200万,其次他给出了汉宣帝初年的人口是4000万

       不打击匈奴是不可能的,因为和亲并不能保证边疆的平稳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07-7-13 15:3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jubel 于 2007-7-13 15:22 发表
打是肯定的。历朝的历史证明武力是必须的。但是武帝的做法还是值得商榷。一是用人,用卫,霍我们说他有魄力,但是怎么评价使用李广利这样的人呢?不能否认,武帝晚年和大多数名君一样,是犯了不少错误的,而这些 ...

确实,武帝的做法很值得商榷,不过在用人方面很难说他用李广利不对,霍去病早死,卫青前106年也死了,之后他除了李广利还能用谁?用赵破奴?这个人好像也不堪大任.找不到合适的.
反过来看李广利,他确实打过几次败仗,但是第一我们可以认为是他没经验,后来他能和10万匈奴大军打成平手已经很不容易.卫霍也没有和10万匈奴大军打过.最后一次失败的责任还是汉武帝居多.如果戾太子的位子牢固,李广利也很难去和刘屈ao搞名堂,他也不至于事情败露不敢回朝,想要博个大功才回去.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07-7-13 20:2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当然不是没有可能,但是,他又怎么能知道那么多中层军官哪个更优秀呢,能不能达到卫霍的那种水平呢?跟随他们两作战的那些部将也好,校尉也好,始终都没有特别突出的表现,这让汉武帝怎么选?

汉武帝是任人唯亲,可他也有他的选法,当初4将领兵出征,只有卫占了便宜,霍也是得了军功以后才被提拔上来的.这些人的能力都是得到印证的.
而他也给了其他人机会,比如赵破奴,比如李陵,只不过他们由于种种原因没能把握住

[ 本帖最后由 XM8 于 2007-7-13 20:25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07-7-15 16:1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jubel 于 2007-7-15 00:43 发表
这就涉及到另一个值得好好探讨的问题:如何选将。我读的史料不多,不知道当初武帝有没有和卫青讨论过将领。不过话又说回来,李广似乎是从底层上来的典范,但是水平的确不如卫青这样的空降的。我觉得卫青的第一仗 ...

他第一仗要是遇到匈奴主力当然也是要败,可他没有遇到,其他人都怕遇到匈奴主力时他遇不到,后来其他人都想遇到匈奴单于主力的时候,就他能遇到.要么是他运气好,要么是他的情报好,打仗靠运气并不是什么丢脸的事.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5 00:19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0913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