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明朝和清朝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09-8-30 09:0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从LS写的比较就可以看出这种比较,受个人的主观影响太大,同时54各个时期内外环境区别,其最大的意义恐怕也就是可以了解一下各人对各朝的看法,能不能对自己的历史认识起到取长补短的作用,还要看各人的修养。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09-8-30 18:0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有兴趣可以去看世界经济千年史,所谓中国古代“GDP”多少多少基本都是出自此书。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09-8-30 22:0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按照明代出现所谓“资本主义萌芽”的评判标准,应该同时可以判定唐代就已经出现了,如果换一个标准,甚至可以认为周代就已经出现了
其实这个说法在学术界已经被废弃了,只不过很多人不关心,要用的时候记得原来教科书里有,所以就搬出来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09-8-30 22:0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花竹里 于 2009-8-30 22:02 发表


————————————————————————————————————————————————————————————

  康乾盛世虽然人口数倍于明朝,然而铁和布匹这两项指标性的工业产品总产 ...

你能提供一下康乾盛世时清朝的布铁产量是多少,明末又是多少吗?

PS:你说6%指的是工业产量,不是GDP,证据呢?明朝40%的证据又在哪里?

[ 本帖最后由 XM8 于 2009-8-30 22:09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09-8-30 22:3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初中里的社会分段学说还是几十年前的研究成果,现在再去看政治经济学,就不是这么说了,一般都说这种理论只适用于欧洲,不能套用在中国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09-8-31 20:4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我想大家都知道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主体模式是自给自足式,而GDP中有很重要的一条“GD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家务劳动、自给自足生产等非市场活动不计入GDP中。”

可能在万历年间,西方经济总量中的市场活动部分比例还不是那么大,大家都是人口结合粮食产量来估算GDP,但是到了嘉道年间,情况就完全不同了,西方已经可以用近代经济数据来推算当时的GDP,而清朝还是只能估算这个不能算GDP的GDP,用这样两组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进行比较有意义吗?

PS:黑德拉的那个明朝人口数据根本就是一个笑话,谁都不知道它是怎么来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09-8-31 20:5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葛剑雄研究人口问题有一杆尺,那就是人均年增长率,通过分析具体数字,可以知道,中国古代即使是太平盛世,人均年增长率大概最高也就是1%左右,正常大概0.5%,这样如果能找到一个比较可靠的年份,那么很容易就能知道以后若干年的人口上限是多少。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09-8-31 20:5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恨地无环 于 2009-8-31 20:50 发表
这不是我的看法,我只是在看您提供的数据。人口低估了,人均GDP不就是高估了么?

angus  maddison的研究方法是先估算人均GDP,再根据人口计算总量,跟我们现在正好相反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09-9-11 10:3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悼红狐 于 2009-9-11 10:28 发表

土木堡巨大的优势?被一个死太监忽悠着去,没部署没规划,这叫优势?光人多就是优势了?那几十年后武宗大败蒙古怎么说?

海盗,你真以为倭寇只是王直这些“中国人”堵截商路?还混杂了部分日本人。倭寇的首 ...

你能提供王直不算什么东西的证据吗?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09-9-11 11:3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悼红狐 于 2009-9-11 11:20 发表

具体得找书去,大内氏垮台后,倭寇才越来越放肆,但从王直到萧显都只不过雇佣一点日本大老板的武士干点抢掠的勾当,萧显见了一个日本船主都客气得不得了,点头哈腰的,你觉得王直能硬到哪里去?
王直的幕后大 ...

那你就要找书啊,再找找萧显和王直是什么关系。

PS:用一个人的表现来推测另一个人的表现,进而推出另一个人的地位,没什么道理啊

[ 本帖最后由 XM8 于 2009-9-11 11:42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09-9-11 11:4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悼红狐 于 2009-9-11 11:41 发表

萧显?王直一直很忌惮的另一个海盗头头。“多谋善战,王直亦惮而让”

就是这个让王直“惮而让”的萧显,见了日本大老板照样下跪磕头

萧显的实力和王直类似吗?萧显的为人和王直类似吗?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09-9-11 11:5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悼红狐 于 2009-9-11 11:47 发表

这妨碍王直不过是日本人的走狗和雇佣军这个事实么?
王直被明政府打得逃窜的时候,不也只能乖乖回到日本去散财找大老板寻求庇荫么?
王直算什么东西?不过就是一个勾结日寇,侵扰母国,甘心做日本人驱使的汉 ...

你先证明“王直不过是日本人的走狗和雇佣军这个事实”,然后再来谈其他的吧。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1 11:41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1057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