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北宋和辽的战争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06-12-22 21:3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悼红狐 于 2006-12-22 21:26 发表

要打也是薛延陀打的和他们自家人内战,唐朝做的就是清理一下战场,顺便收编几个打的到处乱窜的头领
由于突厥的自身衰败让唐朝边疆紧张一度缓解,这算哪门子的“功绩”?
大唐朝既然所向披靡,击破东突厥灭了 ...

其他就不谈了,698年离630年也叫没几年,看来你的概念和常人颇为不同啊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06-12-22 21:3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悼红狐 于 2006-12-22 21:35 发表

黑社会内斗损伤分崩,你非说这是警察行动的“大功绩”
兄弟我怎么敢跟你比概念

你总喜欢用丝毫没有可比性的事情东拉西扯,这么讨论问题就没意思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06-12-22 21:5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悼红狐 于 2006-12-22 21:51 发表
"先是,延陀击沙钵罗及阿史那社尔等,以步战而胜。及其将来寇也,先讲武于国中,教习步战;每五人,以一人经习战阵者使执马,而四人前战;克胜即授马以追奔,失应接罪至于死,没其家口,以赏战人,至是遂行 ...

你不会不知道那会突厥听唐朝号令,阿史那社尔是唐军将领吧?

你为什么回避了《通鉴》前面那段大度设南下的总兵力记载呢?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06-12-22 22:0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悼红狐 于 2006-12-22 21:53 发表

怎么没有可比性?难道突厥内斗衰弱不是事实?唐朝捡了突厥内斗的麦子,标榜说击败突厥,难道不是无耻?

是不是事实,是不是无耻与两件内容完全不同,性质也完全不同的事有没有可比性没有什么关系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06-12-22 22:1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悼红狐 于 2006-12-22 22:11 发表

草原联盟20w,可多数只有简易皮甲甚至连甲都没有,薛本部不过六七万。这些都不论,问题是其他的部落可没和薛延陀一起南下,薛延陀的主力也还在夷男手上抓着呢,算起来战斗人员也就3万,还带了一大批家属老弱: ...

“其他的部落可没和薛延陀一起南下”,“还带了一大批家属老弱”是哪里记载的啊?

大度设“陈亘十里”你看到了吧?1米站1骑,站十里能站多少骑?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06-12-22 23:5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悼红狐 于 2006-12-22 23:48 发表

建议你去看看段连勤的<<隋唐时期的薛延陀>>

你的意思是:段连勤说“其他的部落可没和薛延陀一起南下”以及“还带了一大批家属老弱”了?他又凭什么这么说呢?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06-12-23 00:2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悼红狐 于 2006-12-23 00:14 发表

拖家带口是很多学者的观点了,实际上史料中也能佐证“追之累月,至诺真水,大度设知不脱,乃互十里而陈兵。”(旧唐书·卷二百一十二)要是三万骑兵,追啥啊

新旧唐书,通鉴,元龟都没有记载拖家带口,我不知道这些学者的观点从何而来,而且大军南下更没道理"拖家带口"

骑兵就追不上了?3万骑兵的行军速度必然慢于3000人的骑兵部队,更何况旧唐书里可是8万而不是3万

PS:如果你不能提供史料说明"拖家带口"的问题,我看就到此打住吧

[ 本帖最后由 XM8 于 2006-12-23 00:28 编辑 ]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4 21:05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5604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