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惭愧!读史未熟,有一处不懂,请教大家。, 刘繇用太史慈,为什么怕许子将笑话?
性别:男-离线 slq321

淮陵侯光禄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护军
好贴 2
功绩 443
帖子 484
编号 17687
注册 2004-9-14


发表于 2005-6-2 10:0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有人建议刘繇任命太史慈为大将,拒战孙策。但是刘繇说:“如果我用子义为大将军,许子将会笑话我的。”许子将是谁?原来在东汉末年,流行一种现象,就是一些自以为名士的学者把世上一些出名的人罗列出来,进行排名,每个月进行一次,称之为“月旦评”——这个类似于现在娱乐界的什么音乐金曲排行榜。许劭(字子将)就是一个专门议论天下名士的预言家。他也曾评议过曹操,说曹孟德是“乱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现在刘繇这么说,表示他看不起太史慈,因为他没有听过许子将对太史慈的评议。
  
  看看啊,太史慈也太不走运了,前面的孔融如此看重他,他却没有留下来,可能他认为老乡更好吧,但是他的老乡就是没有重用他!
  
  刘繇只是叫他去执行巡逻任务。太史慈带着几个骑兵,在曲阿城外巡来巡去,刘繇也太过大材小用了吧。
  
  我们又想起一件事了,就是太史慈在都昌突围向平原相刘备求救的时候,刘备也没有看重这位将士,真是失之交臂了。
  
  这天,太史慈也像往常那样,自己一个人骑着马去巡逻敌情,走着走着,就来到了神亭这个地方。
  
  也该发生事情了,突然之间,太史慈劈脸就遇到孙策!
  
  孙策当时带着十三个人,这些人不是一般的士兵,而是孙坚当年留下来的勇将韩当、黄盖等人!个个都是勇士啊!但是,太史慈不认识这些人,他就只认识孙策,于是——《三国演义》里有精彩的描写,与史书上的记载无二——孙策一枪刺中太史慈的坐骑,并且紧紧抓住太史慈背后的手戟——各位看官,罗贯中也不是全部说慌啊,太史慈就使用这种武器的——太史慈呢,他抢了孙策的头盔!一如《三国演义》所说。
  
  韩当、黄盖等人纷纷赶到,刘繇的军队也赶来,于是双方也就罢休了。
  
  只是,即便如此,刘繇也是没有看重太史慈!很是和甘宁一样的命运啊。
  太史慈是个神射手,百发百中,这是史书上确有记载的。他曾经跟从孙策征讨麻保山贼,贼人在军营里沿着城楼边走边骂,并且用手扶着城楼的柱子,实在太可恶了,太史慈弯弓搭箭,一箭射去,正好射中那只手,并且把手紧紧地钉在柱子上!好箭法!营外万人无不拍掌叫好!曹操听到他的名声后,立即写了封信(他是想招为己用啊),然后,用竹箱子装着,派人送给太史慈,但是道路不通,使者只好又把箱子带回去了。
  
  自古英雄多薄命,想不到孙策被人暗杀,也和他的父亲孙坚一样,死于箭下!孙权统事,以太史慈能抵制刘磐,于是把江东以南的军事委托于他来办理。
  
  建安十一年(即206年),太史慈卒。关于他的死,《三国演义》安排了一场战事,赤壁之战后,孙权率众攻合肥。太史慈命下人戈定潜入城中,伺机作反,与城外吴兵相呼应。但是,守将张辽平定城内作乱的戈定后,决定将计就计,将城门打开,诱吴兵上当。太史慈以为戈定得手,挺枪纵马而入。城中万箭齐发,太史慈措手不及,已中数箭!吴兵将其救回后,伤重而死!
  
  一代神箭手,毕竟箭下亡,呜呼!
  
  不过,这是虚假的,为何?很简单,太史慈死于建安十一年,即公元206年,那时候,赤壁之战还没有开始呢!赤壁之战发生在建安十三年,亦即公元208年。而《三国演义》上说的孙权攻合肥是发生在赤壁战后,那时侯,太史慈已经去世了。所以,我们不要以为这员大将死得很惨,其实,他是正常死亡。
  
  卒年四十一。
  
  太史慈临终时说了句名言壮语,相信《三国演义》就是根据这句话安排了上面的一场战事的,他说:“丈夫生世,当带七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今所志未从,奈何而死乎!”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9-1 19:00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9648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