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关于新史学理论的初步研究
性别:男-离线 王佐之才

太中大夫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军师将军
好贴 3
功绩 178
帖子 906
编号 17624
注册 2004-9-13


发表于 2006-4-4 20:3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这篇文章在观点很不错,差点让我忽略了,罪过罪过,先加个推荐。

许多观点都与我不谋而合,尤其是作者说的“知古、治今、预测”““吸收中外合理理论,探讨要包含其他学科,同时知古鉴今、经世致用、分析预测也是一体化的,不可分割的。要用宽广、博深的视野来综合分析。”等等观点,颇得治史之精要。

现在中国史学界,尤其是对历史重大问题的研究,显得非常的苍白无力。许多观点都是套用前人的观点,一些历史学家只会寻章摘句,对政治、军事、经济、战略一窍不通,一写文章就是考据癖,堆砌理论,八股文一般,书呆子气十足,虽然是洋洋万言,但真知灼见甚少。

“浮华去而真儒出”做学问的,不去研究真问题,没有真知灼见,只懂迎合,只会翻案,不是无能,必是投机。

[ 本帖最后由 王佐之才 于 2006-4-4 20:41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王佐之才

太中大夫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军师将军
好贴 3
功绩 178
帖子 906
编号 17624
注册 2004-9-13


发表于 2006-4-4 22:0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哈哈,这句话确实有些拔高了,培养爱国主义还可以,似乎还解决不了先进性的问题。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王佐之才

太中大夫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军师将军
好贴 3
功绩 178
帖子 906
编号 17624
注册 2004-9-13


发表于 2006-4-4 22:4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这篇文章也不完全是套话,还是有一些观点的,最起码提供了一种思路,但是只可惜,作为初步研究在观点上点到为止,没有完全展开。至于史学的古今对比,中西对比,我想作者恐怕也不想在这篇短文中有所表达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王佐之才

太中大夫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军师将军
好贴 3
功绩 178
帖子 906
编号 17624
注册 2004-9-13


发表于 2006-4-4 23:0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寄奴 于 2006-4-4 22:43 发表
说实话,了无新意,且某些言语可憎。
此文加推荐,有滥用权力之嫌。

我自己的文章我是不推荐的,但是别人的原创文章只要有可取之处,我就可以加推荐,一视同仁的说,对任何人都一样。

[ 本帖最后由 王佐之才 于 2006-4-4 23:02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王佐之才

太中大夫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军师将军
好贴 3
功绩 178
帖子 906
编号 17624
注册 2004-9-13


发表于 2006-4-4 23:2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历史学应该提供经验论,既要尊重历史,不能杜撰历史,但是也不能只钻进故纸堆中,还是应该有更为广阔的眼光去审视历史。历史与现实并不是完全割裂的,本身就是一种传统与继承的关系。

以史为鉴,古为今用,涉及到一个治学方向的不同,没必要划一个统一的框框。史实派与史见派就如同宋学与汉学一样,属于学术方向之争,争了许多年了,也没有一个结果。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王佐之才

太中大夫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军师将军
好贴 3
功绩 178
帖子 906
编号 17624
注册 2004-9-13


发表于 2006-4-4 23:5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当然不能完全鼓励政治挂帅了,但是一部二十四史,一半是帝王将相的政治史。
涉及到人文、社会、经济、确实是个弱项。

你比如说马植杰的《三国史》就是以政治军事为主线,以经济、民族、制度作为辅线。这属于一种比较传统的治史方式。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王佐之才

太中大夫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军师将军
好贴 3
功绩 178
帖子 906
编号 17624
注册 2004-9-13


发表于 2006-4-5 00:2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crayfish 于 2006-4-4 23:52 发表
魔镜磨镜我爱你......
帝王轮流做,“今”日到我家...,可惜古代这面镜子也只好变成了魔镜。

真的仅仅是治学方向上的不同么?

史实本该是史见的基础,在拥有全部(一种理想状态下的)史实的情况下再针对结合 ...

你说的这属于御用史学和影射史学,他们所发的史见多半是为了学术投机或者是服务于现实政治。其实这种治学风格,我是很不赞成的,史见应该建立在史实的基础上,就事论事就可以了,没必要非要很牵强的联系现实。但是这种学风,一直以来也很盛行。甚至于有许多著名学者,或多或少,也有这种倾向。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王佐之才

太中大夫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军师将军
好贴 3
功绩 178
帖子 906
编号 17624
注册 2004-9-13


发表于 2006-4-5 00:3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恨地无环 于 2006-4-5 00:11 发表
3、        真实性:敢于说出事实真相,大胆怀凝。不能畏惧新闻出版的限制,不能成为统治的御用理论。它应该独立的,不受其他学科、权利的干涉。比如现在的一些无耻文人在谈中日问题说当年侵华 ...

史迁不是不关注现实,而是太关注现实了,所以才挨了一刀。还有太史公写的涉及武帝一朝的历史,看起来就像是时事评论吗。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王佐之才

太中大夫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军师将军
好贴 3
功绩 178
帖子 906
编号 17624
注册 2004-9-13


发表于 2006-4-5 01:4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这篇文章既然有这莫多人反对,那就不要加荐好了,在讨论下去也没有意义,反而有争吵的可能。宁气息人嘛。暂时锁了。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0 11:21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1232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