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子午谷之计”与”偷渡阴平”之计的不同
性别:未知-离线 得意孔明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0
帖子 1007
编号 176
注册 2003-8-27


发表于 2003-12-5 16:2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子午谷之计”可能要面对的问题:
1、补给线长,当时的蜀军怕抵不住这种癫疲,即使抵得住,也已是”强弩之末”了。
2、绝不能泄露其计的情报。
3、若敵不逃走,蜀军会很不利。

----------------------------------------------------------

“偷渡阴平”可能要面对的问题
1、补给线长,当时的魏军怕抵不住这种癫疲,即使抵得住,也已是”强弩之末”了。
2、绝不能泄露其计的情报。
3、若敵不逃走,魏军会很不利。

----------------------------------------------------------

1、双方计谋中双方军队的会合时间
a、魏延在其计中说他要在十日中到长安,孔明则要在二十天左右会合魏延。
b、邓艾提出其计时,大军已集合,并且已有钟会进攻姜维等蜀军主力,当时姜维和邓艾及其目的地还有一段距离,很难救援,而且那时姜维正在严守钟会等人。
一方是迟些会合,另一方则早已配合好,双方计谋的配合程度不同。
2、双方提出其计时双方的政局
a、魏延提出其计时,虽然魏明帝刚上位,但当时魏根基稳定,国力強大,人才鼎,而且有曹真、司马懿、陈群和曹休等人扶持。
b、邓艾提出其计时,蜀汉政局不稳,黃皓乱政,姜维在外,蜀汉亦只剩很少人才。
一方国力強大,一方实力疲弱,不能作比。
3、双方目标守将投降的可能性及援军
a、据<魏略>记载,夏侯楙只是”性无武略”,而他”怯而无谋”只是魏延说的,其根据是夏侯楙是魏的主婿,魏延视为的”怯”是什么?!大概"谨慎"是其中之一吧?!再者,即使夏侯楙真是乘船逃走,附近还有魏国”都督中外诸军事,假节钺”的曹真、领魏国雍州刺史的郭淮、魏左将军张郃,他们绝对有能力反攻,街亭之战中,他们反攻的速度何其之快,而且还有魏的中央军。
b、承接2b一点,蜀汉政局如此不稳,马邈投降不奇,而且姜维、廖化等人亦不在附近,蜀军唯有严守,而地方军又少援军。
4、邓艾用其计时,蜀军已进退两难,而魏延提出其计时,却不是如此,而且魏延提出了严格的时间条件。
双方情况不同,不能作比。

总结:综合以上诸点,“子午谷之计”与”偷渡阴平”之计不能作比。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得意孔明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0
帖子 1007
编号 176
注册 2003-8-27


发表于 2003-12-6 11:5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三国观潮于2003-12-06, 11:23:52发表
也应看到两者目的不同:邓艾志在克蜀,魏延有通过子午一击灭魏之意向乎?

这又把楼主提出的许多差异拉平了。

兄台,我不是想比目的 。。。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2 14:04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1041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