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各朝开国初期的文化清洗(无一不是民族的悲剧)
性别:未知-离线 dongchengtiger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69
编号 171333
注册 2007-6-5


发表于 2010-4-28 15:00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各朝开国初期的文化清洗(无一不是民族的悲剧)

各朝开国初期的文化清洗:秦朝焚书坑儒、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隋唐对士子的出路限于科举、宋代虽然说尊重士人,重文轻武,但新旧党争此起彼落充斥大宋一朝,文士并不得志,难展抱负、明初朱元璋贬低孟子和朱棣对名儒方孝孺十族连诛、清初文字狱和共和国的文化大革命。(无一不是民族的悲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dongchengtiger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69
编号 171333
注册 2007-6-5


发表于 2010-4-29 14:35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我列举的各朝文化清洗,我以为已是“成见”,想不到还有这么多不同的意见

我列举的各朝文化清洗,我以为已是“成见”,想不到还有这么多不同的意见,引起大家争论,这是一件高兴的事,治史与治学一样,允许各种观点存疑,谁也不敢确定自己的一家之言为是,唯有努力证明之。为此,我再重申一下个人的观点:
关于各朝文化清洗,毋庸讳言,古已有之,只是这些大朝更甚,影响更大更深远,我们不必为歌颂而歌颂,为贬誉而贬誉,虽然真相可能永远无日无知,惟在旧纸堆中寻觅一二,发思古之幽情,希明史之鉴,寄寓今天而已,大家都知道的,往者不可追,来者之可鉴。
个人意见:
秦朝焚书坑儒之暴政,不必争,也不愿争;
    汉朝罢黜百家,难道不是对先秦诸子文化的极大伤害吗?
至于科举,影响之深远纵贯两千年文明,虽然条条框框的八股文格式是明朝才定制,但是关于整个科举制度,大家可以思考一下,如果没有科举,文人士大夫的出路何在?很可能沿用汉朝的征辟、举孝廉制度,开明一些的主公会像曹操那样唯才是举,又或是门阀制度,但总的来说是根据当时的政治形势而言,用人之制难有定式。而隋唐科举把这种用制规范起来,大家不记得唐太宗站在城门口说“天下英才尽入吾瓮矣!”吗?这一方面有助于文化发展外,也无可避免地妨碍文化剑走偏锋,向着他们的考试题目考试范围走,而忽略了其他的方面的文化走向,例如自然科学类,我觉得这是中国除四大发明外就缺乏像外国那样的科学发明和科学人才的原因之一,特别是对于后期而言。
有宋一代积贫积弱,被人扔砖头也仍是这样说了:这是文人当政重文轻武的结果,文武失衡,失之偏颇,历朝皆是建国后即削武任文,但没有宋朝这么极端,开国后外患未除,即杯酒释兵权,这是大不当,文人领兵,这又是大不当,这一点刘邦汉武做得好些。对于文化影响,我也不想多说,只举两个例子,范仲淹官至参知政事,又领兵镇西北,他的下场又很如意吗?庆历新政的惨淡收场,文人集团没有受到严重打击吗?更又如苏轼两兄弟中进士后,宋仁宗说为子孙找到了两个宰相之才,但可惜子孙却不能用,苏轼仕途的坎坷命运,大家可想而知,这不是摧残又是什么?有人或许说是,正是这样的坎坷才成就了苏轼文化艺术上的豪雄,我说,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屁话。文人难道非得颠沛流离、哀声阵阵才会成就艺术上的伟业?是金子就是金子,没人捡到仍是金子,千里马没有遇上伯乐仍是千里马。有才能的人放在位置不同也许成就不同,但绝不可能硬性造就,苏轼是个宰相之才也是一代词雄,难道不能共而有之吗?即或不写出哀伤感时之词,也会作到伟论宏篇,而且各人心境不同,造诣自然不同,这只是个人造化而已,而世人大可不必为环境逼人一词造句。难道,苏轼他喜欢处江湖之远浪荡情怀吗?倘若如此,那么苏轼只能沦为一些人眼中的玩物而已!
至于朱元璋朱棣父子、清朝的文字狱和新中国的文化大干革命,如果不能算是文化清洗,文化伤害、文化悲剧,我,真是无语了。至于网友说到的《四库全书》,事物皆有两面性,有利也有弊,四库全书整理文献,利大大于弊,而之前的事件则弊大大于利。希望大家都能提出中肯的意见,毕竟历史已经过去,文化悲剧的重演是我们每个有良知的人都不想看到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dongchengtiger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69
编号 171333
注册 2007-6-5


发表于 2010-4-29 17:32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关于四库全书没贡献一说

关于四库全书没贡献一说,神灵有什么证据吗?在下眼拙,难不成要把纪晓岚等大家推翻?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dongchengtiger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69
编号 171333
注册 2007-6-5


发表于 2010-5-4 10:00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理论越辩越明,知识越辩越清……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4 16:31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1198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