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原创]金庸武侠里唐朝,五代十国,大宋初期的部分高手详评
性别:未知-离线 恐龙3

★★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25
帖子 509
编号 16808
注册 2004-9-1


发表于 2010-10-30 16:4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原创]金庸武侠里唐朝,五代十国,大宋初期的部分高手详评

《天龙八部》中枯荣大师在说六脉神剑的运用时说过一句话:"当此末世,武学衰微,已无人能修聚到如此强劲浑厚的内力。”

枯荣的说法是认为,他所在的时代竟然是“武学衰微”的时代!

仔细想来,他得出这个结论的原因,其实就是因为当世无人有足够的内力练成六脉神剑。

只是天龙八部里隐藏人物众多,逍遥三老极少人知道,扫地僧又藏于少林,远山,慕容这两老头又假死,虚竹,铁头等又还没得奇遇,段誉当时已经可以练六脉但枯荣并不清楚。枯荣所知道的,恐怕无非是慕容复,乔峰,玄慈等人而已....

当然这也看出了枯荣眼里,之前的武林是要比当世更强,那么之前的唐朝,五代时期真的那么神奇?

本文就是要通过金书里的蛛丝马迹来考证下天龙之前的武林时代。

以下则一个一个慢慢列举,分析。

李靖

在金书里,隋末唐初里确实有一个绝顶高手,而且来头还不小,且看《笑傲江湖》里的内容:

“老祖圆寂之后,二祖在老祖的蒲团之旁见到一卷经文,那便是《易筋经》了。这卷经文义理深奥,二祖【苦读钻研,不可得解】,心想达摩老祖面壁九年,在石壁畔遗留此经,虽然经文寥寥,必定非同小可,于是【遍历名山,访寻高僧】,求解妙谛。但二祖其时己是得道高僧,他老人家苦思深虑而不可解,世上欲求智慧深湛更胜于他的大德,那也难得很了。因此历时二十余载,经文秘义,终未能彰。一日,二祖以绝大法缘,在四川峨嵋山得晤【梵僧】般刺密谛,【讲谈佛学,大相投机】。二祖取出《易筋经》来,和般刺密谛【共同研读】。二位高僧在峨嵋金顶【互相启发】,经【七七四十九日】,终于【豁然贯通】。

“但那般刺密谛大师所阐发的,大抵是【禅宗佛学】。直到十二年后,二祖在长安道上遇上一位【精通武功的年轻人】,谈论【三日三晚】,才将《易筋经》中的【武学秘奥,尽数领悟】......那位年轻人,便是唐朝开国大功臣,后来辅佐太宗,平定突厥,出将入相,爵封卫公的【李靖】”


点评:年纪轻轻,就被少林方丈誉为精通武功之人,三天三夜就将易筋经的武学部分尽数破解领悟,李靖无论在天资,还是在武学见识方面,都是上上水准。照此修练下去,达到绝顶水准自然不成问题。

而隋唐时期,丐帮,武当等门派还远远没出现,武林中少林独树一帜,应该是第一门派,那么当时的少林有什么高手呢?且看《倚天屠龙记》里的内容:

...瞥眼只见一块大碑上刻着唐太宗赐少林寺寺僧的御札,嘉许少林寺僧立功平乱。碑文中说唐太宗为秦王时,带兵讨伐王世充,少林寺和尚投军立功,【最著者共一十三人】。其中只【昙宗】一僧受封为大将军,其余十二僧不愿为官,唐太宗各赐紫罗袈裟一袭...

“少林十三棍僧救唐王”的事迹家喻户晓,不过历史和传说不太一样,天知道金书世界里到底是采取了哪种说法。

如果金庸采取的是历史的话,13僧的事迹要黯淡不少,而且顶多叫“助唐王”而不是“救唐王”,实力估测就不应过高。

如果是采取传说版的话,那13僧个个都是武艺高强之辈,其中昙宗还是第五代方丈,武功冠绝武林,实力只怕不下于三渡。


而除了李靖,十三僧外,当时普通武林之中也就是类似秦琼,单雄信等人了,这些人在金书里并没有描写过,所以较难评估。当然,如果把单雄信“五省绿林同道总瓜把子”代入金书里的话,那至少得是彭连虎这样的大型土匪才能与之相比。把单雄信的等级大致确定下来后,其他的隋唐英雄实力如何基本都能揣摩个一二。

[注:太过玄幻夸张的人物,都不会存在于金书的世界观里,所以在金书里讨论李元霸,孙悟空等毫无意义,甚至虬髯客存不存于金书里在都难说,据说原版的易筋经的“序”里提到过虬髯客将书转赠李靖,而金书里却改成了直接被李靖拿到,故意避开此人,可见金书里存在虬髯客的几率极其渺茫]



钟教主

到了唐朝中期,连大名鼎鼎的明教也传入中途了,请看《倚天屠龙记》里的原文:

张无忌翻开书来,但见小楷恭录,事事旁征博引。书中载得明白,明教源出波斯,本名摩尼教,【于唐武后延载元年传入中土】....

武则天延载元年是公元694年,也就是说明教是这个时期进中土的,当然这个时候叫“摩尼教”。


从694年开始,到1350年,历经600余年,一共经历33代教主[张无忌是第34代]。以此大致推算的话,明教33代教主里武功最高的钟教主,多半是在唐朝后期了。且看原文:

魔教历代教主中,【第八代的钟教主武功最高】,据说能将乾坤大挪移练到了第五层,但在练成的当天,便走火入魔而死....

33代教主一共经历了600多年,那么每代教主任职时间平均起来都不会超过20年,如果按此来算的话,钟教主应该是在“会昌法难”之后不久的人物。当然,明教教主的任职时间并非固定的,尤其是北宋到南宋明教那么多次农民起义,教主的阵亡几率非常高[方腊,王宗石,余五婆,张三枪,一个一个换,频率非常高,每个都没多少年....],但刚传进来的时候明教还是很安定的。所以推测这些教主都有20年任职时间并不夸张。而且无论怎么算钟教主也不可能是北宋时期的人物。除非他之前7代教主都是超级龟仙人。


钟教主的武功既然是33代教主里最高的,其实力自然不可小视,阳顶天在世时以最多4层的乾坤大挪移打败了当时的渡厄,关键是渡厄在被打败之後的表现----练习联手功夫“金刚伏魔圈”,可见他根本就没有通过苦练武功单挑胜阳顶天的自信。这只能是因为阳顶天比渡厄强出不少的原因,他的意图很明显,就是打算和明教来个3vs3[和打张无忌他们那样]。渡厄已经是超一流中的强者,那么阳顶天恐怕已经步入绝顶级别。至于钟教主只可能更高一筹,踏入绝顶完全不成问题。




段世祖先


保定帝听到“六脉神剑”四字,心中不由得一震,寻思:“幼时曾听爹爹说起,我【段氏祖上】有一门‘六脉神剑’的武功,威力无穷。但爹爹言道,那也只是传闻而已,没听说曾有哪一位祖先会此功夫,而这功夫到底如何神奇,也是谁都不知。本参大师这么说,原来确有这么一门奇功。”

大理国于五代后晋天福二年建国,比之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还早了廿三年。大理段氏其先为武威郡人,【始祖段俭魏】,佐南诏大蒙国蒙氏为清平官,【六传】至段思平,官通海节度使,丁酉年得国,称太祖神圣文武帝。十四传而到段正明,已历一百五十余年。



百度百科里说六脉神剑是段思平所创,其实迄今为止我都没找到原文,所以应该是yy出来的,天龙八部里根本就没说是谁所创。甚至都不清楚段氏历代到底有谁练成了此功,如果说“祖上”说得就是始祖段俭魏的话,那么此人就是最可能练成六脉神剑的人了,由于第六代的段思平(893-944)已经是五代中期的人物,那么据此推测第一代的段俭魏至少是唐朝中期以前的人物了,只怕要比钟教主更早一些

既然能创出此武功,一人使得动六脉,且不会像段誉那样有不娴熟的问题,那么其实战水准将相当高。但他肯定不会凌波微步,北溟神功等逍遥派的功夫,其内力储量上也不会超过段誉(否则段誉就不能“【震古】铄金”了)。所以不能简单地把他算成是熟练六脉后的段誉水准。

当然即便如此,放到天龙里面,只怕只有扫帝僧是其对手,是绝顶中的强者水准。




嘉兴剑术名家


且看《射雕英雄传》里的原文:

只是越国处女当日教给兵卒的剑法旨在上阵决胜,是以斩将刺马颇为有用,但以之与江湖上武术名家相斗,就嫌不够轻灵翔动。到得【唐朝末叶】,嘉兴出了一位剑术名家,依据古剑法要旨而再加创新,于锋锐之中另蕴复杂变化。韩小莹从师父处学得了这路剑法,虽然【造诣未精】,但剑招却已颇为不凡,她的外号“越女剑”便由剑法之名而得。

这个人名字不详,生活于唐朝末期,其主要表现就是改进了原本的越女剑法。


但有人可能会拿韩小莹来衡量此人的实力,其实这是错误的,首先韩小莹的越女剑法根本就“造诣未精”,就算是后来在大漠苦练16年,书里也没有给与什么肯定。而这个剑术名家既然能改进创新,其实力自然远不是韩小莹可比。

韩小莹不过是个二流好手,而这个剑术名家说他强出韩一个档次,达到一流水准,也没什么说不过去的。要知道老金一贯的作风就是“厚古薄今”,极少有练功者超过创功者的。更何况韩根本就没练好剑法。



丐帮开帮祖师与第三代帮主

且看《射雕英雄传》的原文:

黄蓉抢着道:“不论南北,都归你老人家管。”洪七公笑着点点头,说道:“正是。这根竹棒和这个葫芦,自【唐末】传到今日,已有好几百年,世世代代由丐帮的帮主执掌,就好像皇帝小子的玉玺、做官的金印一般。”

洪七公心中和她是一般的伤痛,明知劝慰无用,只有且说正事,便道:“【这三十六路打狗棒法是我帮开帮祖师爷所创】,历来是前任帮主传后任帮主,决不传给第二个人。我帮【第三任帮主的武功尤胜开帮祖师,他在这路棒法中更加入无数奥妙变化】。数百年来,我帮逢到危难关头,帮主亲自出马,往往便仗这打狗棒法除奸杀敌,镇慑群邪。

打狗棒法名字虽然陋俗,但变化精微,招术奇妙,实是【古往今来武学中的第一等功夫】.....



从原文不难看出,丐帮大致是从唐末时期开始的,而开帮祖师当然那也是这个时代的,从洪七公和黄蓉这两人的表现来看,这打狗棒法绝对是金书中的上乘功夫,开帮祖师能创出来,而第三代的帮主则还在棒法中加入无数奥妙变化,这两人的武功之高当然可以想象。只是不知道当时降龙十八掌进入丐帮了没,如果已经有了的话,那第三代帮主的实力只怕也能步入绝顶,至于开帮祖师最少也能拿个超一流吧。第三代的帮主在年代上应该和第一代相差不远,顶多到了五代时期。




练习《易筋经》的疯僧


《天龙八部》原文:

【一百多年】前,少林寺有个和尚,自幼出家,心智鲁钝,疯疯颠颠。他师父苦习易筋经不成,怒而坐化。这疯僧在师父遗体旁拾起经书,嘻嘻哈哈的练了起来,居然成为一代高手。但他武功何以如此高强,直到圆寂归西,始终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旁人也均不知是《易筋经》之功。这时游坦之无心习功,只是呼召体内的冰蚕来去出没,而求好玩嬉戏,不知不觉间功力日进,正是走上了当年疯僧的老路。

天龙八部结尾是宋哲宗继位,也就是1093年左右,倒退100多年前[假设是150年左右],那么这个疯僧应该就是在五代末期

有人可能认为这和尚智商有问题,类似傻姑,所以再厉害也有限,其实这种看法是错误的,旁白说得是他行为疯疯癫癫,心智鲁钝,心智鲁钝却不是弱智。

按照游坦之和方证的表现来看,个人认为这个疯僧的实力应该介于两者之间,那么至少也得是个超一流的水平




法慧禅师

《鹿鼎记》原文:

【五代后晋】(936年—947年)年间,本寺有一位法慧禅师,生有宿慧,入寺不过【三十六年】,就练成了一指禅,进展神速,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料想他前生一定是一位武学大宗师,许多功夫是前生带来的。

千余年来少林寺练一指禅速度第一人,其武功当在《鹿鼎记》的澄观之上,下限应该至少是强一流



王彦章

《射雕英雄传》原文:

柯镇恶听得鸦声,已知到了铁枪庙附近。那铁枪庙祀奉的是【五代时名将铁枪王彦章】。



射雕里铁枪庙供奉的就是这位爷,他是五代初期的名将,手持两把百斤的铁枪,一只固定在鞍中,一只拿在手,“奋疾如飞”(旧五代史)。可以想象下王彦章+铠甲装备+两把百斤的枪+马这套组合(近千斤)以“如飞”的速度冲锋陷阵,该是何等的冲击力量!

而此人出了马上冲锋陷阵外,也曾经展露过一手跣足履棘行百步(光着脚在棘针上走)的本事(新五代史),显然是内力不弱。如果金书里不否认这些的话,那此人绝对是马上步下双修的高手。只是金书里完全没有任何描写,所以我们无法过分yy,目前此人的实力基本没法确定的。




赵匡胤,呼延赞,杨老令公等

《神雕侠侣》原文:

这几句话一入黄蓉耳内,更令她大为【惊诧】,信阳侯赵老爵爷乃宋朝宗室后裔,太祖三十二势长拳和十八路齐眉棒是家传绝技,【他是袭爵的清贵,向不与江湖武人混迹】。

郭靖又惊又喜,拍案而起,说道:此人如能将赵老爵爷、聋哑头陀等高人邀到,襄阳城中声势大壮。蓉儿,这样的人物,咱们定当好好交上一交。

八人躬身向郭襄行礼,自报姓名,群雄一听,【无不骇然】,原来当先一个老和尚,竟是五台山佛光寺方丈昙华大师,素与少林寺方丈天鸣禅师齐名,其余赵老爵爷、聋哑头陀、昆仑派掌门青灵子等,无一不是【武林中久享盛名的前辈名宿】。

《鸳鸯刀》原文:

...呼延十八鞭"虽然号称十 八鞭,但传世的只有十七招,他师父曾道,最后一招叫做"一 鞭断十枪" ,当年北宋大将呼延赞受敌人围攻,曾以一根钢鞭震断十条长枪,这一路鞭法,不论招数,单凭内力,当世只有他师伯有此神功.....



赵老爵爷在不与江湖交往混迹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在武林中保持赫赫地位。甚至能与数位掌门高手一起被称为武林名宿,其如果没有过硬的实力根本就做不到。但此人在书里除了参与群殴达尔巴外根本没有其他任何表现(顶多展露过一手轻功)。所以倒不应高估,只是从其声望来判断的话,至少得踏入一流高手的行列,只是缺乏实战表现,所以只能鉴定其为弱一流的水准。

而作为其祖先的宋太祖赵匡胤,无论在天资,见识,历练方面都要胜他的后代,武功也是被他创出来的,其实力只能在赵老爵爷之上,就算只强一截,那也至少是一流中上的水平。

而呼延赞的18鞭中最后一招对内力还有一定程度的要求,以至于到了武学没落的清朝时期,竟然只剩下一个人能够用....而杨老令公的刀法,慕容复在对段誉时用过一次。这两人无论在历史还是小说里的表现都比赵匡胤只强不弱,如果赵是中一流的话,那这二人至少是强一流。



慕容龙城

《天龙八部》原文:

到了五代末年,慕容氏中出了一位【武学奇才】慕容龙城,创出“斗转星移”的高妙武功,【当世无敌,名扬天下】。他不忘祖宗遗训,纠合好汉,意图复国,但天下分久必合,赵匡胤建立大宋,四海清平,人心思治,慕容龙城武功虽强,终于无所建树,郁郁而终。


能在五代末天下无敌的程度,这自然包括了同时期的易筋经疯僧,法慧禅师,赵匡胤,呼延赞,杨业等人。以慕容复那点水准,使出的斗转星移都能让天山童佬那种级别的人连赞神妙。那慕容龙城能“创”出来,其武功之高绝对世所罕见。就算说他只强出慕容博一小截,那放在天龙里也已经是除了扫地僧外没有敌手的了,此人的水平至少是绝顶中上游。



逍遥三老的师傅

天龙八部结尾是宋哲宗继位,也就是1093年左右,三老都已经90多岁,那么以此推算的话,其师傅应该是活跃于公元1000年左右的人物,如果他真能完全驾驭他教给三老的所有绝迹的话,其实力也绝对也是顶级水准。

但这些功夫是否是他创出来的,就难说了,书里并没有说过逍遥派历经多少代,所以三老的师傅未必就是创始人。


总结:

隋-唐初:

绝顶:达摩,李靖

超一流:昙宗

一流:单雄信(五省绿林总boss)一类人物


唐中后期

绝顶:钟教主,段氏祖宗

超一流:丐帮开帮祖师

一流:嘉兴剑术名家


五代-北宋时期

绝顶:丐帮第三代帮主,慕容龙城 逍遥三老的师傅

超一流:修炼《易筋经》的疯僧

一流:赵匡胤,呼延赞,杨老令公,法慧禅师等


[ 本帖最后由 恐龙3 于 2010-10-31 10:49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恐龙3

★★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25
帖子 509
编号 16808
注册 2004-9-1


发表于 2010-10-31 10:3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jiyi1 于 <f20101031 2010-10-30T19:10:04+00:002010Saturday2010Sat, 30 Oct 2010 19:10:04 +0000=bSaturday000000UTC>★</ 19:10 发表
恐龙兄,我以后会简单介绍一下天龙武学盛世,并初步还原一下的。其中还有就是武功到底是什么。

这里透露一点,段誉的武功其实为零。只不过凌波微步和北冥神功而已。六脉神剑的功夫段誉会的非常粗浅。
例子一 ...

谢谢认真回复

我也同意段誉那段的说法

我的理解是会武功的人至少得有正常的“反应力”

就是长时间锻炼后,遇到敌人攻击所产生的反应。一般来说从小练武的人都会有

但段誉却没有,结果去西夏相亲的时候那个吐蕃王子打了他一下他竟然浑然不知。而他的内功又不是自己练得而是吸的。所以严格来讲它几乎没练过什么东西。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恐龙3

★★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25
帖子 509
编号 16808
注册 2004-9-1


发表于 2010-10-31 10:4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刘冠章 于 <f20101031 2010-10-31T09:01:39+00:002010Sunday2010Sun, 31 Oct 2010 09:01:39 +0000=bSunday000000UTC>★</ 09:01 发表
楼主对丐帮祖师爷的引文没说清版本

“残唐五代”是旧版的说法(黄巢起义后的若干年,唐朝政府名存实亡,是为残唐)

三联版改为“唐末”,时间大致相同,但还是说清楚版本更好,免得误导初级读者

正如苏 ...

啊,在天涯也有人指出这个问题了,谢谢,我去找原文兑换掉,谢谢提醒。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恐龙3

★★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25
帖子 509
编号 16808
注册 2004-9-1


发表于 2010-11-1 20:4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在讨论金书武功的时候适当加入一些现实功夫的理论是可以,但不能过分。

还有千万别带入物理,尤其是用物理去计算每一个描述,因为金庸写这些武功威力的时候并没有真的带入物理公式。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恐龙3

★★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25
帖子 509
编号 16808
注册 2004-9-1


发表于 2010-11-2 09:3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另不同书中的人物如何对比,我认为像奥运比赛:力量、速度、弹跳等。就像石破天最后可以掌风震碎一层石壁这不是一般二般人能做到的。不宜主观认为石破天太厉害是当时中原武林太差。
---------------------------------

恰恰好就是最不能这么比

这种方法,就是用一处牛皮来比另一处牛皮,一个掌风的近远,一个脚印的深浅什么的,这种牛皮在设定的时候,金书根本没有带入物理公式

否则你说石破天那时候武功不能小视是吧,那好,我给你个更搞笑的看看,看看关东四大门派是什么水平:

这四人招数以范一飞最为老辣,吕正平则臂力沉雄,每一刀砍出都有八九十斤的力量。

看到了吧,砍一刀才八十斤就叫臂力沉雄,那我也臂力沉雄,这论坛里谁到了金书里都臂力沉雄了

金书里这些“牛皮”描写,是最忌用来横向对比的,尤其是不能单项牛皮比较单项牛皮,因为金庸物理不好,加之在写之前没有带入物理公式所以我们绝对无法用这个判断,尤其是跨书判断,因为每一本书都有自己过人的牛皮,有的书是掌风厉害,有的书是长啸厉害,有的书是轻功厉害等

所以要比较只能用定点坐标比。而且得往低了定,例如说士兵,或者帮众,在或者武官,只有人叠人的方式才能比,叠得越高,就证明越厉害,就好象金字塔为什么那么高,就是下面一块一块砖头叠起来的原因一样。

以此来看的话,侠客行确实是非常高,但我却不会单独牛皮来得出这个结论,牛皮只能是辅助。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恐龙3

★★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25
帖子 509
编号 16808
注册 2004-9-1


发表于 2010-11-2 10:5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那么我们没啥分歧了,我的意思就是得综合来看问题,不能因为单项牛皮来定高下。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恐龙3

★★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25
帖子 509
编号 16808
注册 2004-9-1


发表于 2010-11-5 12:3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各位热烈讨论,俺特别高兴

下面请各位谈谈这几个人,是章哥在前面提到的,说我说漏的几个人

1,昙琳,天36回提及,《入道四行经》作者,武功未知,但毕竟是达摩来华后所收弟子,虽然“达摩老祖当年只是传授弟子们一些强身健体的法门而已”,但能得达摩亲传,纵是细枝末节,恐怕也非同小可

2,元元,天39回提及,少林第八代方丈,般若掌创始人,后世曾习练般若掌之人有玄生、波罗星、萧远山、鸠摩智、澄光、澄观等,而般若掌在一指禅修炼链条中也仅次于易筋经,在少林绝技中属于高阶武功,其创始人武功不宜低估

3,七指头陀,摩诃指的发明者,同为天39回提及

4,十三绝神僧or二十三绝僧,此系天中前后矛盾的两种记载,暂且视为同一人吧,他毕竟是有史以来练成少林绝技门数最多的少林僧人,一流高手还是有保证的吧


俺认为元元和七指应该能上超一流,至于那个23绝僧倒是不好评论,毕竟不是绝技练越多就代表越强,例如那个玄澄还是200年来武功第一呢,但也没说他练成了多少。


另外还有一个更bug的————霍山

别的论坛讨论这贴时,有人指出来的。而我也一直不知道咋解决这个bug

首先明教是唐朝进中土的。这个准没错

而书里又说圣火令和上面的武功,是和明教同时传入中土的

而霍山又是圣火令武功的发明者

那么霍山岂不是也是唐朝人物??

可实际上霍山却是北宋人

这我就郁闷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恐龙3

★★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25
帖子 509
编号 16808
注册 2004-9-1


发表于 2010-11-6 18:5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刘冠章 于 <f20101130 2010-11-05T14:04:00+00:002010Friday2010Fri, 05 Nov 2010 14:04:00 +0000=bFriday000000UTC>★</ 14:04 发表


萧峰和慕容博也是这么认为的,恭喜恐龙,你的见识已经不在此二人之下了

阿朱道:“那日慕容老爷和公子论谈天下武功,我站在旁斟茶,听到了几句,慕容老爷说道:‘少林派七十二项绝技,自然各有精 ...

章哥见笑了,碰巧说中而已

既然玄澄是公认两百年来寺中第一的话,那13绝僧,易筋经疯僧,法惠等都不是他的对手了,估计也是个绝顶级别,只是和天龙那帮绝顶人物一样都是练出了内伤。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15 19:51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6962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