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越骑校尉 于 2007-5-23 19:32 发表
其实曹丕并不是不想趁火打劫,为国已经正在做准备了——曹仁、曹休、曹真三路大军南下。只不过刘备败得太急太快,等到三曹的军队做好动员后陆逊已经取得胜利。吴军利用了这个时间差迅速回防长江防线,并成功抵御 ...
应该不是这样的,从时间上就可以清楚的看到。
《三国志 先主传》记“章武元年夏四月,大赦,改年。以诸葛亮为丞相,许靖为司徒。置百官,立宗庙,祫祭高皇帝以下。五月,立皇后吴氏,子禅为皇太子……秋七月,遂帅诸军伐吴。孙权遣书请和,先主盛怒不许……二年春正月,先主军还秭归,将军吴班、陈式水军屯夷陵,夹江东西岸。二月,先主自秭归率诸将进军……夏六月,黄气见自秭归十馀里中,广数十丈。后十馀日,陆议大破先主军於猇亭,将军冯习、张南等皆没。先主自猇亭还秭归……”,章武元年是公元221年,也就是刘备正式伐吴是在221年7月,被陆逊打败是在第二年也就是222年的六月后十余日,差不多近七月了吧。因此,夷陵战争前后时间是整整一年。
《三国志 孙权传》记“黄武元年春正月,陆逊部将军宋谦等攻蜀五屯,皆破之,斩其将。三月,鄱阳言黄龙见。蜀军分据险地,前后五十馀营,逊随轻重以兵应拒,自正月至闰月,大破之,临陈所斩及投兵降首数万人。刘备奔走,仅以身免……秋九月,魏乃命曹休、张辽、臧霸出洞口,曹仁出濡须,曹真、夏侯尚、张郃、徐晃围南郡。权遣吕范等督五军,以舟军拒休等,诸葛瑾、潘璋、杨粲救南郡,硃桓以濡须督拒仁。”黄武元年是222年,和《先主传》照应可见,刘备战败是222年六月,不到七月,而魏进攻吴是在九月,也就是夷陵战争结束后两个月。
从时间上可以看出,曹丕事先没有准备攻吴的。
又,《三国志 刘晔传》记“备军败退,吴礼敬转废,帝欲兴众伐之,晔以为“彼新得志,上下齐心,而阻带江湖,必难仓卒。”帝不听。”,这里也可以很清楚看到,吴蜀夷陵战争时曹丕是没有攻吴打算的。
而为什么吴蜀战争结束后曹丕却去进攻吴呢,原因大概就是《刘晔传》的那几句,“备军败退,吴礼敬转废,帝欲兴众伐之。”所以我觉得,曹丕确实是错过了灭吴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