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看完几篇文章后的三点杂论, 关于〈晋书〉良秽,赵云不被重用等话题
性别:女-离线 慕容燕然
(逍遥游)

芮国公主谏议大夫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车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725
帖子 7330
编号 1616
注册 2004-6-4
来自
家族 慕容世家


蜀汉哪来的什么拥刘和拥诸葛?刘备伐吴荆襄、东州各派系一致赞成,唯有原从稍有反对之声但毕竟不是主流。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慕容燕然
(逍遥游)

芮国公主谏议大夫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车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725
帖子 7330
编号 1616
注册 2004-6-4
来自
家族 慕容世家




QUOTE:
原帖由千年一叹于2005-01-12, 20:29:22发表
恐未必:  

先主既即尊号,将东征孙权以复关羽之耻,群臣多谏,一不从。——《法正传》

这个“群臣多谏”落实到蜀汉大臣具体的传记中就难以寻觅了。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慕容燕然
(逍遥游)

芮国公主谏议大夫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车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725
帖子 7330
编号 1616
注册 2004-6-4
来自
家族 慕容世家


通读有关诸人物传记除了被认为是为赵云贴金的《云别传》有记载之外,凡单独列传记载的大臣鲜有记载。《法正传》中留的这么一句在单独列传者中找不到佐证,大概谏言的都是未入传的次要人物。毕竟刘备当汉中王时联名的大臣有一百二十人。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慕容燕然
(逍遥游)

芮国公主谏议大夫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车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725
帖子 7330
编号 1616
注册 2004-6-4
来自
家族 慕容世家




QUOTE:
原帖由蓝纱枫于2005-01-13, 13:44:16发表
肃杀兄,话别乱说啊,小心被打PP。  

《三国志——秦宓传》:先主既称尊号,将东征吴,宓陈天时必无其利,坐下狱幽闭,然后贷出。

其它人的呢?除了黄权
“吴人悍战,又水军顺流,进易退难,臣请为先驱以尝寇,陛下宜为后镇。”这句话算粘个边,不过黄权不反对伐吴只是反对刘备亲自出征。
《法正传》中记载是群臣多谏,这个“多”字是落实不下去的。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慕容燕然
(逍遥游)

芮国公主谏议大夫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车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725
帖子 7330
编号 1616
注册 2004-6-4
来自
家族 慕容世家




QUOTE:
原帖由凌云茶于2005-01-14, 1:54:00发表
可怜的陆逊,虽然传记说当御备时,诸将军或是孙策时旧将,或公室贵戚,各自矜恃,不相听从。但吴书有传的那些武将,却没见那个具体有不相听从的记载.看来依照某君的逻辑,陆逊传是说假话为小陆装脸子.
按照他的逻辑,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蜀汉并没有多少大臣反对攻吴,吴将也一心跟随陆逊对付刘备.这个发现完全可以把现有关于夷陵战役的历史全部翻个儿.哈哈哈哈.

《逊》传的记载相当详细。 两相比较吴书第十《程黄韩蒋周陈董甘凌徐潘丁传》就相当寒酸了。
《逊》传中前后关于诸将的言行都有所呼应。

作为另一方的主角刘备伐吴,本传中对群臣多谏干脆连个记载都没有。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慕容燕然
(逍遥游)

芮国公主谏议大夫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车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725
帖子 7330
编号 1616
注册 2004-6-4
来自
家族 慕容世家


在晋朝的陈寿有为刘备避讳的必要么?况且松之同志的注释也未曾提到,莫非百年后刘家的人给裴松之塞了银子?  
赤壁前战和之争不但孙权传中有,周瑜与鲁肃二人的传记中也有详细的记载作为呼应。 比蜀汉关于伐吴谏言不知要详细多少倍。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21 12:50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0867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