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klause于2005-11-22, 7:51:12发表
福王比潞王更亲支崇祯,当时没有人能够阻止道德家和东林党,史可法也一样。谁都知道福王是个笨蛋,但是晚明的文人政治是无法逾越非礼的。
东林党人是亲潞王的啊,正因为史可法本人也是东林因此他才在立福还是立潞的问题上摇摆不定。福王登基依靠的是藩镇力量,这就造成了藩镇的尾大不掉。
弘光朝廷覆灭后本应由潞王继承大统,但此人却投降满清。以后的唐鲁之争就是因为潞王投降所致。历史证明潞王这个东林党人口中的“贤王”并不比福王强到哪里去。
关于福王其实还有一个有趣的话题,张怡认为立个“笨蛋”也没什么不好:“弘光皇帝以播迁之余,丁大乱之后,九庙之焰未息,万姓之席未贴,虽卧薪枕鼓,不足示其殷忧;布衣帛冠,不足表其恭俭,而圣质等于肉糜,皇衷习于市肆,卧深宫而枕宦者,爱比顽童;开后庭以待丽华,惟湛旨酒。李煜、孟昶合为一人;归命、东昏将与同传矣。然而治乱不关其意,故上每任人而不疑;贤才各极其材,故下亦任事而不忌。向使李纲、寇准之流为之相,韩、岳、宗泽之俦为之将。将相同心,不忧中制,中外一德,可弥外忧,即发兵诛不道,远逊萧王(指东汉光武帝刘秀),岂敷天同左袒,至出赵构下哉!”(謏闻续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