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关于德国鬼子,关于日本鬼子,关于钢琴师, 转自8080
性别:男-离线 与火同行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91
编号 15650
注册 2004-8-16


发表于 2004-8-18 21:43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关于德国鬼子,关于日本鬼子,关于钢琴师
昨天从小鸟那刚拿到“钢琴师”,上班时间偷偷看完,很是过瘾,也很是感动。当中跟粘皮糖QQ说:“犹太人眼中的德国鬼子大概就是俺们眼中的日本鬼子”,粘皮糖回复说:“就怕你这么说”
  
俺觉得吧,心里有些想法惦记着,写出来一吐为快,当然这一贴也许是墙头草两边倒的货色,难免不讨好各位,不过自己爽就可以。
  
先说故事梗概:
史标曼是波兰的一个犹太钢琴家,二战爆发,他及他家人就开始受尽蹂躏,在被赶往死亡的路上,他逃了出来,后来匿藏在一座破楼的屋顶斗室里避难,在晚上出来找吃的时被德国军官何西夫发现,史标曼为证明自己是一个真正的钢琴家,在何面前弹了一首“肖邦叙事曲”。一个饥寒交迫,心灵创伤的犹太人,用冰冷的手指弹出了哀怨的旋律,即使无情的将军也深受感动。最后在这个德国军官的庇护下,史标曼得以熬到战后。
  
本片改编字波兰著名钢琴家华迪沙史标曼写于1946年的回忆录。同样在二战有惨痛经历的导演罗曼波兰斯基在久别了故乡波兰完成了这个融入他个人情绪的故事:“我一直相信,终有一天,我会把波兰这段悲痛历史搬上银幕,只是不想把它拍成自传。看到史标曼回忆录首几章时,我确定这是下一部电影的题材。。。。故事时如斯恐怖,却又充满希望。”
  
影片给我感动最深的时影片里犹太人的遭遇,尤其是小孩子,一个镜头是一个犹太小孩子半夜从犹太区外面弄了东西从隔离墙的小洞里钻回去,结果在一半被德军发现,被拖住,活活打死,史标曼抱着孩子时,眼里饱含泪水。另一个是在等待通过犹太区时,犹太人被迫跳舞,其中有一个镜头是一个孩子抱着躺在地方的爸爸喊着“爸爸,爸爸。。。。。”
  
太多的痛苦,冲击着我的泪腺。德国鬼子对犹太人真不比日本鬼子对中国差啊,一开始我只是抱着对犹太人的深深同情,抱着两个民族相同的灾难的同病相怜。镇压华沙起义,里面有2个德国鬼子一边焚烧波兰人的尸体一边聊天说道:“不知道妈妈好不好”“在那边应该没事的”
突然间觉得战争真的很恐怖,它到底杀死了谁呢??或许是人性吧。
反复思考德国鬼子跟日本鬼子的异同,反复思考所谓抵制日货,所谓民族仇恨,到底是什么。我无法说服自己不去讨厌仇恨日本这个民族,但我又知道或许更应该诅咒的是战争本身。
宫骑骏的“再见萤火虫”,也许进一步说明了战争的悲哀吧。当从第三者角度思考日本鬼子是什么东西时,我有那么一点痛苦,因为更容易得到的答案是,不能全面否定它整个民族。这会正听“天空之城”,于是更矛盾。
  
感觉自己象墙头的草,一边是民族的仇恨,一边是觉得世界应该友爱应该和平。不知道不知道。
或许就象“钢琴师”资料里的那句话:“故事如斯恐怖,却又充满希望”
  
算了,写不好,不写了。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1 18:11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9705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