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古本水浒的后四十回
性别:男-离线 菜刀

东光侯谏议大夫

Rank: 1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3
功绩 747
帖子 5065
编号 156
注册 2003-8-26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06-10-30 00:38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水浒传有很多版本,如金圣叹评本、容与堂刻李卓吾评本、袁无涯刻李卓吾评本、王望如评本、余象斗评本等等,每个评本都有相当的不同。即使是公认最接近于原著的容与堂刻李卓吾评本(即一百回本),前后的风格差异也是相当大的,我绝不信此本前后都出自同一个人的手笔。由于没有事实论据,就只能根据行文风格判定哪个版本更接近原始的成书了

我认为容本中,前七十回是施耐庵写的,后三十回是罗贯中续写的。这个版本结构最完整(从起义军的兴起到灭亡),但是前后描写出入太大,丧失了很多逻辑连贯性。如果我是施耐庵,看到了罗贯中续写的部分,一定会气得吐血

金圣叹腰斩水浒,我认为是相当高明的选择。至少,它保留了风格的统一性。基本上可以认为,前七十回是一个人写的。也许七十回本结构不佳,缺乏悲剧性,但如果为了悲剧性、结构什么的就把不属于它的部分(后三十回)硬塞进去,那就是形式高于内容了。要向生活要艺术,而不是向艺术要艺术,后者造出来的只能是人工催肥的填鸭

其实我的看法可以简单归结为:施耐庵就写了七十回水浒,然后就不写了。或许他没精力或没能力写下去了,但这本书应该继续下去,于是有了后人续写的各种版本,但均属续貂。我不认为硬给它加上个结尾就是出于爱护它的选择,我更欣赏果戈理烧掉他不满意的“死魂灵”第二卷、只留下第一卷这个不完整的成书的的大气做法。这才是忠于艺术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菜刀

东光侯谏议大夫

Rank: 1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3
功绩 747
帖子 5065
编号 156
注册 2003-8-26
来自 北京


新街口有一家中国书店,就在三岔口的东部路北,里面全是旧书。前两天去,居然发现了四块钱一套(四本)的《基度山伯爵》,神了!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20 19:42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9003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