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曹军的位置:根据上面的记载,此时曹操已经到达宛县,距离襄阳大约320里,大体上曹军10天左右即可到达(这包括了渡汉水1天,和新野停留时间);因此,如果要赶在曹军来到之前成功,时间只有7~8天。
当时的情况是:子琮代立,遣使请降。先主屯樊,不知曹公卒至,至宛乃闻之,遂将其众去。
也就是说曹操在宛城或者之前,刘综就派人投降了,这个时候曹操有必要急行军吗?恐怕因为得意,在宛城忽悠忽悠的(嘿嘿,可能还包下那的妓院了)
2、襄阳的城防工事:自古襄阳号称铁打,城墙即高又厚,呈外还有很宽的护城河,西、北两面依靠汉水屏障,易守难攻是显而易见的。
哪个朝代的襄阳??三国?
3、襄阳的守备兵力:没有记载。但是做为荆州的首府,刘表的陆军大本营,襄阳必然集中了刘表在荆州中部、北部的主要陆军兵力,估计在3万左右。
估计?MS燕京先生比当时的诸葛亮还要洞察先机,要是有这么多兵力,以谨慎著称的诸葛亮会在襄阳城下提出这个建议????
4、刘琮手下高级官员的态度:从记载中看,刘琮的手下大多数高级官吏(比如刘先、蒯越、韩嵩、傅巽、蔡瑁、张允、邓羲)是赞同投降曹操的,同时也是反对刘备的。因为投降曹操还可以有高官厚禄,而如果刘备来,后果不堪设想。虽有记载说: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但是并没有看到有哪些大员或者掌握实权的投奔刘备,后来投奔刘备的其实多数是一些低级官吏(他们在刘表这里或者说在投降曹操以后看不到前途)。
没什么用,主要看当时襄炀的兵力够不够,即使荆州兵力大多掌握在这些高官手里,远水救不了近火,有什么用?
5、再看刘备自己的实力:大体不过1万陆军,还带领着数万随军家属和大批辎重,不仅人数少,而且也不是一只可以随时投入作战的部队。
那么,以这样的实力,怎么可能在8天内攻下坚固的,有数万人把守的襄阳呢?虽然刘琮软弱,被吓得不能起,但是蒯越、蔡瑁、张允等大将可不是能轻易吓唬住的,而军权基本都掌握在这些人的手里。诸葛亮过高地估计了刘备在襄阳城的影响力和刘表手下这些大将的能力。
因此,刘备此时攻下襄阳的可能性非常的小,小到可以忽略不计。反过来,再看如果刘备8天内攻不下襄阳,或者即使攻下来了,后果是怎样的呢?
先生不要忘了当时刘综处于准投降状态,而刘备是在携家带小的逃跑状态,谁还会防备谁啊???也因为刘备拖老带小的,根本没有攻击襄阳的意思,襄阳方面没有戒备,所以谨慎的诸葛亮才会提出以不满万的兵力突然袭击襄阳的方案。
、 攻打失利,曹操带领精锐骑兵赶到,配合襄阳守军,内外夹击,刘备必然全军覆没!而从这里逃亡,恐怕就不会碰上鲁肃,也就不会有以后的赤壁之战了。
2、 即使刘备攻了几天一看不行,再撤向江陵,但是时间已经耽误,此时就是不带百姓一起走,也难以逃脱曹操骑兵的追击。
3、 就算刘备终于打进了襄阳,那些一直敌视刘备的将军们必然带领残部出逃,这样刘备将以万余陆军固守襄阳。当然曹操短时间内也攻不下襄阳,但是我们回头看看吕布在下邳,就会清楚被包围在孤城之中,外无援兵,内有大批的家属、百姓一起消耗粮食。即使跟随吕布多年的部下到时候也都叛变了,何况刘备手下那些新投奔来的荆州人士呢?而此时刘备想突围逃跑都不可能了,大概最后的下场将与吕布一样。
如果说刘备当时的想法和先生一样,顾忌各个方面,那很遗憾,他永远的失去了得到完整荆州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