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关于曹操和司马懿的问题
性别:男-离线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发表于 2005-11-26 12:18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天宫公主于2005-11-25, 23:29:19发表
不知道我问的是否清楚... 还是举两个例子吧...

三国志-武帝纪: 初,绍与共起兵,绍问曰:“若事不辑,则方面何所可据?”曰:“足下意以为何如?”绍曰:“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曰:“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

晋书-宣帝纪: 二年春正月,天子命帝立庙于洛阳,置左右长史,增掾属、舍人满十人,岁举掾属任御史、秀才各一人,增官骑百人,鼓吹十四人,封子肜平乐亭侯,伦安乐亭侯。以久疾不任朝请,每有大事,天子亲幸第以谘访焉。兗州刺史令狐愚、太尉王凌贰于,谋立楚王彪。

主要就是问加蓝部分的差异.

还是《三国志》的称呼比较好
汉皇帝还在
称曹操为公
提到“帝”那自然是汉室皇帝

《晋书》中给司马长了一级
只好称魏皇帝为“天子”
愣是平级了……
不伦不类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发表于 2005-11-26 16:40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陈寿对曹操的称呼有如下几种:
太祖、曹公、公、王(魏王)
《魏书》中一般称“太祖”
蜀吴二书中一般称“曹公”
太祖是魏之太祖,这样分开有道理,也清楚。
在《武帝纪》从中开头至叙兴平元年皆称之为“太祖”
而后开始称“公”
到献帝封其为魏王后,改称“王”
其实在《武帝纪》中称呼比较别扭的就是兴平元年后到建安十八年曹操封魏公这段,陈寿称其为“公”,可以看作“魏公”之略,我更愿意看作“曹公”之略。
比较下小丕,在代汉前称“王(魏王)”,之后称“帝”,是按历史事件发生时的称呼去写的。
像“太祖”、“先主”这种称呼本来就是“追认”的,不必也没有可能对照当时实际称呼,故可以通用,但限于本国。
比较下还是碧眼儿比较可怜,寿寿老大不客气喊他“权”,称帝后尽量省略主语,省不了的地方还是“权”……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30 15:07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9535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