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以孙子兵法和史实 公正评价诸葛亮的军事才能, 无可诋毁的绝代名将诸葛亮
性别:男-离线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回复 #3 sfenks 的帖子

赤壁之战,曹军之败、孙刘之胜分见于各传,详于胜者,略于败者,此太史公之“互见法”也。所谓“一事所系数人,一人有关数事,若为详载,则繁复不堪,详此略彼,详彼略此,则互文相足尚焉”。详于胜者,赖之以见智勇,譬如周瑜黄盖者是也,而观胜者之胜,则败者之败自见,何隐于事哉?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回复 #10 sfenks 的帖子

以赤壁之战论,合诸传互见之文,有何隐于曹操之败?有何贬于孙权周瑜之成?

《史记》项羽之失,多见于高祖、陈丞相、黥布、淮阴侯之传中;刘邦之恶,则见于项羽、萧相国、淮阴侯、樊、郦等各传中。

难道司马迁还是陈寿的后生不成?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回复 #12 sfenks 的帖子

你说陈寿在武帝纪中关于赤壁之战的记叙是隐瞒淡化笔法,且这种笔法是其首创。
进而又以此作为论据证明陈寿可能贬抑司马氏的对手诸葛亮。

而事实是,以赤壁之战而论,所谓隐瞒,乃是互见,所谓淡化,乃是详略。而互见详略之笔法,司马迁早已用之。

司马迁既然已经用过,陈寿岂能首创?这怎么能是偷换概念?
《三国志》自有为尊者讳处,但是你把正常的互见指为曲笔,又使陈寿为首创,这是不是偷换概念?倘若依你所言,以互见为曲笔,那史记只怕也曲秽不堪了。

请问,你的论证有没有问题?难道有所谓“史家公认”,就可以罔顾事实了?你反复强调不是你的结论,这想说明什么?是你不赞同这一结论,还是你没有分析过这个结论就觉得可以直接使用推广了?

陈寿在魏武本纪中没有写赤壁战败的细节,你斥之为隐瞒淡化,如今自己论史有失,却又不许旁人推究细节,斥之为辩论伎俩。如此治学,置本帖题中“公正评价”四字于何处耶?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回复 #14 sfenks 的帖子

关于主贴,我想说的是,“正史评价”以下,大段见于之前所发两帖。这种加一段文字另开一主题的方式不为论坛所欢迎。希望不要再这样发帖。

至于主帖内容,不好意思,除了看到大段重复内容,没有细细研读,保留意见。本人之发言就是针对3楼的三、四两节。我认为,我对这个主帖有没有看法,或者看法如何,并不影响到对于曲笔和互文的界定。而你“公正评价”诸葛亮,也不应该以对陈寿的不公正评价为代价。

如果您认为一定要就是否赞同主帖有个明确的表态才能评论回帖中的某一具体言论,我表示不能理解其中的逻辑。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看了一点主帖的内容,再问个问题。

我看的《孙子兵法·谋攻》中所言是: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您的“五则围之,十则攻之”出于什么版本?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回复 #18 sfenks 的帖子

才疏学浅,不记得了,还望赐教。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回复 #34 sfenks 的帖子

1、中国之考据学盛于乾嘉。“最早”的传教士、明智维新后的日本,不知有何功于乾嘉学派,望赐教。

2、细节的考据到底重要不重要?您是支持“小心求证”还是“观其大略”?人心体悟为主,历史素材作是参考,这是写历史小说还是作历史研究?

“况且,本人也和诸葛丞相一样,有“观其大略”的读书习惯。我更喜欢以自己对社会对人心的直接体悟为主,参考历史素材,来感同身受的体会和补完历史人物。”“我对那些心中早有主观定论,无视完整史料的伪考据党,一向不喜与之纠缠。
您和自己纠缠不?

3、诸葛亮难道已经成为评定史学家的标准了?这真是奇哉怪也,因为诸葛亮读书“观其大略”,所以治史者也必须以此为范么?诸葛亮版的两个凡是?将军不研究原子物理所以搞原子弹的也不需要研究原子物理?

4、还请赐教诸葛先生对“那专抠古书的字眼的,咬文考据不及大义者”的“专门的评价”。不用您的人心体悟,请用历史素材。

[ 本帖最后由 恨地无环 于 2011-7-28 12:39 编辑 ]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24 08:51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6799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