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谁应承担蜀国灭亡的主要军事责任?
性别:未知-离线 古阑修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71
编号 151961
注册 2007-5-4


发表于 2008-5-5 17:4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呵呵,孙子兵法首篇就明确说了:“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经之以五事,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人和,包括君帅是否一心,将帅是否团结,士兵是否同心等等;天者天时,地者地利,将者,“智、信、仁、勇、严”,法者,治军、后勤保障之法也!从孙子所提这五事来看,列为五事之首的道首先就大为缺失,巴蜀作为防守方从来都不缺天时地利,作为统帅的姜维和魏方的邓钟比起来并不落下风,从治军和后勤上看蜀汉也未必不如曹魏,所以蜀汉之亡国还是亡在了道上,不过迟早的事。如果非要从战术上找原因,姜维肯定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孙子兵法军形篇有云:“先为己之不可胜,待敌之可胜。故胜败可知,不可为。”先要保障自己处于不败之地,然后等待敌人出错的机会。而姜维的战术布置上显然谈不上“己之不可胜”。在这一点上司马懿就做得很好,坚决不与诸葛亮野战,可惜姜维在军事上不如诸葛司马多矣!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古阑修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71
编号 151961
注册 2007-5-4


发表于 2008-5-13 13:54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LS的不要拿演义内容来说事好不好?蜀国什么时候有过70万军队?丢掉荆州以后人口一共才八九十万,这还是包括了所有的老弱妇孺在内,怎么整出70万军队来的?至于诸葛亮,哪本史书里记载了他打压别人了?而且诸葛亮指定的接班人根本不是姜维.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古阑修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71
编号 151961
注册 2007-5-4


发表于 2008-5-14 10:0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346 yusuqing 的帖子

LS的朋友首先要搞清楚,姜是什么时候成为蜀汉军事负责人的。诸葛亮生前就上奏给后主“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 诸葛亮死后由蒋琬任大将军,“诸葛亮卒,进尚书令,迁大将军,录尚书事”,诸葛死后四年,蒋琬率军进驻汉中,加为大司马,并任命姜维为司马,率偏师西进。这时的军事负责人是蒋琬。”亮卒,祎为后军师。顷之,代蒋琬为尚书令“,“琬自汉中还涪,祎迁大将军,录尚书事。”“琬固让州职,祎复领益州刺史。祎当国功名,略与琬比。”蒋琬刻意培养的是费祎,接任大将军的也是费祎,费祎才是蒋琬之后的军事负责人。费祎死于253年,而姜维是256年才被后主封为大将军的。
精华帖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8 20:00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2633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