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心湖一笔斋于2005-01-19, 12:50:57发表
原帖由六韬五略于2005-01-19, 10:54:00发表
腐败啊。怎么不腐败了?
后世的官员为什么越来越腐败呢?只见腐败多,不见腐败少。还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官场,知道吗?
等你把官场,士大夫,儒术,诏狱,廷杖,酷吏,这几个关系搞清楚了,再来这里问问题。
既然秦这么腐败了 秦始皇有没有责任? 儒生批评一下 怎么就成了罪魁祸首的呢
是不是秦朝“法天下”原本是积极的 但是由于官员的腐败 渐渐导致了人民的反抗?
陈胜 吴广的起义不是由于官场的腐败 而是由于秦法的规定让他们进退无路
还有 我还没有听说哪个朝代是亡在了腐败上的呢 呵呵
秦的亡就是其体制上 的问题 说穿了就是太迷恋于“法”了 将“法”放在"民“的前面
和儒家的”仁“观点不和 荀子企图调和 但是无论法家还是儒家当时都走向了一个极端 这是两者冲突的基本原因 要说腐败 美国够腐败吧 公开行贿官员不犯法 我看美国倒是世界上法制最健全的国家嘛 法律在美国也没有变成毒害百姓的工具吧
焚书坑儒
著名的赢政震撼,也发生在八十年代,他采用暴力手段来对付儒家学派的崇古
思想。
澎湃的学术思潮中的四大学派:儒、墨、道、法,发展到本世纪(前三),道
家本身没有组织,从不跟人竞争。墨家也告没落,没落的原因不是它的理想不好,
恰恰相反,而是因为它的理想太好,要求太高;以致必须有一种殉道的极端宗教感
情,才可以胜任,这不是每个人都办得到的,不久就发生后继无人的枯竭现象,逐
渐在人群中消失,只留下使人敬仰的学说,供人研究。
于是,实际上只有儒、法两家在对抗,两家的学者都渴望得到君主们的垂青,
法家学派的方法是向君主分析利害,提出具体方案,使君主们悚然戒惧,不得不赋
予权力。儒家学派是拒绝谈利害的,他们只谈仁义,只对君主歌颂功德,使君主们
在非常舒服的精神状态中,任用他们担任官职。大黄金时代是法家学派当权的时代,
在各国从事生死存亡的斗争中,儒家学派自然被排除于权力之门,不过这并不能使
儒家学派灰心。
赢政大帝在九卿之一的“奉常”(祭祀部长)之下,设立数目不定的“博士”
官员(祭祀部兼管教育)。当时的博士跟现代的博士不同,当时的博士是国家最高
的学术研究员,他们有优厚的薪水,地位仅次于祭祀部长,可以经常觐见皇帝,而
皇帝也经常召见他们。秦政府的博士,包括各学派的门徒和学者。事实上只不过以
法、儒、道三家为主,道家所以也被延揽,因为这时候道家已开始发展出来一个新
的支派,这个支派跟阴阳家结合,高举着李耳、庄周的招牌,捏造出姬轩辕也是他
们的祖师爷之一,从事跟道家思想风马牛不相关的两件大的行动:一是他们宣称能
够用火炉炼出使人吃了可以永远不死的仙丹;一是他们宣称能够用同样方法炼出黄
金。言之确凿的不死药或长生药跟炼金术,足以打动任何人的心弦。这个新的支派,
在本世纪(前三)和下世纪(前二),被称为“方土”,即是一种高级巫师,以后
发生的道教,渊源于此。
赢政大帝喜欢出巡,他的足迹几乎遍于中国各地著名的山川。每次出巡,当然
有一个庞大而威风凛凛的随从行列,博士也在其中。每到一处,赢政大帝一定要建
立石碑作为纪念。石碑上夸耀他征服六国,统一世界的丰功伟业。这正是儒家的拿
手,著名的于纪元前二一九年立在泰山顶上的颂德碑,就是儒家学派的博士跟故鲁
国的儒家学派的学者(儒生)的杰作,赢政大帝十分高兴。
于是儒家学派认为机会已到,遂进一步做了一件自信赢政大帝一定会龙心大悦
的事,那就是他们建议赢政大帝分封他的儿子们到各地当国王。纪元前二一三年,
博士淳于越正式上书给赢政大帝说:“从前商周两个王朝,立国都近千年(按,这
是文化打手式的信口开河,事实上商王朝立国只有六百六十二年,周王国连洛阳那
种卖九鼎的日子包括在内,不过八百七十九年,距千年都远得很),主要原因在于
分封儿子兄弟,作为枝叶。现在陛下虽富有世界,可是你的儿子们却跟平民一样,
一旦发生危险,便没有人相救。凡事不效法古人,而能长久的,从没有听说过。”
——注意最后三句话,它表现出儒家学派的中心思想。
然而,这是对秦王朝那种眼睛只看未来的立国精神的挑战,宰相李斯反驳说:
“五帝的制度不相重复,三代的制度不相抄袭。各自使用各自的制度,并不是故意
反古,而是时代前进,不得不如此。陛下创立大业,所建立的是万世功勋,儒家学
者愚陋,对此新的局面,不能领略。淳于越所说的是两千年前三代时代原始社会的
事,怎么能够效法?儒家学者不向时代学习,只一心一意崇拜古人,用虚伪的言语
打击真实。见到新兴事物,先议论纷纷。坚持现在的制度都没有古代好,扰乱民心。”
赢政大帝采纳李斯的意见,儒家第一次碰到政治硬汉。赢政大帝的手段是粗暴
的,他下令焚毁那些使鲁国国君被强迫叩头的儒书(诗书)。超过六十天仍不焚毁
的人,处以鲸刑(脸上刺字),罚做苦工。两个人以上谈论儒书的,一律处决。凡
认为古代才是好的,现代都是错的——“是古非今”的人,全家斩首。但政府图书
馆收藏,供博士们研究的儒书,以及其他学派的著作,跟医药、卜卦、种树的著作,
不在焚毁之列。 这是儒家学派所受到最大一次打击,但仍准许博士们研究,所以影响不大。大
的影响发生于稍后的九十年代,粗野的项羽攻进咸阳后,纵火烧城,政府所保存的
图书,包括儒家的以及其他学派的很多著作,才永久丧失。
赢政大帝虽然焚毁儒书,目的只在限制崇古思想的传播,对儒家学者,仍继续
保留他们的职位,而且继续鼓励他们研究。可是,焚书事件的明年(前二一二),
又发生方士事件,激起赢政大帝采取流血的镇压政策。两位因法术不灵,唯恐怕被
砍头的道家方士侯生、卢生,悄悄逃走。在逃走时宣传说:“赢政这个人,天生凶
恶,只信任他手下的官吏,博士虽然有七十余人,不过吃吃闲饭,受不到重视。他
又喜欢杀人,拒绝听自己的过失。方士们的法术偶尔不能应验,就被处死。他只知
道炼仙丹、求仙药。没有人会这么傻,把长生不死的丹药送给他。”赢政大帝听到
后,咆哮起来:“我聘请这么多知识分子,目的在促进永久的和平。他们中间有人
建议说可以炼仙丹求仙药,像徐福者流,浪费了无数金钱,结果什么都得不到。而
各人之间,你攻击我,我攻击你,不停地互相倾害告密。侯生、卢生,我非常尊重
他们,想不到却把罪过全推到我一个人身上,用这种荒唐的话诽谤我。”于是下令
把首都咸阳(陕西咸阳)所有的高级知识分子都逮捕起来,调查他们平日有没有讽
刺皇帝的言论。调查结果,罪状确凿的有四百六十人,给他们的处罚是全部坑杀,
像长平战役对付那些赵王国的降车一样。四百六十人中,依情势判断,应该全体都
是道家的方士,但鉴于崇古也是一种罪状,恐怕不可避免的也包括了不少儒家学者。
——以上两项被称为“焚书坑儒”的事件,使儒家学派把赢政大帝恨入骨髓。
在此后两千年儒家学派当权的漫长期间,一提起赢政大帝,就破口大骂,把字典上
所有恶劣的字句像炭火一样的堆到他头上。
眼睛先看清楚了,脑袋在想清楚了,要不别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