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三国第一将
性别:未知-离线 孤高的曹孟德

★★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27
帖子 636
编号 140490
注册 2007-4-16
来自 古老的年代。。。


发表于 2007-9-6 11:5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noah58 于 2007-7-8 18:59 发表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原随公孙赞,后归刘备。穷其一生,深明大义,远见卓识,有勇有谋,可谓集忠、义、智、勇于一身。几近完美的形象使其博得了“三国第一将”的威名。
    本文将从《三国演 ...

楼主若是来搞笑得,那么算我白说;若不是,那么就请留意了。

楼主这篇文章漏洞百出,然而放此处却无人指正,实在令人不解。本人不忍看楼主从此错下去,故而从百忙之中抽出点空来,指点一下楼主吧。看看我说的有没有道理:

1,射箭一事,奉先可是一百五十步哪,而赵云呢:

原文:徐盛见前船无篷,只顾赶来。看看至近,赵云拈弓搭箭,立于船尾大叫曰:“吾乃常山赵子龙也!奉令特来接军师。你如何来追赶?本待一箭射死你来,显得两家失了和气。——教你知我手段!”言讫,箭到处,射断徐盛船上篷索。

书中写了,看看至近哪,有一百五十步吗?说不定只有五十步呢?楼主要比他俩箭术至少也得证实一下双方射击目标的距离嘛。

2,哇,此处更搞笑,楼主连对手也都无视了,给楼主看书:

原文:将次到玄德寨前,一声鼓响,关、张二人拦住去路,大叫:休走!”布无心恋战,只顾夺路而行。玄德自引一军杀来,两军混战。吕布虽勇,终是缚一女在身上,只恐有伤,不敢冲突重围。后面徐晃、许褚皆杀来,众军皆大叫曰:“不要走了吕布!”布见军来太急,只得仍退入城。

长板坡赵云遇到个张合就狼狈不坎,死里逃生了,更别说关张许徐了。所以两场仗无可比性。

再者,藏个孩子在胸前甲内,只要你前胸不被人打到,孩子也就没事儿。而背后有个那么大的女儿,若众军从四面八方攻击你背后的人,如何保护?所以保护大人要比小孩难。

好了,再看这段吧:
原文:玄德亦泣。云喘息而言曰:“赵云之罪,万死犹轻!糜夫人身带重伤,不肯上马,投井而死,云只得推土墙掩之。怀抱公子,身突重围;赖主公洪福,幸而得脱。适来公子尚在怀中啼哭,此一会不见动静,多是不能保也。”

赵云救出阿斗后对刘备说“多适来公子尚在怀中啼哭,此一会不见动静,多是不能保也。”可见,当时阿斗是生是死赵云也不确定,弄不好早就死了。当时赵云是无退路,故而死马当活马医,而吕布当年则有退路(退入城内),有选择,无需死拼。若换过来赵云当时也能选择,我看他八成也不敢让小主人冒这风险吧。

总之,这两场无可比性。

3,救汉水一文楼主是读了,可下文您却又漏了,下文中,徐晃亲自引军渡汉水,出马挑战,这次论到赵黄避而不出了。看到了吗?请解释一下,这徐晃这回咋么又不怕赵云啦?莫非徐晃已悟出破解赵云的招数啦?

4,韩式五子是吧,他们的武力很高吗?如果武力不是很高,就算杀赢一千个也有人杀过,杀五个算什么?

唉,实在是没这兴趣再看下去了。说到这大家因该也能看出楼主的漏洞百出了吧。楼主先把以上疑点一一证实后我们再聊吧。

[ 本帖最后由 孤高的曹孟德 于 2007-9-5 20:11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孤高的曹孟德

★★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27
帖子 636
编号 140490
注册 2007-4-16
来自 古老的年代。。。


发表于 2007-9-8 16:3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静淀海 于 2007-9-7 21:37 发表


瑜骇然曰:“此人有夺天地造化之法、鬼神不测之术!若留此人,乃东吴祸根也。及早杀却,免生他日之忧。”急唤帐前护军校尉丁奉、徐盛二将:“各带一百人。徐盛从江内去,丁奉从旱路去,都到南屏山七星坛前, ...



QUOTE:
可是为什么这俩也算有点能耐的将领没有用箭?为什么?为什么?

有趣有趣。还连用两个为什么,像唱歌似得,实在令人忍不住发笑

《原文:遥望前船不远,徐盛在船头上高声大叫:“军师休去,都督有请!”只见孔明立于船尾大笑曰:“上覆都督:好好用兵;诸葛亮暂回夏口,异日再容相见。”徐盛曰:“请暂少住,有紧话说。”孔明曰:“吾已料定都督不能容我,必来加害,预先教赵子龙来相接。将军不必追赶。”徐盛见前船无篷,只顾赶来。》


很名显,这是徐盛指挥问题,徐盛一开始想骗诸葛回去,由这句“军师休去,都督有请”可证实这点。而之后,徐盛见可以赶得上,那么他认为上赶去抓住斩了不就行了?这点从“徐盛见前船无篷,只顾赶来”可以看得出。

再看:
以下是徐盛得到的命令:

《原文:“各带一百人。徐盛从江内去,额从旱路去,都到南屏山七星坛前,休问长短,拿住诸葛亮便行斩首,将首级来请功。”》

若当徐盛必需得到诸葛首级,才能回去请功。当时诸葛人在船尾,身旁有不少人保护着,貌似早有准备,一射说不定打草惊蛇,诸葛就躲入船舱,如草船借箭般的安全;退一万步,就算能乱箭将诸葛射落水去,恐也很难打捞,如何得诸葛首级回去请功?何况当时诸葛船慢,徐盛船快,眼看就能赶上。这种情况下,徐盛就算采取“追上去抓人”的战术,也是可以理解的。

最后说一句,原文都说了“至近”了,你却偏要说赵云射得远?

[ 本帖最后由 孤高的曹孟德 于 2007-9-8 00:46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孤高的曹孟德

★★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27
帖子 636
编号 140490
注册 2007-4-16
来自 古老的年代。。。


发表于 2007-9-11 17:1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静淀海 于 2007-9-9 15:55 发表



好一个至近啊  上面的包龙图也说了   至近不能说明问题  至近只不过是个概念   
貌似北京和天津也是至近    食指和中指也是至近  




说得好 前文的确是徐盛指挥问题  他也的确想过活捉孔明  可是 ...



QUOTE:
好一个至近啊  上面的包龙图也说了   至近不能说明问题  至近只不过是个概念   
貌似北京和天津也是至近    食指和中指也是至近

笑话。龙图八成是来搞笑得,还真有人拿他的话当真了。我只要说一句,恐怕就能戳穿纸老虎了:在赵云箭术高这点上,要立新证的是你们,所以你们有义务提供赵云射得远这点来证实你的论证。我是反方,无需立证。那好,你如何证明当时远呢?你所说的可能不近,可能近云云;你们这可能来可能去的能有多大说服力?还不是距离不明嘛?那还不是论证不足,无法证实嘛。我不早说了,无可比性。真不懂你们还辨什么?

QUOTE:
说得好 前文的确是徐盛指挥问题  他也的确想过活捉孔明  可是在诱捕计划失败以后 他还为什么不放箭

《原文:。。。吾乃常山赵子龙也n令特来接军师。你如何来追赶?本待一箭射死你来,显得两家失了和气。——教你知我手段!”言讫,箭到处,射断徐盛船上篷索。那篷堕落下水,其船便横。赵云却教自己船上拽起满帆,乘顺风而去。其船如飞,追之不及。岸上额唤徐盛船近岸,言曰:“诸葛亮神机妙算,人不可及。更兼赵云有万夫不当之勇,汝知他当阳长坂时否?吾等只索回报便了。”》

被这一箭射断篷索,赵云却拽起满帆,乘顺风而去。这点不写得明白?从后面对话得知,徐盛本就惧怕赵云威名,刚被赵云一顿威吓,难道能立刻回过神来?他只要一愣,等回过神来时,子龙已去。而且就算他追得上他未必不敢追。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孤高的曹孟德

★★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27
帖子 636
编号 140490
注册 2007-4-16
来自 古老的年代。。。


发表于 2007-9-11 17:1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tiger1970 于 2007-9-10 06:31 发表
这样说吧,赵云100合内能否让奉先拿下?此人耐力极强,如奉先拿不下他,恐怕自己就早晚给拿下了。

这个说法好笑之极。君不见赵云长板破书中写道“人困马乏”吗?可见,赵云的耐力=赵云马的耐力,赵云马的耐力很高吗?然而,张飞马超等大战是却换了好多匹马呢,所以张飞耐力大于座下马的耐力。

还有,你如果说从表现来评耐力,就会出现反证:张飞有大战两百多合的耐力表现,奉先只有交战100合的耐力表现,所以从耐力表现看来张飞耐力大于奉先,只要100合内奉先拿不下张飞,张飞就能早晚拿下奉先。可笑吧。所以不能用这种比法。

马中哪匹最有耐力,无非是赤兔马。赵云那匹算不上。赤兔马的耐力才能和奉先相提并论。赵云的耐力最多和他那匹无名马差不多啦。

可别忘了罗本这句话“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人马之中,汉末两。”自己体会这句含意吧。

[ 本帖最后由 孤高的曹孟德 于 2007-9-11 01:25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孤高的曹孟德

★★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27
帖子 636
编号 140490
注册 2007-4-16
来自 古老的年代。。。


发表于 2007-9-24 02:5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ww1988520 于 2007-9-17 17:33 发表
真丢脸,不就是龙图批了一下你的文章有必要处处说人家呢,怕被人说就别发表文章.

我说这位“贴子数量3,功绩0”朋友:

龙图若不满自可去投诉我。

你平时不发言,不为论坛作出任何贡献;如今却自扇耳光,打肿了脸出来充当管理员级别的评论对错角色。切莫自作多情,自台身价;免遭遗笑。

[ 本帖最后由 孤高的曹孟德 于 2007-9-23 12:22 编辑 ]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9-3 22:39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4330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