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冷冰冰 于 2004-2-14 03:22 发表
刘备兴兵伐吴,要为死去的结拜兄弟关羽报仇雪恨。
劳苦功高的赵子龙第一个出来反对。赵云指出:“国贼不是孙权,而是曹操。而且曹操的儿子操丕篡位当了皇帝,陛下应图关中,屯兵于渭河上游,讨伐操丕凶逆 ...
当时,是兄弟情义与势力利益的取舍。在这点上,我还是比较欣赏演义里的刘备的。问世间什么最宝贵,情义还是利益?很难得到答案,但刘备选了情义。其实有些政客是非常卑贱的,为了利益什么都可以出卖;难怪有人说“鸡与政客都会忘记三分钟前说过的话”。可见,有些搞政治的人是非常黑的;虚情假意,有如“鸡”;兔死狗烹,毫无情义。
关羽为刘备而死,刘备也因关羽而亡,可见其中有份千古罕见的真情。
[ 本帖最后由 孤高的曹孟德 于 2007-6-1 02:47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