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为于禁反, 何为忠义?
性别:男-离线 黑传说
(黑传说——静而后能观)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
功绩 70
帖子 6482
编号 1394
注册 2003-10-12
家族 轩辕丐帮


其实个人觉得于禁投降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对曹魏失望,对新兴勃起的蜀汉产生了兴趣,觉得符合自己的志向。

过段时间准备写几个人物的平反贴,于禁就是其中一个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黑传说
(黑传说——静而后能观)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
功绩 70
帖子 6482
编号 1394
注册 2003-10-12
家族 轩辕丐帮


于禁是曹操的一张王牌,关键时刻都有他的身影,比如收复青州兵,于禁的作为使曹军完成了从军阀向正规军团的转变,不过也因此得罪了夏侯敦,于是曹操只能暂时把他雪藏,他估计也从那时开始就很郁闷。
赤壁,蔡张被杀,难道荆州其他的人物,比如文聘就没这实力和威望来统领水军吗?但曹操偏用于禁,可见对他的高度倚重啊,当然,也有可能是看重他练兵速度较快(把青州兵变成正规军用了屠杀的办法,立马收复了青州兵的野心,这样的速度够快的)
关羽北伐,曹操手下能用的至少还有徐晃,但任务还是摊到于禁头上,加了个庞德做副,估计是曹明白单挑上于禁对关羽太脆弱,要防止颜良的错误,后来单独派徐晃去(小说里是一个人,事实上是有副将的,但其副将肯定不咋样),是考虑徐本身武艺,而且他和关羽有交情,关羽不至于不打招呼就一刀过来。
但问题就出在这最后一战到底要怎么打上面了。庞德要战,于禁要守,于是将帅出现分歧(演义里说是于禁要抢功),根据后来徐晃的打法来看,于禁的守的正确的,毕竟关羽远离根据地出击,又没有夺得什么重要的城做给养,不可能长久,而庞德的战是错误的,正符合关羽要求的速战,在这上面,庞德的智力明显不是游戏里的70、80水平,而是50、60左右的智商、一许褚类武夫而已。
对于于禁不战,我个人认为可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曹营很郁闷,往上发展有天花板,而且曹的所作所为已经和他的理想相违背,而此时蜀汉威势却正壮大,因此,于禁有投诚之意,这也是他被虏后表达的意思,相信如果捉他的是张飞,蜀国肯定会多一个能独挡一面的人物。
当然,这样正确的决策最后却成了于禁的滑铁卢,水淹七军,最后被捉。

从曹操对他的倚重和他的表现来看,他的统率能力应该至少在夏侯敦、徐晃之上,同时,他还应该是一个比关羽更值得宣传的正面人物,而不是相反。
关羽的污点不少,缺点明显,而于禁地位相同,一生就只想过一次换个符合理想的主子, 没想到一辈子的修为和作为就被彻底毁灭。

悲啊,人世间的是非黑白就在笔杆子底下被彻底颠覆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黑传说
(黑传说——静而后能观)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
功绩 70
帖子 6482
编号 1394
注册 2003-10-12
家族 轩辕丐帮




QUOTE:
原帖由大雄GG于2005-09-15, 12:14:13发表
于禁在官渡之战的表现过于抢眼,他被冷藏是从官渡之后开始的,平定北方和南征他都没有到第一线指挥作战,后来为了对付如日中天的关羽曹操才不得不派他出战,没想到良将储藏久了也是要贬值的,呵呵

曹操对外姓将领是极少让其有独立作战的机会的,任人唯亲是曹操无法顺利消灭刘备与孙权的一个关键原因

官渡也是曹的关键战场,因此于禁当然要出。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 13:54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8128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