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中国历史实际上就是三千年的粮仓保卫战
性别:男-离线 黑传说
(黑传说——静而后能观)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
功绩 70
帖子 6482
编号 1394
注册 2003-10-12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11-10-12 20:02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写得不错,不过有些地方有问题。
比如小麦来源没说清楚,近东文化扩散论本来就是一个未被证实的猜测,而楼主把这个猜测直接当真,并以此为依据,推论出小麦西来说和中国传播路径,新疆的挖掘其实可以有三个解释(本地、西来、东来)。

以粟为祭品也可能并非是因为其尊贵,而有可能是因为传统。

任何种植都是需要技术的,所以不能以需要种植技术为由来推断水稻在早期得不到推广,没有推广应该是其他理由,比如用水量、阳光、产量。
“特定的日子栽培、特定的日子插秧”也不是什么不可逾越的障碍,农时这种技术问题中国早就掌握。

李自成造反恐怕不是因为粮食不够,而是特定地区的粮食不够。简单说就是南方太自私,不顾北方粮食短缺。

[ 本帖最后由 黑传说 于 2011-10-12 20:03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黑传说
(黑传说——静而后能观)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
功绩 70
帖子 6482
编号 1394
注册 2003-10-12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11-10-12 22:10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6 恨地无环 的帖子

我说的是长期的特定地区粮食短缺,不是说遇到灾害的情况下的短缺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黑传说
(黑传说——静而后能观)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
功绩 70
帖子 6482
编号 1394
注册 2003-10-12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11-10-13 16:10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9 恨地无环 的帖子

不对,南方输送物资给北方,看起来像是南方在牺牲,但同时北方在给南方提供安全屏障,北方也在付出。这是一种分工或者说一种相互利用的关系。

而在隆庆之后,南方开始逐利,大量赚白银,减少基本战略物资的生产,南方因为获得大量白银,而北方本来就缺少获得这种通货的手段(或者说获得成本太高),从而导致整个北方相对于南方变得更加贫困,更加无力购买粮食,而南方则更方便地搜刮北方剩余的物资,使得北方进入不断加速的恶性循环状态(生产不足——》换不了几块钱——》几块钱换不了多少东西——》换来的那点东西不够生产所需——》生存资料匮乏导致生产更加不足——》》生产不足更加换不到几块钱+又通胀了——》》……)——即使没有天灾,北方造反也就拖后几年爆发而已。

这种严重的失衡,根源确实在于人性的太过自私引发的逐利冲动,只看眼前不看长远,以及由此导致的整个社会包括顶层也追随这种潮流,使得原本是调控/平衡中心的政府成了帮凶。——这是金融的胜利,但却是社会的悲剧。因此我一直觉得明的灭亡起点应该追溯到张居正的那场改革,而不是万历或者那几场天灾。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黑传说
(黑传说——静而后能观)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
功绩 70
帖子 6482
编号 1394
注册 2003-10-12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11-10-13 20:10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11 恨地无环 的帖子

白银延明寿不错,隆庆时还算正常,但后来一条鞭之后,用银替粮,底层正常的逻辑就是弃农逐商,追逐白银,因为这样更划算,底层这个选择,也就注定了后来导致明灭亡的南北失衡彻底无法扭转,张居正和克林顿很像。

另外,卫所屯田在任何时代,前期都是好的,总体上可以实现自给,这样节省对民众的掠夺,但发展到后期都会发展为烂泥一片,而且还尾大不掉。这事明如此、清也如此,新中国目前大家也都看到了。

发现我们跑题了,呵呵。

[ 本帖最后由 黑传说 于 2011-10-13 20:17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黑传说
(黑传说——静而后能观)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
功绩 70
帖子 6482
编号 1394
注册 2003-10-12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11-10-16 14:30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4 黑传说 的帖子

小麦来源方面,还有其他可能性,比如出口转内销。

像核桃:
考古人员在对河北省武安市境内距今八千多年的磁山遗址多次发掘中,均发现有碳化的核桃壳,而且数量相当可观。“这比中国核桃引自西域的说法早了6000年”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9-5 04:06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1595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