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论孙刘夷陵激战时曹丕为什么不趁火打劫
性别:未知-离线 哑巴难做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2
编号 131891
注册 2007-4-3


发表于 2007-6-10 06:4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我认为曹丕的策略是最正确的一种,当三方势力共存时,老二和老三之间的争斗,只有在老大完全袖手旁观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我觉得根本不用怀疑吴蜀和谈联手抗魏的可能性,刘备和孙权,那都是经历了数十年风浪的老狐狸.

其实在战争发起时,刘备就不可能不考虑到曹丕会作何反应;同样,在刘备攻击时孙权不作任何实质性的妥协,实际上也是在等待着曹丕的反应.曹丕如果要有所举动,无非攻蜀或攻吴.不管攻哪边,对魏来说结果是完全一样的,就是吴蜀联盟.区别只在于攻吴则刘备得荆州,攻蜀则孙权保有荆州.而正是因为曹丕的"不作为",才使得吴蜀之战陷入了僵局,欲罢不能,旷时持久,最后拼出了真章,以一方元气大伤告终.

从这一点来说,曹丕采取的策略得到了在本事件中能得到的最大的收益.对于魏来说,棘手的是吴蜀联手,而单独对付他们任何一方,那相对来说就轻松多了.所以吴蜀之战一有结果之后,曹丕马上就动手伐吴了.至于"吴礼敬转废",只不过出现在史书上的战争借口而已.

在攻击对象的选择上,曹丕同样是正确的.如果从汉中攻蜀,吴在荆襄必有动作;而攻吴,则与蜀根本没有接触点,元气大伤的蜀只能作壁旁观完全不插手.

至于这次攻击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那我看来,只能撇开不谈了,不以成败论之.当年他老子同样是压倒性优势,不也惨遭赤壁之败吗?曹操赤壁败后,遭到了孙刘极猛烈的反击,而这次,曹丕从容多了,凭吴独力,根本谈不上什么反攻的能力.这就是这事件中曹丕所取策略正确的体现--如果不是刘备刚受重创,此时局面恐怕会严重得多.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5 20:19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8625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