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毛主席指出诸葛亮在军事上的三大失误
性别:未知-离线 avami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5
编号 126569
注册 2007-3-24


发表于 2011-10-30 02:3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不敢妄言主席见解有误,但很明显主席是根据三国演义来评价诸葛亮的。

私以为隆中对兵分两路还是很有道理的,是基于实力及形势做出的战略安排。兵分两路并非不分主次伸出两个拳头打人,而是没有集中主力一路决战的资本,且荆、蜀调动不便,故以荆州方向牵制敌方兵力。关羽在威震华夏之际,时曹魏政治动荡许昌叛乱,群盗遥受关羽号令(天下有变),襄樊军团、于禁援军基本覆灭,合肥线兵力被吴国牵制,关中线兵力驰援襄樊,荆州军的成果已远超过“偏军”、“奇兵”,已创造了主力、“正兵”出动的条件了。从关羽筑城、发动群盗等军事准备工作看,此役不可谓之仓促,或许成果大大超出预料了,导致后勤供应跟不上(也跟荆州只剩三分之一与隆中对情况不同有关),才发生因军械与二将生隙、因粮食与孙吴交恶的事件。至于关羽速亡,估计蜀汉谁也料想不到,或因准备不足导致“正兵”没有出击,反正没有关中线有所动作的记录。

至于说隆中对未考虑同盟关系的变化也未必。因为诸葛亮的期望值只是孙吴不来与蜀汉闹事即是对曹魏的牵制而已(贺孙权登基语),且关羽筑双层公安城、刘备派小舅子糜芳守公安,已对孙吴做了充分的防备,不料老亲家、老革命、老同志糜芳居然叛变了(总有一种糜芳才是隆中对未彻底实现的关键的错觉)。若糜芳不叛变,若庞统不战死……可见:1、小人物改变历史;2、战略规划应考虑人的性格。
(PS:白衣渡江应指将士兵伪装成平民,至于古代普通百姓是不是必须穿白衣就不得而知了。)

总之荆州情况的变化使得隆中对实现的可能性变小了,但不能说其战略安排一定不对。
战争从来不只是搏杀、奇谋,跟后勤、内政、外交等等有很大关系。
有些史料记得不是很清楚。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9-7 03:43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8489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