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转贴:曾德昭《大中国志》摘录——真实的万历朝, 兼谈明朝有多少人口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10-11-19 10:3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一个王朝到了后期,出现腐败、行政僵化是很惯见的,腐败的产生恰恰说明了文明的存在。

明朝后期,接连天灾,加上本身机制运转不畅,财政崩溃。所以说气数已尽。

但满清的更糟糕不等于明朝就不糟糕。与满清的统治相比,明朝当然是好很多,而且是多得多。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10-11-19 11:0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中华不败吴俊善 于 2010-11-19 10:43 发表



曾德昭不是明朝后期的描述?

你应当说出明朝哪里糟糕,不能随便说。

曾德昭还说了一些负面的评价,你怎么不引?
“至于逻辑,他们没有别的规则,仅有按自然其实给他们的条例。”
“他们完全不知代数”

还有,我想跟你说,你的引文很多不是曾得昭的《大中国志》,而是出自门多萨的《中华大帝国史》

我也想请问你一个问题?你找资料从来不核对么?你不用实体书只在网络乱搜集?你不利用图书馆只是用百度么?请老实回答。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10-11-19 11:2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中华不败吴俊善 于 2010-11-19 11:15 发表


为了证明我的错误,请你们把曾德昭的原文,及曾德昭关于明朝的缺点引上来好吗?

我引的这两条就是原文,你没读过曾得昭的书吧,你肯定没读过。我估计你就是搜集了一些破网文,你恐怕连杜车别的文章都没读过。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10-11-19 11:3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中华不败吴俊善 于 2010-11-19 11:30 发表


你引用的能说明明朝后期是黑暗的?

你只说他说了,明朝人不知道代数,不懂逻辑。

这是他对中国文化不了解的缘故,他怎么能看完所有的中国书籍呢?

他对中国文化不了解,那他对中国当时的官场又能了解多少?曾得昭对中国监狱滥用私刑抱怨甚多,他的一名同伴就死在监狱里。

“朝穿青衣而入,暮各持金而回。”“每以得利为夸,惟以得利为夸。”
这些曾得昭照样看不见

整个满清都处于思想控制、民间穷困的状态中,这点大家都无异议。但明朝末年的贪官猾吏横行,政治僵化腐败也是实情。

废话不要多讲,你就说,你到底读过曾得昭这本《大中国志》没有?你到底知不知道,你所谓的引文有大半跟这本书没关系。

[ 本帖最后由 悼红狐 于 2010-11-19 11:40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10-11-19 12:1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10-11-19 11:53 发表


曾德昭书的第二部,很多都是对监狱私刑的抱怨。

至于对中国到底了解多少,这在楼主来看是不重要的。反正说明朝坏话的地方,就归之于不了解,说明朝好话的地方,就奉为圭皋。

这倒是很便利的归类法。

楼主那些引文多半不出自曾得昭的《大中国志》,我估计是网上以讹传讹,然后他又不加核对。

其实说起来,明朝虽然腐败,但起码经济搞得不差,老百姓过日子的质量放到整个中国历史里恐怕算是好的,宋明两朝的老百姓生活滋润,有吃有穿,晚上有娱乐,不爽政府了还可以到闹市上痛砭一下时弊,最重要的是,还有数百年的承平时光。虽然也受到官府盘剥,忍受政府腐败贪污,但比起先秦汉魏,动不动就横死路边,要优越的多。

况且,腐败虽然令人痛恨,但腐败就是文明的标志(李零语),真给人们共产共妻了,人们恐怕更不乐意。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10-11-19 12:4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10-11-19 12:15 发表
门多萨貌似没有到过中国吧。

他的《中华大帝国史》都是道听途说的。

不过也反应出来了当时欧洲对中国的一种美化幻想。就如同今天的网络美分党对美国的幻想,或者毛左对毛时代的幻想、果粉对民国时代的幻想 ...

门多萨没有来过中国,但也不能说是完全的道听途说,他主要是编辑了当时来过中国的传教士的回忆录成此书。最主要的是葡萄牙人克路士和西班牙人达拉的记述。
门多萨的书中对中国的描写我倾向于认为有美化,但不过分,比如对南京的赞美,因为这个可以和张岱的《陶庵梦忆》做印证。还有一个原因是,门多萨在书里批评明朝的地方也是相当犀利,比如他曾说中国的刑罚“严酷和残忍”。

lz引用的,虽然出自门多萨这本书,但实际上最早是奥瓦列斯《埃塞俄比亚史》的附录,是一个被囚禁在马六甲的人写的,有多大的夸张就不知道了。但门多萨本身的描述还是较为写实。

算起来,曾得昭算是美化比较多的人了。估计,中国人当时压根就没把这些鬼佬当心腹,很多秘辛,走马观花是见不到的。利玛窦、汤若望如果有专门的写作,真实性就大大增加了。

但比起欧洲普通农民和市民的生活水平,我觉得宋元明三代的人民生活确实是很好很好啊。当时的欧洲城市污水横流,垃圾如山,疾病横行,房屋低矮,城市逼仄,农民生活困苦,我印象非常深刻的就是扣出一块黑面包当晚餐的欧洲家庭情景。

[ 本帖最后由 悼红狐 于 2010-11-19 12:46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10-11-19 15:1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中华不败吴俊善 于 2010-11-19 14:22 发表


中国有没有代数,你到这个网址看一下。

http://166.111.120.55:8002/paperindex4.htm

我当然用百度。要让看几十万字的曾德昭日记,够一个月看的。

看利玛窦的中国游记,也得一个月看,哪有那么多时 ...

我怎么有时间看?

还有,我知道你的水平了,我不跟暑假党、网文党和百度党讨论问题,对不起。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9-16 00:07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9249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