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会员
|
搜索
|
统计
|
帮助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炎黄春秋
» 明朝皇帝VS清朝皇帝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20150519版)发布
(2015-5-19)
论坛营运现状公告
(2014-8-10)
三国志12pk版下载
(2013-4-20)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对外开放
(2013-1-16)
岳飞传解密剧本发布
(2011-4-12)
招募各版斑竹和网站管理技术人员
(2006-4-19)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
开通个人空间
|
加入资讯
标题: 明朝皇帝VS清朝皇帝, 相同点与不同点的对比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1
发表于 2009-12-4 22:4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恨地无环
于 2009-12-4 22:35 发表
张春被俘十载,服故衣冠,不失臣节,最终绝食而死。皇太极赞其为文天祥,对这类忠义之士以神人视之。
朱棣诛方孝孺十族,烹铁铉耳鼻强其自食,割陈迪亲子鼻舌强其食,凌迟建文众臣,投其妻女于教坊,使二十大汉 ...
方孝孺十族纯属讹传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2
发表于 2009-12-4 22:5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恨地无环
于 2009-12-4 22:50 发表
坐诛数百人非虚。
朱棣被诟,无非是发明了“十族之诛”。既然这个东西纯属子虚乌有,那显然罪恶就等而下之。要论文字狱,除了北宋少见宽大之外,谁又比谁慈悲过?一个明史案,牵连数千人,恐怕也是空前绝后的壮举了。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3
发表于 2009-12-25 21:5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dreambe
于 2009-12-25 19:51 发表
当清朝皇帝仅仅是满人皇帝时,他们只顾及满人的利益,对反抗他们的汉人进行惨无人道的大屠杀。
当清朝皇帝成为天下共主,从野蛮走向文明,他们自然就不再屠杀汉人。
三藩之乱平定后,清廷有大规模屠杀过汉人吗?
康熙迁海时,莫名其妙就被死的人,也有百万吧,算不算屠杀,是不是大规模?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4
发表于 2009-12-25 23:1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dreambe
于 2009-12-25 22:22 发表
多谢指正,我上面的话确实有点过,不管怎么说,屠杀都是一种罪行,不管有没有道理。
有些时候我也在想,如果满清入关之后,不靠屠杀和奴役的强制手段,能统治得了中国吗?
明朝最伟大的几位思想家,除了王 ...
没有陈献章,哪来的王阳明?
陈献章你兴许觉得层次低,何心隐总不低了吧~
用程朱理学限制人的思想,搞笑,二程和朱熹恰恰就是你口中认为的“伟大的学者”。
[
本帖最后由 悼红狐 于 2009-12-25 23:12 编辑
]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5
发表于 2009-12-26 22:0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09-12-26 21:34 发表
我想,有个问题你没有搞清楚。那就是粮食产量不是想增加就能增加的,它受制于许多因素,而就古代而言,最大的制约因素一是耕地面积,二是生产技术。
明朝的粮食产量的确很高,这是无法否认的。但我们也应 ...
这只能说明清朝人肚子永远没有明朝人吃得饱,除了这个,还能说明什么?
而且,清朝能支持四亿人,除了粮食,最大的功臣是明代开放从菲律宾引进了美洲的土豆,要是学着满清闭关,土豆进不来,我不觉得清代能支撑起这么庞大的人口。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6
发表于 2009-12-26 22:1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09-12-26 22:06 发表
清朝老百姓有没有明朝老百姓吃得饱,我不知道。但我起码可以知道,清朝老百姓孩子出生率和成活率,都比明朝高。
至于说土豆,这个的确是的。其实不单单是土豆,最大的功臣是玉米,也是明朝引进的。
所 ...
“大体相同的粮食产出。但清朝人口硬是比明朝多了一倍。”这难道说的不是清朝人普遍饥饿么?至少饭量只能有明代人一半啊。
农耕社会是不是人口越多就越好呢?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7
发表于 2009-12-26 22:1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氢氧化氢
于 2009-12-26 22:13 发表
明朝引进了种子,但在培育技术上没进一步发展所以不能大规模推广。不然的话,明末解决了粮食问题,说不定还真能挺过来。
任何种植都有一个渐进过程,明末时候稻谷和小麦是绝对的粮食主力,哪怕是现在也是稻谷和小麦是最主要的主食。如果我没记错的话,1640年前后是近百万年来第六次小冰河的高峰,1645年以后气温逐步回升。
这对于人而言,是完全不可控的。因此,因为气候问题导致的粮食歉收跟明政府基本没关系。倒是腐败和压榨问题才跟政府相关。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8
发表于 2009-12-26 22:4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intermlbai
于 2009-12-26 22:31 发表
出生率和存活率这个是根据人口数量反推的吧?
另外,粮食产量相同情况下人口多一倍是不是就每个人一定吃到的少一半?假如同样出产10000斤粮食,你一个地主拿走8000斤,剩下的可能只够养活10个人,但是换个地主 ...
明代藩王的占地面积绝对数上确实很大,但以全国耕地比例来看却仍属微小。
另外,明末的土地圈占导致大量农民失地这是事实,但有趣的是,土地兼并不是明朝的专利,农民失地也不是明朝的专利,但失地农民大部分流入城市成为工商业者这倒是很独特。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9
发表于 2009-12-26 22:4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氢氧化氢
于 2009-12-26 22:43 发表
小冰期对农业的影响只能说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人类文明几千年了,正常运作的社会应该具备抵抗这种气候变化因素的能力,明朝自己不出问题,根本不用怕什么小冰期。小冰期影响的是全人类,又不是只针对明朝。
中国历史上三次较为严重的冰河期出现的时间点分别落在秦末、宋末和明末,这恐怕不是巧合。靠天吃饭的农耕社会,每年的平均气温下降1~3度,足以让大面积的粮食根本无法成熟。那会儿还没有大棚技术吧。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10
发表于 2009-12-27 10:1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humi100
于 2009-12-27 10:05 发表
又见冰河传说,是不是最近科幻小说太多了,哪康熙是怎么挺过来的?
难不成康熙朝有大棚技术了?
康熙朝是十多年以后了吧
大约在1630年到1655年气温降到最低,1655年到1690年短短的35年,气温迅速回升
从1470年前后到1900年,都处在小冰河期内,但最低值发生在1644年前后,其余时间均大幅高于这个峰值,这点还是不难理解吧
气温下降对于明帝国的影响从成化、正德时期就开始显现,到了万历后期逐渐进入峰值,顺治五年以后气温反弹,一个集权帝制的国度随着时间推移,行政腐败问题会越来越重,效率低下,反应不灵敏也会越来越严重,所以明末无法像成化时期作出反应。即便高效做出应对,也扛不住越来越冷的气温。
[
本帖最后由 悼红狐 于 2009-12-27 10:24 编辑
]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11
发表于 2010-3-21 10:2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伟君子
于 2010-3-20 23:45 发表
红狐这些是从哪里看来的?还有这个东东影响有那么大么?
当时国家还有不少银子用来镇压农民起义,而且南方农业生产受影响基本上比较小。而且小冰河很容易推导出天灭大明的理论来,这就很无聊了
红狐在很多历 ...
我们习惯于得到答案,而不问问答案是否荒谬。其中以历史发展的主次要矛盾说最为荒谬不经,但它符合人的逻辑思考,于是大家都觉得很对。
农业生产直接关系到人的存活,现在物资丰盈,我们没感觉,恩,西南大旱,你知道现在已经出现了囤积大米的风潮了么?无数期货操作者都瞄准了蔗糖期货。
王绍武王日升《中国的小冰河期》一文的图表告诉我们,1644年前后,全球范围内出现了极具寒冷的冰河期,范围选点是中国东部、南部、西部、江西、北部、日本、朝鲜、北欧、英国、冰岛、新西兰、格陵兰、美国。“许多无可怀疑的事实证明, 大约在十六世纪到十九世纪之间, 地球上广大地区出现了寒冷气候, 人们称为小冰河期。”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轩辕史话
> 炎黄春秋
> 我思我在
> 法律探讨
> 三国史话
春秋文艺
> 古典小说
> 诗词歌赋
> 现代文艺
> 韦编三绝
> 对联雅座
> 滴翠亭
> 藏经阁
> 双七钟社
> 笑书神侠
> 辕门射虎
> 虎帐点兵
游戏人生
> 同人战棋手游
> 三国戏英杰传
> 三国鼎立
> 轩辕公会
> 三国志12
> 英雄史诗
> 运筹帷幄
> 人间五十年
> 步步为营
> 游行天下
> 游戏贴图
轩辕工作室
>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
> 豪华曹操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
> 大一统演义
> 曹操传MOD作品交流
> 东吴霸王传
> 封神英杰传
> 杨家将
> 吕布传
> 三国无双战略版
> 北宋志·赵匡胤传
> 战旗春秋
> 曹操传MOD制作交流
> 金庸群侠传MOD交流
> 风华录
> 设计与修改
怡情岁月
> 影音经典
> 动漫先锋
> 绘画摄影
> 情感轩辕
> 衣食住行
> 体坛动力
> 谈股论金
参政议政
> 迎宾阁
> 鸿胪寺
> 登闻鼓
> 监造府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24 01:54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1113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