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完美剧:Kung Fu Panda-功夫熊猫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8-6-13 16:2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完美剧:Kung Fu Panda-功夫熊猫

完美剧:Kung Fu Panda-功夫熊猫
        六一大档,我只是在期待《葫芦兄弟》,与其说是期待一部电影,不如说在期待一次童年。一次Youth without Youth的童年。不过汶川一震,顺带火了熊猫,滚滚靓照风传大江南北。所以说择日不如撞日,梦工厂这次赚大发了,免费得到了不少广告。《功夫熊猫》公映,我也尝鲜一把。
        熊猫,功夫。名字就充满了噱头,浓浓的中国味道,奇怪的组合,当然就是夺人眼球的效应。这种商业片,抱着看看就过,娱乐的态度最好,轻松又有趣。不过想要拍出一部好的商业片却也不是简单的事情。《功夫熊猫》堪称完美。一部有着踩对了节奏的片子,和精打细锤的台词。
        或许那熊猫还没现实里的好看,不过电影中有真正的笑料。而不是搞个工兵卫的帽子罩在赵云头上,或是秦始皇高喊和平,要么放人肉风筝绕圈。打斗也很好看,或许眼花缭乱不如《变形金刚》但一招一式却也有模有样。
        我敢肯定,导演对极宫的构思来源于武当山天柱峰的演绎,那扇门也太像金殿的门了。电影的场景反映了西方世界对中国的一切想象的集合,高跷、灯笼、木吊桥,虽然山下是徽派的马头墙,山上变成了金黄的宫殿建筑非常乖异,但表现出来的却很中国。连水池都设计成了阴阳太极图。不过,这次的集合,却不像以往一样生硬的堆砌,而形成了有机的组合,虽然还不那么地道,不过已经非常了不起,除去汉学家外的西方一般人,能构建起这样一副中国图景,至少我看起来都感觉很悦目,像看纪录片《圆明园》一样。而师傅和肥波夹包子一段的场景直可媲美香港《太极》中那个瀑布的桥段。
        这又是一部非常美国化的影片。从故事的套数到台词的设计,老套里有新意,重复中见不同。如果不非把它看做开天辟地新方式,那么在旧有套数中演练的美国喜剧电影,可以说非常成熟和好看。
        我想,这部片子对于中国人会更加有亲切感,还表现在一些语言方面。且不说Kung Fu是直接音译自功夫。片中至少还出现了五个直译自汉语的词组,分别是Bing Bang冰棒、Shi Fu师傅、Wu Gui乌龟、Dou Fu豆腐和Wu Shi巫师。
        不必指责它模式化的人物角色安排,其实,那些出人意表的小情节和肥波搞怪的表情,也够让我们很开怀了。
        我欣赏这部旧套路中新演绎的动画片,它有我一切的幻想,熊猫、中国式的场景、功夫、中国文化的符号、诙谐的台词、踏对了的电影节奏、动画片、不说教和感动。我喜欢开头的天马行空之梦、喜欢肥波学着万户飞入会场、喜欢肥波与师父的斗嘴、喜欢老乌龟的睿智、喜欢性格各异却身怀绝技的虎妞、阿鹤、小蛇、嘡啷和皮猴,还有肥波每次跑上山来的气喘吁吁。
        其实,说到底,我的完美要求很低,只是一个流畅合理的故事,逗人愉快的桥段、美丽的场景、不说教的主人翁和踩对了的节奏,这才不让人发闷。可我却在美国人拍的中国片里才找到。
        而这部片子的缺点,就是太短了,真不尽兴。
2008/6/13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眼儿媚 2008-6-15 16:45 +100 原创奖励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8-6-16 11:5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本片最大的亮点在很多中国元素,却已不是简单堆砌,看得出是理解上的综合
据说是香港制造,美国贴牌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8-6-20 01:0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风使 于 2008-6-20 00:43 发表
红狐那么喜欢,那说明一定会有续集的,等着吧。

下次拍 功夫红狐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8-6-30 20:0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吴元叹 于 2008-6-30 19:38 发表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有果怎么还有花呢,且果都是大桃子了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21 08:38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9610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