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经行记(杜佑所记载的部分), 某人想看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6-12-20 01:0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表欺我手上无书~~~
终究让我对出来~~老兄,你这个乱码也太过分了,这种质量你自己能说服自己???~~你哪个网页抄来的?
等我明天跑趟图书馆找本《经行记笺注》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6-12-20 01:0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XM8 于 2006-12-20 01:06 发表

这个质量还算差啊?
你去找个网页抄抄看啊
你随便乱说已经不是一次了,你说的话实在叫人难以相信

至少比争论里面不举一条史料的好些吧
说实话,你这么做是材料不对等,这种争论是不公平的,因为我没有义务成为史料供应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6-12-20 01:1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谭文山 于 2006-12-20 01:10 发表
XM8兄的人品我是相信的,我从未见过他没有凭据的乱说,悼兄还是把自己的论据拿出来再说话好一点。

文山兄移步到《中国军队历史上战斗力最强的十个年代》一贴里看看,到底是谁一条史料也不曾列出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6-12-20 01:1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XM8 于 2006-12-20 01:14 发表

是你说唐军有7万人的,又不是我说的?我说唐军有多少人了吗?
你是没有义务成为史料供应商,经行记还是我帮你找的呢

我俩先核实《经行记》吧~~~
对了,你还有义务把《考异》和那两个番人的东西顺便驳一下~~有劳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6-12-20 01:2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XM8 于 2006-12-20 01:20 发表

你不是看过《经行记》的吗?我在哪里做了手脚应该一看便知啊

《考异》上说的是从<唐历>不是<唐书>

阿拉伯人记载的我不是解释过了吗?

你以为我活了这些年只看一本《经行记》,能熟到哪个字哪段都记得?
我不是张松,不能过目成诵~~~史料这玩意儿,网上得来的终究是差了一段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6-12-20 18:5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天宝中哥舒翰克吐蕃青海,青海中有岛,置二万人戍之。旋为吐蕃所攻,翰不能救而全没。安禄山讨奚、契丹于天门岭,十万众尽没。高仙芝伐石国,于怛逻斯川七万众尽没。杨国忠讨蛮合罗凤,十余万众全没。
———杜佑《通典》

杜佑的来源全自杜环《经行记》,就算你不承认,但仅杜佑的年代身份来断,也不能过分怀疑否定吧,他的数字恐怕比新旧唐书要可靠的多~~~虽说旧唐书前半段源自国史,但国史尽无,无法确认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6-12-20 21:1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XM8 于 2006-12-20 19:53 发表

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杜佑的来源全自杜环《经行记》"?
杜佑凡是引用<经行记>的地方都有:"杜环经行记云"或是"杜环记云".你贴的这段话可没有.
我好像没有说过<通典>和 ...

这个,没必要人家说一句才懂一句吧,怛罗斯战征发了很多少数民族,汉军可能只有2-3万,部落军很多,沿路召集部队,到战场7万人。
没啥不妥吧~~~你非要否定杜佑这个当时人的记载(其实是更当时的杜环),不妥啊

[ 本帖最后由 悼红狐 于 2006-12-20 21:12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6-12-20 21:4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谭文山 于 2006-12-20 21:28 发表


原来这些都算唐军......明白了,原来解放军打的汪精卫伪军都算日军,南韩伪军都算美军

我D随时战报都是歼灭日伪军***,你莫非想以此摸了我D的功绩?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6-12-20 22:3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补给说一般情况下倒是合理,可我觉得恰恰在这个战役上没用,因为怛罗斯周围到处都是中国人,
“旦罗斯多华人,尚华语,为突厥掠去者,群保此,有小城三百。”


根据这个记载,《新唐书 西域》“西赢百里至呾逻私城,亦比国商胡杂居。有小城,三百,本华人,为突厥所掠,群保此,尚华语。”
要是据此判断,远征的恰恰是阿拉伯人而不是唐军

[ 本帖最后由 悼红狐 于 2006-12-20 22:42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6-12-20 23:0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XM8 于 2006-12-20 22:54 发表

第一,被突厥掠走的人大多数在突厥失败以后大多返回了唐朝,而这段记载的具体时间我们不知道,也许是在汉人回乡之前,也许是之后.

第二,如果是之后,那么也说明不了多大问题,说了是小城三百,如何能给数万大军提 ...

原文是一个和尚的游记\行记~~之类,我明天找找,就在此役之前后,可以证明

可以说说我的推测了

这则材料,至少说明了,唐军完全可以不用带那么多民工来搬运粮草,至少不可能如你估计的那么多,实际上唐军等于半本土作战

就抵达此城距离看,阿拉伯要远过唐军,而且阿拉伯人的资料显示,阿拉伯是一路杀将过来的唐军则无战斗

另有这么多的华人在那个地方,问题便是,除了两万唐军,和不是先前预计的那么多的民工,那剩下的人呢?

根据《考异》知道,藩汉六万~~说明除了汉军,还有藩军,事实上唐军也确实动员了部落军参战

如果民工们一万左右,那么藩军部落军三万到四万,唐军总兵力没有七万也有六万

而阿拉伯人的兵力可以参考他们自己的记载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3 12:21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3707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