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三国演义中赵云的年纪问题
性别:未知-离线 归帆去棹

Rank: 2Rank: 2
组别 士兵
级别 在野武将
好贴 1
功绩 5
帖子 24
编号 113816
注册 2007-2-27


发表于 2007-4-18 13:1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在《三国志》中,诸葛亮首次北伐是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赵云卒于建兴七年(229年)。《三国志》中只有赵云卒年的记载,但没有任何年龄上的记载。
  【(建兴)五年,随诸葛亮驻汉中。明年(建兴六年),亮出军,扬声由斜谷道,曹真遣大众当之。……七年卒,追谥顺平侯。】――《三国志.赵云传》
  而《三国演义》中把这两个时间都提前了1年,分别是建兴五年(227年)和建兴六年(228年)。
  【选定建兴五年春三月丙寅日出师。忽帐下—老将历声而进日......乃常山赵子龙也。】――罗本《三国演义.第182回孔明初上出师表》
  【孔明跌足而哭曰:“今岁不想丧了许多将佐,今日子龙又死,乃国家损一栋梁,吾去一臂也!”......建兴六年十一月日,丞相诸葛亮上表。】――罗本《三国演义.第193回孔明再上出师表》

  现在按三国演义:
  演义中关于赵云年龄的记载主要有以下两次:
  1、第13回赵子龙磐河大战:【文丑急捻枪来刺。看看来近,草坡左侧转出一将,马上须无铠甲,拈枪直取文丑。两马相交,如花似锦。公孙瓒扒上坡去,看那少年大战文丑六十合,胜败未分。】
  ――磐河大战发生在初平二年(191年),这里明白写着赵云是一个少年,虽然没有具体年龄,但既然是少年,顶多20多岁,不到30岁。
  2、第183回赵子龙大破魏兵:【(邓)芝贺曰:“某见将军如此英雄,不想寿已七旬,精神尚在。今日阵前独胜四将,世之罕有也!”
  后人有诗赞曰:忆昔常山赵子龙,年登七十建奇功。独诛四将来冲阵,犹似当阳救主时。】
  ――演义中诸葛亮首伐中原是建兴五年(227年),离磐河大战过了36年。这里邓芝贺赵云“寿已七旬”,后人诗赞“年登七十”,所以大家都认为赵云当时至少70岁了。那么,磐河大战时赵云至少34岁了,怎么能算是少年?关于罗贯中BUG的看法就是这样来的。
  有一种解释:根据词典,“十岁为一旬”。也就是说:1-10岁为一旬,11-20岁为二旬,21-30岁为三旬,31-40岁为四旬,41-50岁为五旬,51-60岁为六旬,61-70岁为七旬,71-80岁为八旬。所以,邓芝贺赵云“寿已七旬”,其实是说赵云已经60多岁了,而不是70多岁,否则就该贺他““寿已八旬”了。但这个关于“旬”的解释,和演义中黄忠的年龄又不吻合,无解。
  综合起来,个人更倾向于以上关于“旬”的解释。首伐中原时的赵云应为60多岁,也就是说磐河大战时为20多岁,称为少年是可以的。
  再考虑一些旁证:赵子龙智取桂阳时为建安十四年(209年),桂阳太守赵范欲促成其寡居嫂子与赵云的婚事,赵云翻脸而去。后来他对刘备说:“天下女子不少,但恐名誉不立,何患无妻子乎?”
  ――若按照建兴五年(227年)赵云70岁算,取桂阳时他已经52岁高龄了,赵范还会促婚吗?都50多岁了没结婚他还说什么“何患无妻子乎?”而赵云卒时已经有长子赵统、次子赵广了!
  另外,按这个算法:长阪大战时(208年)赵云已经51岁;汉水大战(219年)救黄忠,使张郃、徐晃心惊胆战不敢迎战时是多少岁呢?62岁!这是不是太强了?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7 01:47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9353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