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北进还是西进,东吴在公元219年面临的选择
性别:未知-离线 灭鼠三号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8
编号 111396
注册 2007-2-20


发表于 2007-2-26 20:28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07-2-25 02:21 发表
----你连孙权不满意的根据都没有, 还说什么? 孙权不满关羽和刘备得势就不能破盟?
根据就是孙权没有达到目的,差得很多,他能满意吗。后一句不知你在说什么。

----孙权不借南郡是因为要办手续的根据在哪?
孙权借出一地就强要三地, 刘备也因目前情况拖延一下, 结果就被出兵攻打了.
孙权是可以出示借条, 问题是孙权要的地方却不是借出的南郡而是另三郡.
借你50元还你50元加利息可以. 但是借你50元我去睹赢了400元你要向我拿150元我就得考虑清楚了. 谁不厚道呢?
某二号还规定借方考虑都不许考虑, 被打还要不还手, 最好再多给50块以示清本, 标准高利贷嘴脸.
孙权借出的,可不是只有一地这么简单,整个刘备所拥有的所有的荆州土地,都是在“借”的范围的。当然,刘备在略荆州南部时有功劳,但这不意味着南部郡州就是刘备的了。
我没说不允许刘备考虑,更没说被打不还手。刘备可以考虑,被打了当然要还手。问题是,你不能因此就说孙权不厚道。欠债须还钱,人家性急了直接上法庭请求强制执行,没有过错。毕竟,谁敢保证让刘备考虑好了,荆州就能归还?如果不还不还是要打?


----1 笑, 夺三郡时孙权就不是为了要荆州了? 怎么不因为破盟了, 就顺道整盘要? 不任命汉中太守? 为荆州破盟, 是因为盟友不厚道, 孙权要争取自己的利益. 所以并没有意图指染盟友另外的土地. 第二次破盟, 是因为惧怕对方得势. 而不是为了荆州而破盟, 所以想连对方的所有地盘都要了.
既然破了盟,当然是对方的土地都想要啊,你说这些语无伦次的话,让谁能明白你想表达什么意思?

2 搞笑, 大口不. 借个南郡 , 就还要武陵零陵都得要回来. 这样还算是为盟好?
是刘备求和, 孙权允诺, 再谴诸葛谨去商量的.
至于连个南郡都远远抵不了, 武陵零陵还没要回来, 在哪体现出孙吴有这种打算的? 你帮孙某人YY啊?

看看《先主传》怎么说的:
二十年,孙权以先主已得益州,使使报欲得荆州。先主言:“须得凉州,当以荆州相与。”
很明显,孙权的意思,不仅南郡要收回,其余地方也要收回。


----儒意类既然知道那是抢, 还说什么孙吴为盟好? 不知道有人说过刘备是为了与刘璋的联盟而抢益州的不? 你可是说孙吴要了荆州就不会打益州主意, 一心为盟好的哦. 那也就是说, 孙吴不是不会打益州主意, 那么就是说给荆州也同样满足不了孙同盟那种兽心了?
吴闻蜀败,遣将军盛宪西上,外托
救援,内欲袭宪。宪曰:“本朝倾覆,吴为脣齿,不恤我难,而邀其利,吾宁当为
降虏乎!”乃归顺。
是啊, 本来还没亡的, 本来还没降的, 就因为同盟来趁火打劫, 罗宪才降. 现在倒好, 直接说对方已降魏, 强人强人.
甭管打时降没降, 吴出兵攻蜀时罗宪还未降魏就成了. 是孙吴那种同盟干得好事, 专门检同盟便宜. 就是那副嘴脸了. 关荆州鬼事

不管怎么说,孙权收回荆州,客观上双方不相争了,对联盟有利。
至于蜀亡时人家来攻永安,是考虑到蜀国毁灭在即,联盟已经不存在了。


----璋卒,南中豪率雍闿据益郡反,附於吴。
先是,益州郡有大姓雍闿反,流太守张裔於吴,据郡不宾,越隽夷王高定亦背叛。是岁,主皇后张氏。遣尚书郎邓芝固好於吴,吴王孙权与蜀和亲使聘,是岁通好。
嗯, 我真搞笑, 附于吴的雍闿等辈在孙刘复好后, 孙权是如何处理的? 蜀地到底和平不和平?
看看那益州刺史是处于哪的? 交益边界. 孙权有没有在复盟后撤回来?
丞相诸葛亮平南土,阐还吴,为御史中丞。----刘璋传
看看孙权这友好的同志吧, 复盟是复盟了, 派去交,益边界的那位益州刺史依旧摆那捣乱. 原来诸葛亮平南时还是破盟状态, 很好很好. 蜀吴和平几十年了. 很妙很妙.
你说的这两件事,都是历史遗留问题,根源在于双方的破盟。这类事情,只是孙权给刘备施加压力,以防蜀国再次破盟而已。孙权也没真的去把刘璋送到益州去吧。

[ 本帖最后由 灭鼠三号 于 2007-2-26 20:30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灭鼠三号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8
编号 111396
注册 2007-2-20


发表于 2007-2-26 21:5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07-2-26 21:01 发表
----笑. 达没达目的, 孙权可是只置了三郡长吏. 你找段他事后觉得不满意分界的记载出来. 最后一句是说孙权除了荆州, 同样能因为不愿意刘备比他强比他牛不愿意关羽得势, 所以破盟.
孙权欲得荆州,现在连收回个南郡都不可得,他当然是不满的。譬如《吴书传》中说“权内惮羽”,如果荆州给了孙权,他还会怕关羽吗?
你说孙权因为不愿意刘备比他强,不愿意关羽得势,所以破盟,也未必不可以这样说。但是,这与他为图谋荆州而破盟并没有矛盾啊。把荆州弄回来,刘关不就不得势了吗?三国之中,孙权当然不愿意成为最弱的一方,当然要求得一定的平衡性,这与他是否厚道有鸟关系?

----搞笑, 所有荆州土地在借的范围是哪出来的? 又来玩刘备是孙权部下是吧?
说孙权不厚道怎么了? 刘备当初借时, 孙权拖了一年. 孙权向刘备求地时, 刘备只说取凉后把荆州全都给你东吴, 孙权都半点耐心没有, 立刻发兵夺地. 这还叫厚道呢?
不还可以继续交涉. 当时刘备连汉中都没有, 更甭说要凉州, 当曹操南下取汉中时, 刘备只得乖乖的把三郡给孙权. 当初也是因为曹操布了重兵在合肥, 孙权才肯把南郡借给刘备的. 孙权自己对刘备怎么样, 刘备自然会以什么态度对孙权. 要没曹操, 刘备真打孙权又怎么了? 站着南北两岸的刘备. 你以为孙权能吃得香?
刘备是孙权的部下,那只是短短一瞬;孙权向刘备要荆州,就不存在什么“部下“关系了,你胡扯什么啊?
我们退一万步来说,刘据荆州部分算是刘备孙权共有的,那么,刘备要独自拥有,也必然需要“借”的吧?我和你共有一百万,现在你要独自拿这一百万去作大生意,不需要先打个借条给我吗?


----孙权谴兵攻三郡时怎么不任命任何越过他想要的荆州地方官? 孙权可是两次破盟. 对方的土地都想要. 在第一次纯粹为了要地而破盟时怎么不出现? 语无伦次的是你.
你在说什么啊?我看不懂。第一次并不是真的“破盟”,只是联盟内部摩擦,双方还是有回旋余地的;第二次才是真的“破盟”。
看看《先主传》怎么说的:
二十年,孙权以先主已得益州,使使报欲得荆州。先主言:“须得凉州,当以荆州相与。”
很明显,孙权的意思,不仅南郡要收回,其余地方也要收回。
----权以备已得益州,令诸葛瑾从求荆州诸郡。备不许,曰:“吾方图凉州,
凉州定,乃尽以荆州与吴耳。”
什么叫还? 诸葛谨只是去要诸郡. 刘备则说, 只要得到凉州, 所有荆州土地都给东吴. 孙权要的是哪几郡?
备既定益州,
权求长沙、零、桂,备不承旨,权遣吕蒙率众近取。----鲁肃传后

什么叫孙权要整个荆州?
孙权要的是荆州,而荆州这么大的地盘,必然是分步骤的,总要给刘备一些准备时间吧。所以,长沙、零、桂,只是孙权要回荆州的第一步骤,又没说“只要这三郡,别的不要了”。

----盟友为难时, 孙吴是施以毒手而非援手. 而是等到听闻蜀败了, 才谴军托以救援之名去抢地. 果然是联盟不存在了. 记住, 是蜀败, 不是蜀亡. 联盟存在不存在. 这不是你说的.

问题是曹魏亡蜀时,已经布置了对付东吴可能的牵制。东吴方实力所限,无法拯救蜀国。既然蜀国覆亡在即,东吴方未雨绸缪,也不能说多么罪大恶极吧。
----笑, 诸葛亮平南是刘备死后三年的事, 也是诸葛亮正式谴人去复丁盟约三年后的事情. 给谁施加压力? 三年, 足足三年. 直到被平, 才将刘璋儿子收回来另行任命官员. 太平哦~
不就是孙权给刘备施加压力,以防蜀国再次破盟而已。还是那句话啊,孙权也没真的去把刘璋送到益州去吧。
搞笑, ...
嗯,你这帖子确够搞笑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灭鼠三号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8
编号 111396
注册 2007-2-20


发表于 2007-2-28 03:0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07-2-27 19:09 发表

----为了刘关不得势而取荆州, 则问题根源不在荆州之上.
事实吕蒙的分析则是: 1 刘备为盟不可靠, 关羽势大东吴吃力不讨好. 所以不如破盟, 则能取地自保. 这是吕蒙的蓝图. 孙权也认可. 矛盾不矛盾是另一回事, 你先找出吴方是以荆州为原因破盟的记载来再说吧你.
一、刘关得势,根源就在于荆州;如果讨回荆州,刘关何以“得势”?两个问题其实密不可分。
二、看看吕蒙传是怎么说的吧:
(吕蒙)与关羽分土接境,知羽骁雄,有并兼心,且居国上流,其势难久。……,蒙乃密陈计策曰:“(今)〔令〕征虏守南郡,潘璋住白帝,蒋钦将游兵万人,循江上下,应敌所在,蒙为国家前据襄阳,如此,何忧于操,何赖于羽?且羽君臣,矜其诈力,所在反覆,不可以腹心待也。今羽所以未便东向者,以至尊圣明,蒙等尚存也。今不于强壮时图之,一旦僵仆,欲复陈力,其可得邪?”权深纳其策,
这里充分论述了荆州对东吴的重要性,以及东吴在蜀国手里的危险性,东吴为此而宁愿破盟,不是很清楚的事吗?


----胡吹什么? 把刘备当孙权部下, 那么荆四郡就不是刘备的领土. 你的目的何其明显.
哟哟哟, 退一万步来说, 荆州部分是孙刘共有? 那孙权还哪来的全部荆州要回来的说法?
打借条给你不等于同意你以高利贷的方式收债吧?
问题在于,荆州的处置权在于东吴,没有刘备的什么事。打的借条是借荆州而不是借南郡,不存在什么高利贷之说。
在东吴方面看来,刘备取南四郡有功,如果东吴方面送给刘备一些土地,本来估计也是好商量的。但是,刘备方面没有与孙权好好商量以求得东吴分给他一部分土地啊,刘备的土地是借来的!既然是借的,当然就要归还字。


----未战,会曹公入汉中,备惧失益州,使使求和。权令诸葛瑾报,更寻盟好
不破盟何来的"战", 何来的寻盟好?
你凭什么说第一次不是真的破盟, 第二次才是真的破盟? 是如何区分的? 搞笑啊?
第一次只是联盟间出现了危机,但并没发展到破裂,双方虽然剑拔弩张,准备破盟,但不是最终没有破盟?
孙权要的是荆州,而荆州这么大的地盘,必然是分步骤的,总要给刘备一些准备时间吧。所以,长沙、零、桂,只是孙权要回荆州的第一步骤,又没说“只要这三郡,别的不要了”。
----把孙权打算要整个荆州的证据给拿出来. 鲁肃传已经表明了孙权谴诸葛谨去要的是什么地方. 孙权谴使要地就一次, 还分什么步骤? 搞笑呢? 你要手孙权打从心里想要, 那我还说他想要统一全国呢. 孙权找刘备想要的地就三块而已.
第一,诸传记说的都是索还荆州,而不是只有三郡。那你看看鲁肃是怎么说的:
肃因责数羽曰:“国家区区本以土地借卿家者,卿家军败远来,无以为资故也。今已得益州,既无奉还之意,但求三郡,又不从命。”
很明显,“但求三郡”,是在刘备不肯归还荆州的情况下的退一步先要三郡而已,哪里能看出要了这三郡,别的土地就一笔勾销了?鲁肃的话,是一点耍赖的机会都不给刘关。


问题是曹魏亡蜀时,已经布置了对付东吴可能的牵制。东吴方实力所限,无法拯救蜀国。既然蜀国覆亡在即,东吴方未雨绸缪,也不能说多么罪大恶极吧。
----搞笑, 已经布置好对付东吴可能的牵制? 那么蜀败怎么魏反倒不牵制吴了? 怎么吴倒有法去抢蜀地去了? 东吴方未雨绸缪? 刘备不答应给地孙权就是罪大恶极, 东吴就可以为了自身利益不顾盟友, 还美其名曰未雨绸缪?
东吴是有实力出兵而不救. 闻盟友败后立刻谴军夺地. 这种行为要是未雨绸缪. 那刘备就是苦心为孙权了.
当时的情势是,蜀败不可挽救。东吴方未雨绸缪,争取在蜀亡以后的格局中多一些主动,这怎么扯得上背盟?

----益州大姓附吴, 原来这还跟东吴没关系呢. 以防蜀国再次破盟. 刘备不与地孙权还是防止孙权入川呢. 这种强盗逻辑已经没什么好讲的了.
派兵攻打是要地, 接收盟友背叛者, 不撤走封出的益州刺史, 是防止盟友破盟. 得. 你管他孙权防什么, 是不是在对盟友使坏招? 是不是不和平? 是不是? 绕了一千遍的话题, 回答一番, 孙权是不是得了荆州就有益于联盟了?
东吴的作法,充其是将东吴的利益置于了联盟利益之上。试问,刘备一方又何尝不是呢?他如果不是这样的,为什么不爽快地归还荆州?还要人家生气了,要闹到法庭上去了,才还了一小部分的债务啊?
孙权未得荆州以前,就发生了“白衣渡江”,刘备损失惨重,同盟破裂,还差点被曹魏各个击破。孙权得到荆州以后,则孙、蜀两国还居然能“以攻为守”,曹魏一时也没有什么办法的好局面。你说,哪种情况有益于联盟?难道双方那点小摩擦,能比三国的大势更重要吗?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9-1 13:29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1923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