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永乐大典》重现于世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15-7-29 09:1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永乐大典原本有1万多册,只有一部,存放在南京文渊阁。

嘉靖时,又重新抄录一份,存放在北京。但紧接着原本就不知所踪,所以有人怀疑是被嘉靖皇帝陪葬了。

到乾隆时,检查永乐大典,发现只有8000多册,有人认为是在存放过程中被人偷走流失,也有人认为是当初嘉靖时抄录就没抄全。

英法联军进北京后,抄略翰林院,永乐大典损失严重,到光绪元年检查,发现已经不足5000册。

到光绪20年时,已经只剩800册。

义和团时,翰林院被义和团焚毁,又损失300册。

到清朝灭亡后,永乐大典移交京师图书馆,只剩64册。

永乐大典之所以流失严重,主要是因为管理人员的监守自盗。官员偷出来收藏,小吏偷来卖钱。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15-7-29 09:3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阿巽 于 2015-7-29 09:31 发表

修<四库>时没毁掉么

没有。

修四库时,从大典中辑出佚失古籍300余种。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15-7-29 09:4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小贩 于 2015-7-29 09:41 发表
原本,副本的就算了,原文还在不在?

经过各方收集,国图现存161册,美国存40册,台湾存62册,欧洲有5册,此外日本也有收藏。

[ 本帖最后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15-7-29 09:58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15-7-29 09:5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23 小贩 的帖子

是。就这么点了。

所以楼主提到的那事情就很厉害了,CCTV都给做过专题。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15-7-29 11:5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28 tiger1970 的帖子

对,永乐大典就是百科全书。

它是把各种古书拆散进行组合的。

先列很多条目,比如主帖说的“门”,永乐大典列一个“门”的条目,然后把各种古书中关于“门”的记载摘出来,抄在这个条目底下。

我说修四库时,从永乐大典中“辑出”了300余部古书,之所以用这个“辑”字,就是表示永乐大典打散了原书的结构,后人必须重新进行整理编排。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15-7-29 14:4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举个栗子吧:

这个图就是主帖中所说的那本永乐大典中的一页照片:



这张图有点小,再看另一页的照片: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15-7-29 15:0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小贩 于 2015-7-29 14:58 发表
那些红圈是虾米东西?句号?

差不多吧。

有个词叫“句读”,就是说读古文断句的,韩愈《师说》里说“句读之不知”就是指这个东西。

所谓“句”,就是一句话说完了,古人就在这里画个小圈。

所谓“读”,就是一句话还没完,但应该在这里停顿一下,古人就在这里点个小点。

后来白话文运动,引进标点符号时,中国的句号就是一个小圈,和西方不一样,西方是个小点。

至于“读”,引进标点符号时把它的功能分成两种,一种是逗号,采用了西方的符号,但读音采用了中国的读音,“句读”的“读”,读作“dou”,引进标点符号时改写成了“逗”。另一种功能就是顿号,西方没有顿号,这是中国独有的,就是从古代句读的“读”中分化出的,符号也采用了中国古代的“读”号。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15-7-29 15:1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KYOKO 于 2015-7-29 15:04 发表
三红的意思是主楼说的就是永乐大典副本了?

那这情况国家会怎么处置?不说文物、文化价值,经济价值也是无可估量的。国家出个几百、上千万(咱觉得值这个价)回收咱觉得不可能,你要人家献出了也是强人所难( ...

这本书该户人家已经上缴国家了,现在保存在国家图书馆,经过修复后好像已经公开展出了。

中央电视台对这本书的经过有过一个纪录片,我看过。

至于这册书的价值,当然是无价之宝,但说到价格却未必有多高。很简单,这世界上还没有哪个拍卖行拍卖过《永乐大典》,所以也就没有一个参考价格。

这样的文物,其所有权应该属于全民,而且也只有在国家手中才有可能得到很好的保护和修复,在私人手中很有可能只是让它毁灭而已。所以这书理应上缴国家。国家给上缴人几百、上千元,不是购买文物的价格,而是对“上缴”这种行为的奖励。

文物到了博物馆,经过修复后,免费向公众展出,受惠人也是全体民众。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15-7-29 15:4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43 tiger1970 的帖子

其实倒卖文物这事情,一般老百姓哪里有渠道去倒卖,一般只有两条途径可以走。

一条是合法的,上拍卖行拍卖。但开拍卖行的哪个不是精明到极点的人精?拍卖行的一个原则就是来路不明的东西他们不卖,你要上拍卖行,先把手中东西的祖宗八辈讲清楚再说别的,但凡有一点含混可疑,拍卖行才不粘手这猫腻。——所以你看近些年拍出天价的文物,全部是明清两代的传世品。之所以是明清两代,是因为这两个时期离我们近,东西可以保留下来。之所以是传世品,就是说那些东西在这几百年时间里的经历明明白白,都有据可查、有证可考。根本没有一样是糊里糊涂上去拍的。你手里的东西要是说不清源流,人家才不拍呢。

另一条途径就是非法的,你卖给文物贩子。可你手里又没有贩卖文物的渠道,要卖就只能作为最底层的被文物贩子们压榨而已。就算那个东西能卖出几千万,贩子们能给你几千元算是有良心了。要是东西几千万,也给你几千万,你以为贩子是雷锋呢?——而且这种行为还是非法,要是被抓到,等着坐牢吧。

所以,手中要是有从土里挖出来的文物,老老实实上缴国家,还算落个好名声。指望这个发财?那还真是呵呵了。

当然,如果真真切切是祖上留下来的,那自己保存着也合适。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15-7-29 17:0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szwd1997 于 2015-7-29 16:48 发表
好像你说的这个方法不叫倒卖吧,倒卖是自己没这个东西,然后花巨资买过来赚差价,80年代俗称投机倒把。

自己家挖出来的,这叫“原始”出土者。直接卖给贩子,比上交国家的收益大。偏远不懂法的乡村人,自然就 ...

不,法律明文规定,地下出土的文物,所有权是国家。

因为既然是地下出土,说明没有持有人,那其所有权自然就属于全民所有,但“全体民众”这个概念太宽泛,必须要有一个实体来代表,这个代表就是国家。这也是世界通行的做法。而国家得到这个文物后,进行修复并妥善保存,然后免费公开展出,受惠人依旧是全体民众。这是最好的、双赢的做法。

一般说来,一个国家地下的文物如果很少,国家也就懒得管了,挖出来自己保存就可以,如美国。

但如果国家地下的文物非常丰富,那挖出来就必须上缴国家。因为如果可以自己保存并自由转让,那就等于是鼓励所有人都去随意挖掘,给文物带来的破坏是毁灭性的。

这方面我们有惨痛的教训。关毛他们那地方,有个大堡子山,是秦国前期国君的陵寝所在地,结果被文物贩子、盗墓贼勾结当地百姓,大肆挖掘,据关毛讲,是把整个山给挖成了蜂窝煤,无数文物被毁灭、破坏、流失,损失极其惨痛,基本上是全灭了。直到最后,民间传说我蛤去日本访问,日本人告诉长者说你们甘肃礼县大堡子山的文物真不错balabala的,国家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赶快派人保护,抢救性发掘,但为时已晚,基本所有陵寝都被盗掘过了。

前几年我们单位的人去那里和一个当地人谈一笔业务,那人酒喝多了,开始吹牛说他有宝贝,我们的人就怂恿他说有宝贝就拿出了看看呗。那人也是喝迷糊了,打开一个保险柜,从里面拿出一个直径50多公分的玉璧。

所以,我们必须要严厉打击私自从地下挖掘文物的行为。如果无意中挖出了文物,也必须上缴国家。国家会对这种上缴行为进行奖励,——但绝不是国家用钱去买文物。

[ 本帖最后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15-7-29 17:09 编辑 ]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0 09:52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1964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