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百家讲坛>>说<<汉献帝>>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13-6-28 14:5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轮回 于 2013-6-28 12:29 发表
呵呵,其实也可以强辩一下
傕,本来可读却音,傕作为人名读觉是不过是方言尔
至于汜,扬州北宝应有汜水镇,有很多也作范水
水王既然是江苏人,懂不?
给你看看百度的说明,你学习一下,哼哼
http://baike. ...

这肯定是百家讲坛的那位搞错了。

范水镇,又名氾水镇,轮回再看看清楚,那是个“氾”字,而不是“汜”字。

汜,从水从巳,《说文解字》曰:汜,从水,巳声。《正韻》曰:汜,詳子切,音似。

而氾是“泛”的异体字,《孟子》曰:“氾濫於中國”。现在异体字被规范后,“氾”这个字已经没人使用了。

那人显然是把字认错了,把汜认成了氾。

至于傕字,确实有que的读音。不过当que发音时是作为姓。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13-6-28 20:5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KYOKO 于 2013-6-28 16:30 发表
这就有点不可思议了

我想他不可能不知道郭si,却偏偏要读fan,自己总该找出足够(至少是自认为足够)的证据才成啊

这个,我查了查资料。

刻于清代的《后汉书集解》,其中郭汜就写做郭“氾”。见下图:



我又找了《三国志集解》(这个是1957年出版的),其中郭汜依然写作“氾”。见下图:



再找光绪版的《资治通鉴》,居然还是“氾”:




难道真的是郭氾不是郭汜?是我们都搞错了?于是我又去看了中华书局点校的《后汉书》,里面赫然是“汜”:



为什么清代刻本都是氾?而当代写作“汜”?

于是继续找更早的版本,终于找到了北宋刻递修本《后汉书》,里面也是“汜”:



至此可以证明,郭汜确实是si,而不是氾。至于为什么清代人都写作“氾”,这个问题我还真没搞明白。

不过《资治通鉴》胡三省注曰:氾,音祀,又孚梵翻。“孚梵翻”的发音就是fan,难道说这是个多音字?可在《王力古汉语字典》和《康熙字典》中都没有提到啊。

百家讲坛那人估计是只看到清刻本中写作“氾”,就直接以为是氾了。

[ 本帖最后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13-6-29 00:06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13-6-29 10:1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平原相 于 2013-6-28 21:26 发表
根据吴金华先生的意见当作“氾”

找到吴金华先生的文章看了,感觉很有道理。

吴金华先生认为应该是郭氾,读作fan,理由主要有三条:

1、《晋书·食货志》曰“李傕、郭氾自相攻伐”,中华书局点校本做“郭汜”,然而唐人何超的《晋书音义》注曰:“氾,音泛”。可知唐朝时,这个字是写作氾,读fan的。此外,《晋书·良吏传》中也有“郭氾”,

2、潘岳《西征赋》有“顾请旋於傕汎,既获许而中惕”之句。唐代李善注解曰:“卓将李傕、郭汎擅朝政。”这个证据是非常过硬的,第一,因为“汎”是“氾”的异体字,而“氾”可能误书为“汜”,但“汜”绝不可能误书为“汎”。第二,潘岳是晋人,和李、郭时代相去不远,他所说必然更加趋近于事实。

3、郭某小名郭阿多,而“氾”是泛滥,也有“多”的意思,而汜则和多字绝无相关。

综上所述,在唐代以及唐代以前,肯定是写作“郭氾”的,这毫无疑问也是他的本名。但之后在转抄过程中,“氾”字逐渐被讹为“汜”,于是就成了“郭汜”。但估计宋朝fan、si两种读音是同时存在的,所以胡三省注《通鉴》时,说“音祀,又孚梵翻”,把两种读音同时注了出来,虽然汜决无fan音。

清代时,不知道什么原因,也许是清代学者考据的结果,又都改成了氾,但在中华书局点校二十四史时,因为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刻本就是宋版,而宋版中赫然为汜,所以中华书局全部写为汜字,造成目前绝大多数人都认为是郭汜的局面。

所以,这货严格说起来,应该是郭氾(fan),百家讲坛那货没有读错。只不过现在绝大多数人都读作汜(si)而已。

[ 本帖最后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13-6-29 10:22 编辑 ]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0 13:12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0729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