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一直温柔 于 2009-8-19 10:47 发表
好,我的第二个问题来了。
为什么其他开国皇帝用的基本都是庙号,而隋文帝用的却是谥号?
另:高祖,太祖,是否都是太祖高皇帝?那为什么只有汉高祖和唐高祖用的高祖,而其他用的都是太祖?
习惯上,唐朝以前的皇帝都是用谥号,而非只有隋文帝是谥号。
“太祖高皇帝”这几个字,太祖是庙号,高皇帝是谥号。太祖未必就一定是高皇帝,高皇帝未必就一定是太祖。
“汉高祖”并不是一个正式的称呼,它既不是庙号也不是谥号,刘邦庙号“太祖”,谥号“高”,所以刘邦正式的称呼应该是“汉高帝”或者“汉太祖”。因为汉初时庙号制度草创,还很不完善,所以社会上就用谥号直接称呼庙号,这才成了“汉高祖”。
其他的开国皇帝,譬如曹魏,曹操庙号“太祖”、谥号武帝,晋朝开国皇帝司马炎,庙号“世祖”,谥号“武帝”,刘宋开国皇帝刘裕,庙号“高祖”,谥号“武帝”。隋朝开国皇帝杨坚,庙号“太祖”,谥号“文帝”。
唐朝之前,只有少数皇帝才有庙号,而且谥号很简洁,所以大家都用谥号称呼皇帝。
自唐朝开始,谥号变成了懒婆娘裹脚布,而且每个皇帝都有了庙号,所以大家就改用庙号称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