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toushion 于 2009-8-9 13:14 发表
匈奴分裂是不是因为某一年草原天灾,饿死大批人畜,于是南匈奴往南跑,若干年后领导了五胡乱华,北匈奴就比较惨,翻山越岭搞西迁
匈奴之势弱,最早是在汉昭、宣二帝时。昭帝末年,匈奴击乌孙,欲掠得汉公主(乌孙与汉和亲,公主嫁乌孙王),又强占乌孙数城。公主向汉救球,时昭帝崩,宣帝即位,遂于本始二年与乌孙联合发兵20万,击匈奴。匈奴大败。
后匈奴因此怨乌孙,又发兵攻乌孙,欲报此仇,但天下大雪,“一日深丈余,人民畜产冻死,还者不能什一。于是丁令乘弱攻其北,乌桓入其东,乌孙击其西。凡三国所杀数万级,马数万匹,牛、羊甚众。又重以饿死,人民死者什三,畜产什五,匈奴大虚弱,诸国羁属者皆瓦解”,可谓天夺其魄。自此之后,匈奴大衰。
20余年后(汉宣帝神爵四年,公元前58年),,匈奴又出现了“五单于争立”的事件,呼韩邪单于、屠耆单于、呼揭单于、车犁单于、乌藉单于同时在位,互相争斗,最后呼韩邪单于攻败其余四单于,重新统一匈奴。紧接着,呼韩邪的兄长又自立为单于,是为郅支单于,匈奴再次分裂,呼韩邪单于为了摆脱危局而归附汉朝,郅支单于则远走西域,居于康居(今哈萨克斯坦),匈奴再次分裂。后来于汉元帝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为陈汤所杀,匈奴再次统一。
东汉初年,匈奴再次发生内乱,时匈奴单于为呼都而尸道皋若鞮单于,贪婪而刚愎,将单于即位制度由兄终弟及改为父死子继,杀左贤王,由此引起呼韩邪单于的孙子右奥鞬王比的不满。呼都而尸道皋若鞮单于死后,儿子蒲奴单于即位,于是比随自立为单于,袭用祖父的称号,依旧称“呼韩邪单于”,并与光武帝建武26年(公元50年)率众内附,从此匈奴彻底分裂,成为南北两部分。
东汉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窦宪率军北征,北匈奴大败,此后数年,窦宪结连征讨,北匈奴终于被灭,部分部众迁康居,于先时西迁部众回合,其余十万余部众尽皆归附鲜卑,成为鲜卑人。从此,在中国的史书上,关于北匈奴的记载,就是六个字:“逃亡不知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