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dreambe 于 2009-5-22 11:42 发表
多谢楼上,但是你的回复对我来说没多大意义。我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去研究那么多历朝历代的《舆服志》,只是想大略的了解一下,对此有过研究的高人给几句话就行了。
冕旒制度一直延续到明朝?皇帝的正式画像,应 ...
何须研究,如果想大略了解一下的话,只许大致查看一下历朝《舆服志》,也花了不多少时间。
譬如明朝,《明史·舆服志》:洪武元年,学士陶安请制五冕。太祖曰:“此礼太繁。祭天地、宗庙,服衮冕。社稷等祀,服通天冠,绛纱袍。馀不用。”三年,更定正旦、冬至、圣节并服衮冕,祭社稷、先农、册拜,亦如之。十六年,定衮冕之制。冕,前圆后方,玄表纁里。前后各十二旒,旒五采,玉十二,珠五,采缫十有二就,就相去一寸。红丝组为缨,黈纩充耳,玉簪导。衮,玄衣黄裳,十二章,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六章织于衣,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六章绣于裳。白罗大带,红里。蔽膝随裳色,绣龙、火、山文。玉革带,玉佩。大绶六采,赤、黄、黑、白、缥、绿,小绶三,色同大绶。间施三玉环。白罗中单,黻领,青缘襈。黄袜黄舄,金饰。二十六年,更定衮冕十二章。冕版广一尺二寸,长二尺四寸。冠上有覆,玄表硃里,馀如旧制。圭长一尺二寸。衮,玄衣纁裳,十二章如旧制。中单以素纱为之。红罗蔽膝,上广一尺,下广二尺,长三尺,织火、龙、山三章。革带佩玉,长三尺三寸。大带素表硃里,两边用缘,上以硃锦,下以绿锦。大绶,六采黄、白、赤、玄、缥、绿织成,纯玄质五百首。凡合单纺为一系,四系为一扶,五扶为一首。小绶三,色同大绶。间织三玉环。硃袜,赤舄。永乐三年定,冕冠以皁纱为之,上覆曰綖,桐板为质,衣之以绮,玄表硃里,前圆后方。以玉衡维冠,玉簪贯纽,纽与冠武足前体下曰武,绥在冠之下,亦曰武。并系缨处,皆饰以金。綖以左右垂黈纩充耳,用黄玉。系以玄紞,承以白玉瑱硃纮。馀如旧制。玉圭长一尺二寸,剡其上,刻山四,以象四镇之山,盖周镇圭之制,异于大圭不?彖者也。以黄绮约其下,别以囊韬之,金龙文。衮服十有二章。玄衣八章,日、月、龙在肩,星辰、山在背,火、华虫、宗彝在袖,每袖各三。皆织成本色领褾襈裾。褾者袖端。襈者衣缘。纁裳四章,织藻、粉米、黼、黻各二,前三幅,后四幅,前后不相属,共腰,有辟积,本色綼裼。裳侧有纯谓之綼,裳下有纯谓之裼,纯者缘也。中单以素纱为之。青领褾襈裾,领织黻文十三。蔽膝随裳色,四章,织藻、粉米、黼黻各二。本色缘,有紃,施于缝中。玉钩二。玉佩二,各用玉珩一、瑀一、琚二、冲牙一、璜二;瑀下垂玉花一、玉滴二;?彖饰云龙文描金。自珩而下系组五,贯以玉珠。行则冲牙、二滴与璜相触有声。金钩二。有二小绶,六采黄、白、赤、玄、缥、绿纁质。大绶,六采黄、白、赤、玄、缥、绿纁质,三小绶,色同大绶。间施三玉环,龙文,皆织成。袜舄皆赤色,舄用黑絇纯,以黄饰舄首。
至于说为啥唐宋以来的皇帝像都没有穿戴冕旒的,很正常,《明史·舆服志》:冕服祀天地,享祖宗。不是平常穿戴的。
[ 本帖最后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09-5-22 11:59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