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大明是历史上最有骨气的王朝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09-12-4 15:1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鹧鹄仔 于 2009-12-4 14:44 发表

你是满人吧,能掩饰的就掩饰,不能掩饰就把罪过都推到明朝头上。明朝一直保持着和西方的交流,还有对与外来事物不卑不亢的态度,繁荣的海上贸易,哪点闭关锁国了

首先,对于你的讨论语气提出严肃警告。

其次是回帖:

明朝一直保持着和西方的交流?那个“寸板片帆不许下海”的禁海令不知道是哪个朝代的。这不是闭关锁国,那不知道什么叫闭关锁国。

明朝前期的海上贸易,基本上是停滞状态,直到嘉靖年间,仍以走私为主,而一旦被抓获,就是重则处死、轻则充军。在这种情况下,说什么“繁荣的海上贸易”,真不异于痴人说梦。

明朝开海禁,是在隆庆年间,但这次开海禁,也不是全面敞开,商人不但要申请引票(也就是资质),而且在交易地点、出海船只数量上都有严格限制。

说到和西方的交流,举个例子来说吧,葡萄牙初至中国,以进贡为名,而广州总督以“大明会典,并无此国入贡”,因上奏请示,结果朝廷的指示是“照值收购,贡使遣归”,其后葡萄牙人盘踞广东,虽然民间乐与为市,但朝廷始终严厉禁止通番。后来葡萄牙人因民间纠纷而多行劫掠,明朝遂派军驱逐。葡人被驱逐后,南海“应贡蕃夷,皆以佛郎机故,一概阻绝,船货不通”,后来又发诏令,明确表示:“凡以往朝贡诸国,仍许照旧来粤,惟佛郎机不在其内”。

这就是所谓的一直保持的和西方不卑不亢的交流?其实,明朝的这种反应,和清朝在鸦片战争前的反应毫无二致。

中国政治的内敛,始自明朝(也有学者说是宋朝,但宋朝的内敛,是因为外力压迫,使得宋朝无力向西、北两面扩张,非不为也,实不能也,相反,当宋朝失去了西、北方的扩张后,于是转身面向东南,面向大海,南宋中国海洋贸易才是真正的繁荣,但到了明朝,来自外面的压迫已经消失,但国家已经失去了向外扩张的兴趣,转向了内敛)。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09-12-4 15:5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congwanshui 于 2009-12-4 15:44 发表
中国政治的内敛,始自明朝,这个说法我觉得不对;

中国虽然有很多临海的国土, 但历朝历代对海洋的依赖都很小,由于海洋技术力量的薄弱,海上的贸易都不算活跃,南宋也就是基于国土的狭小,才有了海上的贸易,但是总的来讲,历朝历代被称为海洋内敛也不为过,只不过是程度上的区别,明朝的海上贸易还是比较繁荣的,不比清朝的封闭。

所谓内敛,是整体的内敛,是整个民族性格的内敛,而不仅仅是对海洋的内敛。

当然,中国历代对海洋的依赖都比较小,但他们渴望和外界交流的心态却非常强。汉唐就不必说了,宋朝由于西北被遮断,从而发展起来了海上丝路,这也表明他们的一种心态。元朝更不必说了,自古东西方交流,未有超过元朝的。

但从明朝开始,这种渴望与外界交流的心态就没有了,开始转向了自身。这不但是政策上的转变,也是思想上的,性格上的。

明朝的海上贸易和清朝比,自然是繁荣的,因为清朝根本就没有海上贸易。但从历史发展上来看,其实明朝和清朝是某些方面是一脉相承的。明朝做得稍为好一些,而清朝做的更差一些,其实只不过是这种思想自然发展的必然结果。

所以,我在《近代史随想》的那个帖子里就说了,鸦片战争的失败,其实早肇因于明朝之时。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09-12-4 16:3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x375869216 于 2009-12-4 16:09 发表
鸦片战争怪明朝?楼上你高论,上一个朝代的政策你下一个朝代用不用只你自己的事吧?隋不就是个例子?明朝有那么封闭的去锁国吗?先进的火器不是外面买来的?清朝为什么要锁国?还不是怕外来的先进思想影响到他的家奴?我只能感叹明朝没能赶上大航海时代。

上一代的政策下一代要改变,是很容易的。但是上一代形成的性格和思想,要下一代改变,那是非常困难的。网上骂清朝的人中间流传着一句非常著名的话:“康雍乾三代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损害,到今天也没有消除”,必须承认,我非常赞同这句话。但从这句话里,我们看到了一旦形成一种民族性格,要想改变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情。

说到锁国,事实上锁国正是自明朝始。但明朝有个好处,是对社会的管理不严,因此老百姓得以走私出海。

至于购买火器,这和北洋舰队购买军舰性质是一样的,仅仅购买坚船利炮,绝不意味着对其他先进思想的吸收。利马窦等西方学者带来的西方思想,明朝士大夫的态度有两种,一种是试图去了解,而这种人的动机是“好异”,也就是好奇。第二种是坚决反对,其动机则是“辟邪”,也就是打击异端,维护道统。无论那种态度,其实都没有把西方文明当作一种认真研究的对象。

当然,和清朝相比,明朝的态度还算是开通,但这种比烂其实是没有意义的。我说过,明朝是这种思想的发端,而清朝则是其自然发展的必然结果。大哥不用笑二哥。

至于说清朝是“害怕外来的先进思想影响到他的统治”,我只能说:兄弟,你太高估清朝皇帝的智商了。他们如果直到外来的思想是先进的,也就不会落到那个凄惨的地步了。

看到最后一句话,我仰天大笑三声。明朝没赶上大航海时代?难道清朝赶上了?

为李华梅MM被华丽无视而痛哭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09-12-9 14:1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宦官之祸,唐代的确与众不同。

由于从制度上而言,宦官是没有丝毫地位的,所以他们的权力无法得到体制的保障。除唐代之外,所有宦官的权力全部来自于皇权,从本质上说,宦官的权力是皇权的一部分,是皇权的体现。所谓“手握王爵,口含天宪”是也。一旦皇帝要某个宦官死,不过是一纸诏书,数名狱吏的事情。

但唐代的宦官握有军权,他们的权力来自于军队,而再非皇帝。因此唐代的宦官可以任意废立,甚至弑杀。

至于说“宦官充其量害害皇帝个人,但不足以影响整个帝国的政策”,哪个,反问一句:中唐之后,有所谓“帝国的政策”这东西吗?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09-12-10 22:4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骨气这东西,作为一个人的品格,是很值得敬佩的。

但放在国家政策上的时候,就变得非常颟顸且可笑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09-12-29 21:4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鹧鹄仔 于 2009-12-29 21:10 发表

在这里讨论都是事后诸葛亮,谁也不知道今后的事情会怎样发展。

人都会有这种想法,想着能撑一撑就撑过去了,明代京师被围也不是头一次了,前几次挺都过来了,谁知道1644那次没撑住,被打进来了

要这么说,1449年那次就该南迁,或者送上金银求和

如果汉高祖白登之围时,表现得非常有骨气,那还有后来的强汉吗?恐怕现在我们就已经不叫汉人了。

本朝太宗二十四字外交遗训中,就有“韬光养晦,绝不当头”的话语,他老人家怎么不留下下“要有骨气”的话?

老虎往后蹲屁股,是为了向前扑。要搞政治,可如果连妥协两个字都搞不明白,只拿着骨气两字当宝贝,那还是趁早洗洗睡了的好。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2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29 09:03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2666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