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重新开帖,讨论明朝司礼监与内阁, 约战三红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08-6-6 15:1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司礼监是内朝,内阁也是内朝。这两个不过是皇帝的两个不同的秘书班子而已。

在内阁这个班子坐大后,皇帝不放心了,于是又建立了另一个秘书班子以制衡,如此而已。

内阁大学士当然是国家承认的官职,可是,这个官职的品级只有5品,这点直到明朝灭亡都没有改变,也就是说,直到明朝灭亡内阁大学士这个官职在组织上,在制度上,在法律上都只是皇帝的私人秘书,这点从未有所改变。

只不过比较诡异的是,这个五品小秘书的权力却越来越大,以至于最后垄断了整个政府。出现这种情况,只能说是国家行政体系出了问题,而不能由此证明这个小秘书就是合理合法的政府首脑。

所以,为了解决这种近似于荒谬的尴尬局面,直到明朝灭亡,都一直让六部尚书兼任大学士。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08-6-6 15:2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关于司礼监和内阁的关系,偶以前貌似曾经说过。

内阁这个秘书班子,负责票拟,也就是负责起草诏令,凡是皇帝应当下达的政策、指示、意见,全部由内阁起草。

司礼监这个秘书班子,负责批红,也就是对于内阁起草的文件,他们负责进行定稿。当然,说起来这个工作应该是皇帝亲自完成的,不过明朝皇帝懒,那也没办法。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08-6-6 15:3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关于内阁的合法性,即使明朝本朝之人也无人认可。

杨继盛弹劾严嵩,曰:“祖宗罢丞相,设阁臣,备顾问、视制章而已。嵩乃俨然以丞相自居”,则从制度上来看,内阁大学士自始至终不过一小秘书,他执掌大权,实在是有违组织原则的,这也成为明朝历代大学士的一个小辫子。

御史刘台劾张居正,亦谓其“俨然以相自处”。又曰:“祖宗朝,一切政事,台有奏陈,部院题复,抚按奉行,未闻阁臣有举劾也。居正定令抚按考成章奏,每具二册,一送内阁,一送六科,抚按延迟则部臣纠之,六部隐蔽则科臣纠之,六科隐蔽则内阁纠之。夫部院分理国事,科臣封驳奏章,举劾其职也。内阁衔列翰林,止备顾问,从容论思而已。居正创为是说,欲协制科臣,拱手听令,祖宗之法若是乎?

对于这种质问,张居正是没有丝毫借口辩解的,所以面对这种情况,他只有上书辞职,谓皇帝曰:“臣之所处者危地,所理者皇上之事,所代者皇上之言。今言者方以臣为擅作威福。”张居正这段话,其实恰恰说到了点子上。内阁大学士只是皇帝的代理,他说的话都是皇帝的话,恰恰证明了内阁的皇帝私人秘书的身份。

所以,对此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里有非常精辟的称述:“国家并未正式与阁臣以大权,阁臣之弄权者,皆不免以不光明之手段得之。此乃“权臣”,非“大臣”。权臣不足服众。”

[ 本帖最后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08-6-6 15:40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08-6-6 16:1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堕落的战神 于 2008-6-6 15:42 发表


内阁是起草政策,然后决定权在皇帝,由于明朝的皇帝懒,所以很多时候就由太监们代劳了。

在经济政策方面,司礼监也有很大的权力,靠着皇帝撑腰,很多事情都不通过内阁,直接就办了。

当然了,收上来的钱也进了内库,而不是国库。

至于六部,只不过是执行层罢了。

明朝的朝廷只有执行层,而无决策层。

在朱元璋罢丞相后,他就把所有的决策权全部收归到皇帝手中。

只不过是因为皇帝一人不可能管尽天下事,所以只有借重于皇帝的私人秘书,这才有内阁和司礼监的出现。

从这个意义上说,内阁和司礼监代表的是皇权而非相权,张居正自谓曰“所理者皇上之事,所代者皇上之言”是也。

因此内阁和司礼监是内朝,六部才是外朝。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5 22:53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9762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