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堕落的战神 于 2008-6-6 15:42 发表
内阁是起草政策,然后决定权在皇帝,由于明朝的皇帝懒,所以很多时候就由太监们代劳了。
在经济政策方面,司礼监也有很大的权力,靠着皇帝撑腰,很多事情都不通过内阁,直接就办了。
当然了,收上来的钱也进了内库,而不是国库。
至于六部,只不过是执行层罢了。
明朝的朝廷只有执行层,而无决策层。
在朱元璋罢丞相后,他就把所有的决策权全部收归到皇帝手中。
只不过是因为皇帝一人不可能管尽天下事,所以只有借重于皇帝的私人秘书,这才有内阁和司礼监的出现。
从这个意义上说,内阁和司礼监代表的是皇权而非相权,张居正自谓曰“所理者皇上之事,所代者皇上之言”是也。
因此内阁和司礼监是内朝,六部才是外朝。